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尤其涉及碳纤维改性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100nm。该方法通过将多元醇与纳米级碳纤维复合作为反应物,制备出具有强机械性能的聚氨酯泡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碳纤维改性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泡沫材料是一种含有大量气泡的高分子材料,即以气体为填料的复合材料与纯塑料相比,具有质轻、省料、隔热、绝缘、强度高、能吸收冲击载荷等特点,常见的泡沫材料有酚醛泡沫、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泡沫材料等。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多孔、质轻的材料,能够起到减震、隔热、保温、吸能、价廉等优异的性能,所以聚氨酷泡沫塑料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I)日常生活用品,沙发、座椅、背靠垫,床垫、枕头、穿着用品、运动和娱乐用品;(2)农业生产及园艺技术中主要用在无土栽培和人造花盆等方面;(3)吸声减噪材料,具有一般的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结合本身具有的柔性材料阻尼吸声机理,具有较好的吸声、隔声性能等。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性能独特,应用广泛的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后聚氨酯泡沫工业的发展趋势为行业的国际化,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工艺连续化,操作自动化,产品系列化,研制新品种,改性旧品种,开发塑料和弹性体的边缘品种,发展新工艺,采用新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是研制新品种,增强聚氨酯泡沫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提供,该聚氨酯泡沫机械性能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复合物,有两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复合物,有三种以上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复合物,其中一种多元醇占多元醇总重量的5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复合物,碳纤维占多元醇的质量比0.01?0.5:1。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多异氰酸酯占总重量的55%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剂为甲酸甲酯。—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括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该方法通过将多元醇与纳米级碳纤维复合作为反应物,制备出具有强机械性能的聚氨酯泡沫;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占总重量份55%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聚酯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为长度为20nm?lOOnm,碳纤维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01:1,多元醇复合物占总重量份40%,发泡剂为甲酸甲酯占总重量份的5%,将上述材料混合,即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实施例2:—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占总重量份60%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聚酯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为长度为20nm?100nm,碳纤维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5:1,多元醇复合物占总重量份35%,发泡剂为甲酸甲酯占总重量份的5%,将上述材料混合,即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实施例3:—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占总重量份55%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即环己烷二异腈酸酯(CHDI);聚酯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为长度为20nm?100nm,碳纤维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1:1,多元醇复合物占总重量份40%,发泡剂为甲酸甲酯占总重量份的5%,将上述材料混合,即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实施例4:—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占总重量份55%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即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两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为长度为20nm?100nm,碳纤维与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2:1,多元醇复合物占总重量份40%,发泡剂为甲酸甲酯占总重量份的5%,将上述材料混合,即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实施例5:—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占总重量份55%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醚多元醇、羟值为200-500mg KOH/g的聚酯多元醇、羟值为600_800mg KOH/g的聚酯多元醇三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与碳纤维复合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为长度为20nm?lOOnm,碳纤维与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3: 1,聚醚多元醇占多元醇总量的50%,多元醇复合物占总重量份40%,发泡剂为甲酸甲酯占总重量份的5%,将上述材料混合,即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实施例6:—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占总重量份60%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即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聚醚多元醇、轻值为200-500mg K0H/g的聚酯多元醇、轻值为600_800mg K0H/g的聚酯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为长度为20nm?100nm,碳纤维与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4:1,聚醚多元醇占多元醇总量的60%,多元醇复合物占总重量份35%,发泡剂为甲酸甲酯占总重量份的5%,将上述材料混合,即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实施例7:—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括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lOOnm。具体的,混合物包括环己烷二异腈酸酯(CHDI)、聚醚多元醇与碳纤维形成的多元醇复合物,其中碳纤维的长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将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有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复合物,发泡剂,从而形成可生产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复合物为至少一种多元醇与碳纤维复合,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20nm~10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庆华,曲娜,侯革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港市华瑞彩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