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饮片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2537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芪饮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对黄芪进行净选;(b)将净选后的黄芪用洁净容器盛放,清洗后的黄芪泡入水中,浸润至透,沥干水;(c)沥干水分后切制成厚度为1~2mm的薄片,置于60~70℃保持5~6小时烘干;(d)取蜂蜜溶于开水中,于130~150℃烘干水分得淡黄色粘稠液体,过滤取滤液,所述滤液密度大于1.349,所述蜂蜜与所述开水的比例为40~50∶1;(e)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相当于其重量20~30%的所述滤液中拌匀,待滤液吸完后取出置于砂锅中,在200~220℃炒制8~10分钟,自然冷却后包装即可。这样加热温度和时间可控,能够提高黄芪炮制的均匀程度,更加高效;而且其中含有的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较高,药效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从而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尽管中药饮片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加工和使用历史,但对中药的全面研究往往缺乏系统观和整体性,不利于对中药饮片及炮制内在规律的揭示。中药饮片质量研究的低水平影响到中药饮片的生产与应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着生产形式粗放、加工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手段贫乏、质量指标粗陋和单一;因生产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而致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和产销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中医临诊方剂和中成药临床疗效的稳定和提高,也严重制约了对祖国医药学宝库进一步发掘。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可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黄芪在我国药用的历史悠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具体实践中,黄芪必须经过依法炮制,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方能应用。中药黄芪在古代有多种炮制方法,历代收载的炮制方法包括蒸制、蜜制、酒制、盐制、炒制、姜汁制等,但其中多数现已淘汰不用,沿用至今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仅为蜜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载有黄芪和炙黄芪两种饮片规格,炙黄芪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黄芪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炙黄芪的炮制工艺,药典虽有规定,但无具体参数,因此对炮制过程及炮制程度的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批次炙黄芪饮片间质量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临床疗效难以保证。申请号为201310240956.4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蜜炙黄芪的炮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取生黄芪饮片质量15?30%的炼蜜,加入水,混匀,其中,炼蜜和水的质量比为1: (0.5?1.5) ; (2)将生黄芪饮片置于上述加水的炼蜜中,拌匀,闷润40min?2h,至炼蜜被黄芪饮片充分吸尽;(2)将上述闷润好的黄芪饮片置于微波容器内,大功率微波加热3?5min,微波加热期间每隔2分钟翻动一次,后置烘箱内80?100°C烘制30?50min,至饮片表面深黄色至浅棕黄色,取出,晾至室温,筛去碎肩,密封,即得到中药蜜炙黄芪饮片。该方法采用烘法和微波法制备炙黄芪饮片。烘法炮制过程较易控制,但炮制时间长,微波炮制时间短,得到炮制品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但是却存在炮制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对黄芪进行净选,去除杂质和黄芪的非药用部位;(b)将净选后的黄芪用洁净容器盛放,用饮用水将药材表面的泥土、灰尘、霉斑或其它不沽物质洗去,将清洗后的黄芪泡入水中,浸润至透,沥干水;(c)沥干水分后切制成厚度为I?2mm的薄片,置于60?70°C保持5?6小时烘干;(d)取蜂蜜溶于开水中,于130?150°C烘干水分得淡黄色粘稠液体,过滤取滤液,所述滤液密度大于1.349,所述蜂蜜与所述开水的比例为40?50: I ; (e)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相当于其重量20?30 %的所述滤液中拌匀,待滤液吸完后取出置于砂锅中,在200?220°C炒制8?10分钟,自然冷却后包装即可。优化地,步骤(C)中,置于60?70°C保持5?6小时烘干后进行筛选去除碎肩。优化地,步骤(e)中,在200?220°C炒制8?10分钟使黄芪片捏之成团、松至散开。优化地,步骤(e)中,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滤液和姜汁红糖水中拌匀。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黄芪饮片的制作方法,通过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130?150°C烘干水分并过滤后的蜂蜜滤液拌匀,并在200?220°C炒制8?10分钟,这样加热温度和时间可控,能够提高黄芪炮制的均匀程度,更加高效;而且其中含有的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较高,药效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黄芪摊在拣选台上,用手捡去不能入药的杂质,或变质失效的部分,或黄芪的非药用部位;(b)将净选后的黄芪用洁净容器盛放,用饮用水将药材表面的泥土、灰尘、霉斑或其它不洁物质洗去,将清洗后的黄芪泡入水中,浸润至透,沥干水;(c)沥干水分后切制成厚度为I?2mm的薄片(也可以切成厚度为3?4mm的厚片),置于60°C保持6小时烘干,筛选去除碎肩;(d)取蜂蜜溶于开水中,于130°C烘干水分得淡黄色粘稠液体,过滤取滤液,滤液密度为1.35,蜂蜜与开水的比例为40:1 ;(e)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相当于其重量20%的所述滤液中拌匀,待滤液吸完后取出置于砂锅中,在200°C炒制10分钟,使黄芪片捏之成团、松至散开,自然冷却后包装即可。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黄芪摊在拣选台上,用手捡去不能入药的杂质,或变质失效的部分,或黄芪的非药用部位(去芯);(b)将净选后的黄芪用洁净容器盛放,用饮用水将药材表面的泥土、灰尘、霉斑或其它不洁物质洗去,将清洗后的黄芪泡入水中,浸润至透,沥干水;(c)沥干水分后切制成厚度为I?2mm的薄片(也可以切成厚度为3?4mm的厚片),置于70°C保持5小时烘干,筛选去除碎肩;(d)取蜂蜜溶于开水中,于150°C烘干水分得淡黄色粘稠液体,过滤取滤液,滤液密度为1.43,蜂蜜与开水的比例为50:1 ;(e)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相当于其重量30%的所述滤液中拌匀,待滤液吸完后取出置于砂锅中,在220°C炒制8分钟,使黄芪片捏之成团、松至散开,自然冷却后包装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黄芪摊在拣选台上,用手捡去不能入药的杂质,或变质失效的部分,或黄芪的非药用部位(去芯);(b)将净选后的黄芪用洁净容器盛放,用饮用水将药材表面的泥土、灰尘、霉斑或其它不洁物质洗去,将清洗后的黄芪泡入水中,浸润至透,沥干水;(c)沥干水分后切制成厚度为I?2mm的薄片(也可以切成厚度为3?4mm的厚片),置于65°C保持5.5小时烘干,筛选去除碎肩;(d)取蜂蜜溶于开水中,于140°C烘干水分得淡黄色粘稠液体,过滤取滤液,滤液密度为1.45,蜂蜜与开水的比例为45:1 ;(e)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混合液中拌匀,(该混合液包括重量相当于黄芪片重量25%的蜂蜜滤液和相当于其重量5%的姜汁红糖水,姜汁红糖水中姜汁和红糖水的质量浓度为5%和20% ),待滤液吸完后取出置于砂锅中,在210°C炒制9分钟,使黄芪片捏之成团、松至散开,自然冷却后包装即可。本例中制备的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可高达为13.45mg/g、10.15mg/g ;而且赋予蜜炙黄芪温和补血、去除内寒的功效,并提高了自身药效。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芪饮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对黄芪进行净选,去除杂质和黄芪的非药用部位;(b)将净选后的黄芪用洁净容器盛放,用饮用水将药材表面的泥土、灰尘、霉斑或其它不洁物质洗去,将清洗后的黄芪泡入水中,浸润至透,沥干水;(c)沥干水分后切制成厚度为1~2mm的薄片,置于60~70℃保持5~6小时烘干;(d)取蜂蜜溶于开水中,于130~150℃烘干水分得淡黄色粘稠液体,过滤取滤液,所述滤液密度大于1.349,所述蜂蜜与所述开水的比例为40~50∶1;(e)将烘干后的黄芪片放入相当于其重量20~30%的所述滤液中拌匀,待滤液吸完后取出置于砂锅中,在200~220℃炒制8~10分钟,自然冷却后包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健生源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