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216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包括:形成位于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和位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的虚拟像素;其中,形成所述虚拟像素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与所述显示区域的相邻位置形成多个虚拟像素,所述虚拟像素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结构相同,当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所述虚拟像素为全黑。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有效显示区域周围的盒厚均一性,从而达到了能够有效改善周边盒厚不均和周边发黄现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IX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制作中,首先会在TFT (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上制作许多像素电路走线,在CF(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或彩膜)基板上制作色阻和黑矩阵等结构。由于自身结构的不同,TFT基板在有效显示区域(即AA区域)附近的结构和CF基板在有效显示区域(即AA区域)附近的结构均具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在进行成盒工艺时,液晶在有效显示区域边缘的扩散情况与有效显示区域内部的扩散情况不同,而且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对合时,由于TFT基板和CF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边缘处都存在较大的膜层厚度差异(有效显示区域处的厚度会高于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膜层高度),对合后这种差异性会进一步增大导致周边盒厚不均一,背光发出的光在通过液晶盒时会经过不同的光程产生不同的光程差,造成出射光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目前LCD的周边出现发黄现象就是由于这种光程差波动较大导致的,这种发黄现象在大尺寸产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由于大尺寸面板经常发生周边发黄现象,严重影响了面板的画质,而且针对发黄现象的解析导致产品开发周期增加,增加了不必要的开发成本。然而,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并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大面板容易发生周边发黄现象的解决方案,以提高面板的画质,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开发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与所述显示区域的相邻位置设有多个虚拟像素,所述虚拟像素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结构相同,当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所述虚拟像素为全黑。优选地,所述虚拟像素和与其对应的栅线或者数据线为断开状态。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对应所述虚拟像素的色阻层为黑色。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对应所述虚拟像素的色阻层为黑色,且所述虚拟像素和与其对应的栅线或者数据线为断开状态。优选地,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最边缘一列所述显示像素之外的所述虚拟像素的列数大于等于9,或者,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最边缘一行所述显示像素之外的所述虚拟像素的行数大于等于9。优选地,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最边缘一列所述显示像素之外的所述虚拟像素的列数大于等于9,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最边缘一行所述显示像素之外的所述虚拟像素的行数大于等于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包括:形成位于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和位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的虚拟像素;其中,形成所述虚拟像素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与所述显示区域的相邻位置形成多个虚拟像素,所述虚拟像素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结构相同,当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所述虚拟像素为全MTkTt O优选地,形成所述虚拟像素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虚拟像素和与其对应的栅线或者数据线之间设置为断开状态。优选地,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时,形成所述虚拟像素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彩膜基板上形成对应于所述虚拟像素的黑色色阻层。优选地,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时,形成所述虚拟像素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彩膜基板上形成对应于所述虚拟像素的黑色色阻层,并将所述虚拟像素和与其对应的栅线或者数据线设置为断开状态。优选地,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最边缘一列所述显示像素之外形成列数大于等于9的虚拟像素,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最边缘一行所述显示像素之外形成行数大于等于9的虚拟像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传统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不同,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外增加多组Dummy Pixel (即虚拟像素),当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虚拟像素为全黑,可以提高有效显示区域周围的盒厚均一性,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周边盒厚不均和周边发黄现象。【附图说明】图1A-图1C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三个机种的液晶显示屏四边盒厚测量曲线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一的虚拟像素布置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二的虚拟像素布置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三的虚拟像素布置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传统LCD面板中,基板有效显示区域的膜层厚度高于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膜层厚度,这样当滴灌的液晶在玻璃基板上进行自发扩散时,有效显示区域附近膜层薄厚不一的位置就构成不利于扩散的因素,在上下玻璃基板对合后,会造成有效显示区域附近的液晶盒厚波动较大,导致背光源发出的光在通过液晶盒时会经过不同的光程而产生不同的光程差,最终导致出射光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目前,大尺寸LCD产品常出现有效显示区域周边发黄现象就是由于光在通过有效显示区域时光程差波动较大导致的。为进一步了解IXD产品经常出现的这种有效显示区域周边发黄现象,对引起这一现象的显示区域厚度差异进行了如下分析:图1A-图1C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三个机种的液晶显示屏四边盒厚测量曲线示意图,如图1A-1C所示,三种具有周边发黄现象的大尺寸产品周边盒厚,分别对液晶显示屏四边盒厚进行了测量,每条边测量了两条曲线,测试方法从有效显示区域边缘的第一个像素开始,由外向内。从图中1A-1C可以看出,周边区域的盒厚与有效显示区域内部的盒厚差异很明显,周边盒厚基本是从第9个像素之后开始趋于稳定的,有效显示区域周边的前8个像素处的盒厚都发生了剧烈的波动,而且在盒厚趋于平稳到达平稳阶段之前会出现一个极大值,由于有效显示区域附近的盒厚不均会引起光程差的变化,出射光在光学上显示为黄色,因此该极大值与平稳阶段的盒厚差异就是导致液晶显示屏的周边发黄现象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通常采用在面板之间增加Du_y Pattern(虚拟图案)、调节面板内部的硅球大小、调节周边隔垫物的高度或者改变液晶滴至Pattern的方式来改善周边盒厚的不一致,以达到改善周边发黄现象的目的。但是,这些技术都不能彻底消除周边发黄现象。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增加多个Dummy像素(虚拟像素)的方式来改善有效显示区域的盒厚不一致而导致液晶显示屏周边发黄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包围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中与显示区域的相邻位置设有多个虚拟像素(或称之为Dummy像素),虚拟像素与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结构相同,当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虚拟像素为全黑。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虚拟像素与显示像素的像素结构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虚拟像素无法像显示像素一样正常显示。当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由于具备显示区域,因此其可以仅指阵列基板,也可以是指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与所述显示区域的相邻位置设有多个虚拟像素,所述虚拟像素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像素的像素结构相同,当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所述虚拟像素为全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松阳郭磊戴珂尹傛俊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