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叠合梁,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叠合梁。
技术介绍
1、框架梁的横截面一般为矩形或t型,当楼盖结构为预制板装配式楼盖时,为减少结构所占的高度,增加建筑净空,框架梁截面常为十字形或花篮形,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常将预制梁做成t形截面,在预制板安装就位后,再现浇部分混凝土,即形成所谓的叠合梁。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叠合梁被广泛使用。叠合梁是分两次浇捣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预制场做成预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现场进行,当预制梁吊装安放完成后,再浇捣上部的混凝土使其连成整体。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装配式叠合梁在使用时整体的结构强度如抗压强度不够高,且使得使用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梁。
2、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3、一种装配式叠合梁,包括预制梁,还包括设置在预制梁顶面的多个倒u型钢筋,各个倒u型钢筋沿预制梁长度方向分布,倒u型钢筋的两个拐角内分别与第一直钢筋和第二直钢筋贴合,倒u型钢筋的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叠合梁,包括预制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预制梁(1)顶面的多个倒U型钢筋(2),各个倒U型钢筋(2)沿预制梁(1)长度方向分布,倒U型钢筋(2)的两个拐角内分别与第一直钢筋(401)和第二直钢筋(402)贴合,倒U型钢筋(2)的两个竖臂内侧分别与第一抗压板(601)和第二抗压板(602)相抵,抗压组件(3)分别与第一抗压板(601)、第二抗压板(602)、第一直钢筋(401)、第二直钢筋(402)、以及预制梁(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压板(601)和第二抗压板(602)为长条形板,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叠合梁,包括预制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预制梁(1)顶面的多个倒u型钢筋(2),各个倒u型钢筋(2)沿预制梁(1)长度方向分布,倒u型钢筋(2)的两个拐角内分别与第一直钢筋(401)和第二直钢筋(402)贴合,倒u型钢筋(2)的两个竖臂内侧分别与第一抗压板(601)和第二抗压板(602)相抵,抗压组件(3)分别与第一抗压板(601)、第二抗压板(602)、第一直钢筋(401)、第二直钢筋(402)、以及预制梁(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压板(601)和第二抗压板(602)为长条形板,第一抗压板(601)和第二抗压板(60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预制梁(1)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组件(3)包括连接板(301)、连接杆(303)、支撑板(304)、抗压杆(306)、以及支撑杆(307),连接板(301)两端设置有直钢筋贯穿孔(302),第一直钢筋(401)和第二直钢筋(402)分别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治国,李浩,彭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