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除渣装置,包括外壳、筛分区、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和沉淀区。筛分区设置有筛网,污水经筛网过滤后悬浮物从除渣口排出,过滤后的水从盖板式地漏进入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加酸或碱,曝气脱除H2S或NH3,经沉淀水平管系统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出水进入生化处理区处理。同时出水可反冲洗筛网和沉淀水平管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除渣装置效率高,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廉,出水水质稳定,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除渣装置,适用于养殖、制革等行业废水,尤其适用于脱毛废水、养猪废水的除渣处理。
技术介绍
制革废水成分复杂,污染严重,我国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每年产生废水量高达1.6亿多吨。其中,脱毛工序排放的废水量仅为制革废水总量的10%,但其硫化物的排放量占废水总量比例为90%,悬浮物和浊度高,是污染最严重的制革废水。养殖废水中不但COD和BOD5^量高,而且有很高的SS、氨氮和TP。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脱毛和养殖废水中的硫化物、氨氮,降低悬浮物浓度,是这两种废水预处理工艺的重点。目前,污水处理中通常采用格栅去除较大的漂浮物,采用初沉池、旋流沉砂池去除无机颗粒物,造纸行业中也采用圆筛机回收纸浆中的纤维,但是对于养殖和制革等行业的废水,由于其废水的特殊性,现有的除渣设备不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导致污水处理的污泥量大,设备及管道堵塞,污水处理效果差,对废水的后续处理的设施及设备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引进沉淀水平管系统,集筛网过滤、挥发性污染物分离、沉淀于一体,可以有效去除污水水中的硫化物或氨氮、悬浮物,降低后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污水除渣装置,解决当前脱毛和养殖废水现有的除渣设备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悬浮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污水除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水板和分隔板将外壳从上至下分隔为筛分区、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和沉淀区,挡水板一侧设置有与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连通的盖板式地漏,沉淀区的上部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沉淀进水区、沉淀水平管系统和集水槽,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一侧与沉淀进水区连通,沉淀进水区一端与沉淀水平管系统一端连通,沉淀水平管系统另一端与集水槽连通,沉淀区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斗,集水槽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如上所述的挡水板上方设置有筛网,挡水板向盖板式地漏一侧倾斜,挡水板的高位一侧的上方连通有进水口。如上所述的分隔板上设置有将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分隔为曝气反应区和溢流板围成的溢流区,盖板式地漏的出水口延伸至溢流区,曝气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曝气反应区上部设置有出气管,溢流区上部设置有加药管。如上所述的沉淀进水区由布水板、布水板底部隔板和外壳侧壁构成,布水板上设置有过水孔。如上所述的沉淀水平管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水平管,水平管一端与布水板上的过水孔连通,另一端与集水槽连通,水平管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孔。如上所述的水平管为水平阵列管。如上所述的集水槽内设置有反冲洗栗,沉淀水平管系统的顶部设置有反冲洗喷头,筛分区的顶部设置有反冲洗喷头,反冲洗栗通过电磁阀与沉淀水平管系统顶部的反冲洗喷头和筛分区顶部的反冲洗喷头连通。如上所述的污泥斗底部连通有排泥放空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筛网过滤、挥发性污染物分离、沉淀组合工艺,使可过滤悬浮物和挥发性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悬浮物浓度大大降低,降低后处理难度;2、采用水平管沉淀系统的出水反冲洗筛网,节约水资源,节省能耗;3、采用盖板式地漏、盖板式地漏和溢流板所围成的溢流框、分隔板使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处于密封状态;4、采用沉淀水平管系统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效率高;5、污水除渣装置为柱状结构,外形美观,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6、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管理简便。本技术利用筛分过滤、挥发性污染物分离、沉淀组合工艺处理脱毛、养殖废水,达到高效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硫化物或氨氮的目的。大大降低污水处理中的污泥量,解决了设备及管道堵塞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后处理难度,在制革和养殖废水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示意图;图3为沉淀水平管系统中单根水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沉淀水平管系统中水平阵列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1_外壳;2-曝气管;3-出气管;4-进水□ ;5-筛网;6_挡水板;7_盖板式地漏;8_曝气器;9_分隔板;10_溢流板;11_布水板;12_沉淀水平管系统;13_集水槽;14_反冲洗栗;15_水平管系统发冲洗管;16_筛网反冲洗管;17_电磁阀;18_出水管;19-加药管;20_反冲洗喷头;21_污泥斗;22_排泥放空口 ;23_除渣口 ;24_筛分区;25_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6_沉淀区;27_控制器;28-pH探测头;29_流量控制阀;30_液位探测头;31_沉淀进水区;32_布水板底部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污水除渣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I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水板6和分隔板9将外壳I从上至下分隔为筛分区24、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5和沉淀区26,挡水板6 一侧设置有与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5连通的盖板式地漏7,沉淀区26的上部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沉淀进水区31、沉淀水平管系统12和集水槽13,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5一侧与沉淀进水区31连通,沉淀进水区31 —端与沉淀水平管系统12 —端连通,沉淀水平管系统12另一端与集水槽13连通,沉淀区26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斗21,集水槽13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18。优选的,挡水板6上方设置有筛网5,挡水板6向盖板式地漏7 —侧倾斜,挡水板6的高位一侧的上方连通有进水口 4。优选的,分隔板9上设置有将挥发性污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除渣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水板(6)和分隔板(9)将外壳(1)从上至下分隔为筛分区(24)、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5)和沉淀区(26),挡水板(6)一侧设置有与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5)连通的盖板式地漏(7),沉淀区(26)的上部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沉淀进水区(31)、沉淀水平管系统(12)和集水槽(13),挥发性污染物分离区(25)一侧与沉淀进水区(31)连通,沉淀进水区(31)一端与沉淀水平管系统(12)一端连通,沉淀水平管系统(12)另一端与集水槽(13)连通,沉淀区(26)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斗(21),集水槽(13)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聪,吴磊,黄俊,刘翔,欧阳晏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