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181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用于在保留圆形进风口的前提下增加进风口,解决风道面积受限的问题,同时新增的进风口,能使空气流经热交换器进入蜗壳是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空气集聚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离心风轮、电机、蜗壳、密封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离心风轮内并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所述蜗壳设置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外部,所述蜗壳包括前蜗壳、后蜗壳;所述前蜗壳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组成内层风道,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组成外层风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等各行业的发展,离心风机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运用最广泛的为双进风离心风机。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空调的离心风轮风道结构包括:前蜗壳1、后蜗壳3以及位于前蜗壳I和后蜗壳3之间的离心风轮4,在离心风轮4的作用下,室内空气流经热交换器后由风轮轴向进风端被吸入到风轮内,再由风叶的径向抛向蜗壳从出风口排出,因此蜗壳轴向进风口多被设计成圆形且略小于风轮外径。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由于风道的进风面积受到限制,且由于热交换器的面积远大于进风口的面积,空气流经热交换器进入蜗壳是会出现空气集聚的现象,使得工作过程中的噪音大,且影响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用于在保留圆形进风口的前提下增加进风口,解决风道面积受限的问题,同时新增的进风口,能使空气流经热交换器进入蜗壳是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空气集聚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离心风轮、电机、蜗壳、密封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离心风轮内并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所述蜗壳设置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外部,所述蜗壳包括前蜗壳、后蜗壳;所述前蜗壳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 ;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组成内层风道,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组成外层风道。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外层的边角上。优选的, 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为由直角和弧形围成的封闭结构。优选的,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进风离心风轮在蜗壳内高速旋转,前半风轮和后半风轮分别产生前后两个方向的负压,空气流经热交换器后,一部分空气在前半风轮的负压下直接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内层风道;同时另一部分空气在后半风轮的负压下从前蜗壳外层的第二进风口被吸入外层风道,再由外层风道绕到后蜗壳进风口进入内层风道。最后空气从出风口排出,整个结构通过双进风离心风轮的运用增大了风道的进风面积,提高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噪■~>V.曰O【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离心风轮风道结构的整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整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用于在保留圆形进风口的前提下增加进风口,解决风道面积受限的问题,同时新增的进风口,能使空气流经热交换器进入蜗壳是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空气集聚的现象。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蜗壳、电机2、离心风轮4和密封壳5,蜗壳包括前蜗壳I和后蜗壳3 ;电机2固定在离心风轮4的内部并与离心风轮4连接;前蜗壳I和后蜗壳3设置在离心风轮4的外部,离心风轮4可以为双进风离心风轮;前蜗壳I包括外层6和内层7,内层7设有第一进风口 8,外层6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进风口 9 ;内层7与后蜗壳3组成内层风道,外层6与密封壳5组成外层风道。优选的,第二进风口 9为三个,分别位于外层6的边角上。优选的,第一进风口 8为圆形。优选的,第二进风口 9为由直角和弧形围成的封闭结构。优选的,内层7与后蜗壳3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外层6与密封壳5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离心风轮4在前蜗壳I和后蜗壳3内高速旋转,前半风轮和后半风轮分别产生前后两个方向的负压,空气流经热交换器后,一部分空气在前半风轮的负压下直接从第一进风口 8进入内层风道;同时另一部分空气在后半风轮的负压下从前蜗壳I外围的第二进风口 9被吸入外层风道,再由外层风道绕到后蜗壳3进风口进入内层风道。最后空气从出风口排出,整个结构通过离心风轮4的运用增大了风道的进风面积,提高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噪音。【主权项】1.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风轮、电机、蜗壳、密封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离心风轮内并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所述蜗壳设置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外部,所述蜗壳包括前蜗壳、后蜗壳;所述前蜗壳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 ;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连接组成内层风道,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连接组成外层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外层的边角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由直角和弧形围成的封闭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可拆卸连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用于在保留圆形进风口的前提下增加进风口,解决风道面积受限的问题,同时新增的进风口,能使空气流经热交换器进入蜗壳是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空气集聚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离心风轮、电机、蜗壳、密封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离心风轮内并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所述蜗壳设置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外部,所述蜗壳包括前蜗壳、后蜗壳;所述前蜗壳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组成内层风道,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组成外层风道。【IPC分类】F04D25/08, F04D29/42, F04D29/66【公开号】CN105201884【申请号】CN201510645498【专利技术人】陈利文, 胡轩恒, 尤顺义 【申请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风轮、电机、蜗壳、密封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离心风轮内并与所述离心风轮连接;所述蜗壳设置在所述离心风轮的外部,所述蜗壳包括前蜗壳、后蜗壳;所述前蜗壳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内层与所述后蜗壳连接组成内层风道,所述外层与所述密封壳连接组成外层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文胡轩恒尤顺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