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084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中心,数据通讯网络,若干监控终端和监控对象,以及与监控终端并联在数据通讯网络和监控对象之间的若干RTU;监控中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为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指令的前台机,另一台为用于实时备份前台机数据的后台机;两台计算机均设置有双网卡,以对等网方式组成最小局域网;前台机内嵌入式设置GIS模块,GIS模块与GPS系统连接通讯;前台机的输入端依次连接设置在户外的光控仪和光控探头;前台机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RTU的输入端;监控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前台机输入端;当前台机优先执行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灯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照明控制和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模式,道路路灯和城市夜景亮化的开关由每台箱变或配电柜独立时钟控制,无法做到精确的统一性控制和管理,除了部分实现了路灯变压器的监测外,大部分路灯设施均靠人工巡检的传统管理模式,从而造成路灯电缆、灯具等城市路灯设施失窃和人为损坏严重,与“分时间、分路段、分情景”的科学亮灯模式的管理目标相去甚远;特别是集中亮灯时电流、电压的瞬间剧烈变化对专用变压器和灯具造成的巨大冲击,时常造成设备的损害,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城市照明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灵活,扩展方便,管理精确,高效节能的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中心,数据通讯网络,若干监控终端和监控对象,以及与监控终端并联在数据通讯网络和监控对象之间的若干RTU ;监控中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为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指令的前台机,另一台为用于实时备份前台机数据的后台机;两台计算机均设置有双网卡,以对等网方式组成最小局域网;前台机内嵌入式设置GIS模块,GIS模块与GPS系统连接通讯;前台机的输入端依次连接设置在户外的光控仪和光控探头;前台机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RTU的输入端;监控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前台机输入端;当前台机同时接收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和光控仪发出的光强信号时,优先执行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优选的,数据通讯网络采用无线通讯网络和/或有线通讯网络。进一步,无线通讯网络包括GPRS、CDMA和GSM网络中的至少一种;监控中心通过设置的全向天线与无线通讯网络连接。再进一步,无线通讯网络内设置有用于转发信号的中继站。进一步,有线通讯网络采用光纤通讯网络,监控中心还包括分别连接前台机和后台机的网络交换机,以及依次连接在网络交换机上的通讯服务器、路由器和光端机;光端机与光纤通讯网络中的光纤连接。优选的,前台机上设置有连接手机终端的通讯模块;后台机分别连接打印机和投影仪。优选的,RTU与监控对象——对应设置,或与同一划分区域内的所有监控对象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嵌入式的GIS模块和外置式的光控仪,实现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案,监控中心能够完成对控制范围内的全夜灯、半夜灯和景观灯的开灯和关灯;利用GIS模块与GPS系统的实时通信,保证每天对路灯控制的及时准确,同时配合光控能够满足其在阴天或其他天气状况下的路灯开启与关闭,相互配合能够对城市中的路灯进行有效管控,为实现“分时”、“分路段”、“分情景”的合理光源分布控制提供了完善和可行的硬件构架基础,完成了对路灯的精确管理,实现35%以上的路灯节能效果,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监控终端和远程执行终端RTU的并联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对各种分布状况下的路灯组网和连接,灵活可靠;配合其在监控中心设置的局域网完成对整个监控对象的监管和控制,能够实现路灯的可视化监控要求,通过可视化的操作支持将路灯检测、调光、控制集成在一起,同时满足路灯节能与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的,利用现有成熟的无线通讯网络,能够利用其自组网实现对路灯的远程节能控制或是实现对每个路灯的单独控制,技术成熟,扩展方便,定位性好;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中继站进行中间传输的扩展,提高了其使用范围和控制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有线通讯网络中的光纤进行数据信号的连接传递,能够充分的保证传输速度和质量,提高管控效率。进一步的,通过手持终端的设置与匹配,能够满足无人监控的要求,提高系统控制灵活性。进一步的,利用RTU与全部灯光设备的对应设置,能够进行若干分组的群控和组控,也同时能够满足一条路灯线路上的每一盏路灯上加装一个单灯控制器实现单灯控制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例中所述系统的组成原理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例中采用无线通讯网络时的监控中心连接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例中无线通讯网络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例中有线通讯网络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例中采用有线通讯网络时的监控中心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中心,数据通讯网络,若干监控终端和监控对象,以及与监控终端并联在数据通讯网络和监控对象之间的若干RTU ;监控中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为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指令的前台机,另一台为用于实时备份前台机数据的后台机;两台计算机均设置有双网卡,以对等网方式组成最小局域网;前台机内嵌入式设置GIS模块,GIS模块与GPS系统连接通讯;前台机的输入端依次连接设置在户外的光控仪和光控探头;前台机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RTU的输入端;监控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前台机输入端;当前台机同时接收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和光控仪发出的光强信号时,优先执行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其中,数据通讯网络采用无线通讯网络和/或有线通讯网络。前台机上设置有连接手机终端的通讯模块;后台机分别连接打印机和投影仪。RTU与监控对象一一对应设置,或与同一划分区域内的所有监控对象对应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无线通讯网络包括GPRS、CDMA和GSM网络中的至少一种;监控中心通过设置的全向天线与无线通讯网络连接。本优选实例中,无线通讯网络内设置有用于转发信号的中继站。如图4所示,有线通讯网络采用光纤通讯网络,监控中心还包括分别连接前台机和后台机的网络交换机,以及依次连接在网络交换机上的通讯服务器、路由器和光端机;光端机与光纤通讯网络中的光纤连接。具体的使用时,如图1和2所示,用于监控城市照明的监控中心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局域网,本优选实例中通信网络采用覆盖一个城市的无线通信网,监控终端的监控对象是照明开关箱内的电器设备,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对系统内进行远程访问和数据共享。监控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输到前台机,前台机运行监控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完成与监控终端的数据通信,实现各项监控任务,运行的监控中心最少配置2台计算机。I台作为前台机,运行监控软件,另一台作为后台机,时实时备份前台机数据,当前台机出现故障时,后台机可以立即作为前台机投入运行。两台计算机都采用双网卡,以对等网方式组成一个最小的局域网投入运行。当采用有线通讯网络时,如图5所示,监控中心包括前台机、后台机、通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打印机、与GPS系统连接的GIS模块;以及用于有限通讯的光纤、光端机和路由器;用于进行光控的光控仪和光控探头。当采用无线通讯网络时,监控中心需要设置全向天线,确保中心站的信号向整个覆盖区均匀发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覆盖区内的大部分监控终端可以直接接收到监控中心的无线电信号,与其直接沟通。如图3所示,若是通信条件差,则必须采用中继转接方式。当不满足信号场强要求的站点较多时,应架设中继站方式。监控中心向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器申请一个固定IP地址,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GIS路灯照明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中心,数据通讯网络,若干监控终端和监控对象,以及与监控终端并联在数据通讯网络和监控对象之间的若干RTU;监控中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为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指令的前台机,另一台为用于实时备份前台机数据的后台机;两台计算机均设置有双网卡,以对等网方式组成最小局域网;前台机内嵌入式设置GIS模块,GIS模块与GPS系统连接通讯;前台机的输入端依次连接设置在户外的光控仪和光控探头;前台机输出端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RTU的输入端;监控终端的输出端通过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前台机输入端;当前台机同时接收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和光控仪发出的光强信号时,优先执行GIS模块发出的时间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