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906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包括梁板、梁板面、梁底和铰缝,所述梁板面上设有板面槽,所述板面槽内设有板面预应力筋;所述梁底设有与板面预应力筋相对应的梁底预应力筋,所述梁底预应力筋通过固定在铰缝内的锚固筋固定在梁底;所述梁板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浇筑的锚固体,所述板面预应力筋和梁底预应力筋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体固定在一侧的锚固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张拉体固定在另一侧的锚固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破坏原桥结构和周围环境,对人们的正常出行影响小,比重做桥面铺装节约资源,减少材料废弃,不污染环境,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低碳、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加固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加固
,特别是对单板受力桥梁的加固,具体为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载车、大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致使装配式梁桥存在铰缝混凝土脱落造成单板受力等较为严重病害,病害继续发展,极易造成桥梁断板整体质量劣化造成桥梁垮塌。装配式梁桥出现单板受力病害,如果重做桥面铺装,虽是排除桥梁安全隐患的良策,但对交通量特别大的路段,交通封闭难度大,时间长,从道路通行保障、公路养护资金、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存在种种弊端,需要寻求一种投资少、施工简单,能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又不长时间封闭交通的良策。如果采用常规的重做桥面铺装、粘贴纤维材料、粘贴钢板等加固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如,加铺整体桥面法。能够部分提高铰缝的实际工作性能,改善板梁的荷载横向分布,但水泥混凝土铺装养护时间长,交通封闭压力增大;粘贴纤维材料加固,仅能提高小跨经桥梁,对于出现单板受力桥梁的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整治,治标不治本;粘贴钢板法,对于部分铰缝失效而造成单板受力的中小跨径梁桥,在不封闭交通,又保持桥上面不变前提下,提高整体受力性能,仅采取纵向粘贴钢板对纵向裂缝和单板受力却无能为力。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需长时间封闭交通、显著提高桥梁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快速修复的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包括梁板、梁板面、梁底和铰缝,所述梁板面上设有板面槽,所述板面槽内设有板面预应力筋;所述梁底设有与板面预应力筋相对应的梁底预应力筋,所述梁底预应力筋通过固定在铰缝内的锚固筋固定在梁底;所述梁板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浇筑的锚固体,所述板面预应力筋和梁底预应力筋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体固定在一侧的锚固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张拉体固定在另一侧的锚固体上。所述的,板面槽的深度为17cm,宽度为18cm,下面1cm填充环氧混凝土,上面7cm铺设沥青面层;所述的,梁底预应力筋采用锚喷混凝土将其封闭,锚喷混凝土的宽度为18cm,厚度为 7cm。所述的,板面预应力筋外设波纹管,所述板面预应力筋是由5条直径为15.2mm的钢束组成的。所述的,梁底预应力筋通过梁底上的U型筋固定,所述梁底预应力筋是由5条直径为15.2mm的钢束组成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克服传统全面凿除的方法,仅需要局部凿除桥面混凝土,既增强桥梁的横向联系,不削弱桥梁板的强度和刚度,又减小了对桥梁正常运营的影响,实现快速修复;2.本技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能显著提高桥梁的整体性和耐久性;3.本技术不破坏原桥结构和周围环境,对人们的正常出行影响小,比重做桥面铺装节约资源,减少材料废弃,不污染环境,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低碳、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加固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的总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中板面槽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梁板;2.梁板面;3.梁底;4.铰缝;5.板面槽;6.桥面预应力筋;7.梁底预应力筋;8.锚固筋;9.锚固体;10.固定体;11.张拉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参考图1和图2,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包括梁板1、梁板面2、梁底3和铰缝4,所述梁板面2上设有板面槽5,所述板面槽5内设有板面预应力筋6 ;所述梁底3设有与板面预应力筋6相对应的梁底预应力筋7,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通过固定在铰缝4内的锚固筋8固定在梁底3 ;所述梁板I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浇筑的锚固体9,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和梁底预应力筋7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体10固定在一侧的锚固体9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张拉体11固定在另一侧的锚固体9上。参考图3,所述板面槽5的深度为17cm,宽度为18cm,下面1cm填充环氧混凝土,上面7cm铺设沥青面层;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采用锚喷混凝土将其封闭,锚喷混凝土的宽度为18cm,厚度为 7cm。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外设波纹管中,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是由5条直径为15.2mm的钢束组成的。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通过梁底3上的U型筋固定,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是由5条直径为15.2mm的钢束组成的。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包括梁板(I)、梁板面(2)、梁底(3)和铰缝(4),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面(2)上设有板面槽(5),所述板面槽(5)内设有板面预应力筋(6);所述梁底(3)设有与板面预应力筋(6)相对应的梁底预应力筋(7),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通过固定在铰缝(4)内的锚固筋(8)固定在梁底(3);所述梁板(I)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浇筑的锚固体(9),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和梁底预应力筋(7)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体(10)固定在一侧的锚固体(9)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张拉体(11)固定在另一侧的锚固体(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槽(5)的深度为17cm,宽度为18cm,下面1cm填充环氧混凝土,上面7cm铺设沥青面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采用锚喷混凝土将其封闭,锚喷混凝土的宽度为18cm,厚度为7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外设波纹管,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是由5条直径为15.2mm的钢束组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通过梁底(3)上的U型筋固定,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是由5条直径为.15.2mm的钢束组成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包括梁板、梁板面、梁底和铰缝,所述梁板面上设有板面槽,所述板面槽内设有板面预应力筋;所述梁底设有与板面预应力筋相对应的梁底预应力筋,所述梁底预应力筋通过固定在铰缝内的锚固筋固定在梁底;所述梁板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浇筑的锚固体,所述板面预应力筋和梁底预应力筋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体固定在一侧的锚固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张拉体固定在另一侧的锚固体上。本技术不破坏原桥结构和周围环境,对人们的正常出行影响小,比重做桥面铺装节约资源,减少材料废弃,不污染环境,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低碳、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加固技术。【IPC分类】E01D22/00【公开号】CN204919377【申请号】CN201520696061【专利技术人】杨修志, 徐兴良, 王其君, 路霞, 黄治增, 谭炳梁, 杨文凯 【申请人】临沂市公路勘察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板受力梁桥环箍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包括梁板(1)、梁板面(2)、梁底(3)和铰缝(4),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面(2)上设有板面槽(5),所述板面槽(5)内设有板面预应力筋(6);所述梁底(3)设有与板面预应力筋(6)相对应的梁底预应力筋(7),所述梁底预应力筋(7)通过固定在铰缝(4)内的锚固筋(8)固定在梁底(3);所述梁板(1)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浇筑的锚固体(9),所述板面预应力筋(6)和梁底预应力筋(7)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体(10)固定在一侧的锚固体(9)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张拉体(11)固定在另一侧的锚固体(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修志徐兴良王其君路霞黄治增谭炳梁杨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杨修志徐兴良王其君路霞黄治增谭炳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