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折叠周转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83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料折叠周转箱,由下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矩形敞口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边沿均铰接于下底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两端的端部分别延伸出一挡边;左侧板和右侧板两端的本体上分别设有弹性臂,弹性臂的臂端设有凸块,凸块与挡边之间形成一空腔卡位;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两端分别设置卡边,卡边与卡位配合构成Y轴向卡扣定位结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两端的挡边上设有卡孔或卡钩,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两端上相应设有卡钩或卡孔,卡钩与卡孔配合构成X轴向卡扣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坚固耐用,又可在空箱时方便地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小,易于运输、存贮和搬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贮物周转箱,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的注塑成型的贮物周转箱。
技术介绍
在商品的批发、零售过程中,需要使用周转箱,以便于商品的运输、周转、存放。在工业生产特别是流水线作业中,周转箱的使用频率更高,多用于存放半成品的机械、电子等产品。现有的周转箱从材料上分大致有纸板箱、木板箱、塑料中空板箱和硬塑料箱等等。纸板箱空箱时可折叠,但缺点是不可多次使用,成本高;木板箱因大量使用木材,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并且木箱也较重,搬运不方便;塑料中空板箱和硬塑料箱具有质轻、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等等优点,现已成为周转箱中的主导产品。塑料中空板箱自身重量非常轻,并且箱体可制成折叠式的,本申请人也曾对塑料中空板折叠箱体进行了研究,于2004年6月16日申请向中国专利局递交了申请号为200420028125.7,名称为《中空板折叠箱》的技术专利,该专利方案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中空板周转箱,这种箱体在空箱时可折叠,占用空间小,但是,因其中空板材料自身存在的承重性差、易损坏等缺陷,使该种周转箱只适于存放较轻小的物品,使用范围有限,并且损坏后无法修复,使用寿命短。因此,对于一些份量较重、体积大的产品就得用硬塑料周转箱来存放,但现有的硬塑料箱却大多为固定式结构,容积小,份量重,如啤酒箱,它们在空箱储存和运输中,占用空间大,以至仓储利用率低,运输成本较大。因此如何开发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可折叠式的注塑成型的塑料周转箱,成为本行业设计人员的研究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折叠周转箱,以克服现有塑料周转箱箱体固定的缺陷,使周转箱空箱可方便地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小,易于运输、存贮和搬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折叠周转箱,由下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矩形敞口箱体;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边沿均铰接于下底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两端的端部,分别延伸出一挡边,各挡边对应交叠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两端外部;左侧板和右侧板两端的本体上分别设有弹性臂,弹性臂的臂端向箱体内侧设有凸块,凸块一侧设有过渡斜面,凸块与挡边之间形成一空腔卡位;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两端分别设置卡边,卡边对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卡位,并与卡位配合构成Y轴向卡扣定位结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两端的挡边上设有卡孔或卡钩,对应该卡孔或卡钩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两端上相应设有卡钩或卡孔,卡钩与卡孔配合构成X轴向卡扣定位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为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向箱体内转90°成折叠状态时,箱体的上表面能齐平,成一板状,可在下底板的前、后、左、右边沿向上延伸设有延伸壁,其左、右侧延伸壁比前、后侧延伸壁高,前侧板和后侧板对应铰接于前、后侧延伸壁上,左侧板和右侧板对应铰接于左、右侧延伸壁上。还可在上述方案中,具体加入以下设计a、为方便用户的使用,在箱体折叠时不用将定位缓冲件拿出,可在箱体中预设一可容纳定位缓冲件的空腔,具体如下设计前、后延伸壁的高度大于前、后侧板的厚度,以此在折叠状态下箱体内仍留有一可容纳定位缓冲件的空腔。b、对应前侧板和后侧板在前、后侧延伸壁上的铰接处,前、后侧延伸壁向上设有一段转动限位边;对应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左、右侧延伸壁上的铰接处,左、右侧延伸壁的也向上设有一段转动限位边;以上设计使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都只可向箱体内侧作90°翻转,不可向箱体外翻。c、为折叠状态上下堆叠时上方的箱体不移位、滑落,可在下底板的底部周向设有堆叠定位台阶,左、右侧延伸壁的上边沿上对应设置有堆叠定位凹槽,堆叠定位台阶与堆叠定位凹槽配合,以此构成箱体折叠状态上下堆叠时的定位结构。2、上述方案中,可增设一的Z轴向的卡扣定位结构,该卡扣定位结构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案a、所述卡钩与卡孔的大小相互匹配,卡钩卡入卡孔中,卡孔的内、外边为X轴向的限位边,上、下边为Z轴向的限位边,以此构成Z轴向的卡扣定位结构;b、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两端上设有限位台阶,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两端内侧对应设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对应于限位台阶,并与限位台阶配合,以此构成Z轴向的卡扣定位结构。3、上述方案中,为箱体展开工作状态时上放堆放时也具有定位结构,可在下底板的底部周向设有堆叠定位台阶,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边沿构成一上框架,该上框架内侧对应下底板底部的堆叠定位台阶设置有堆叠定位凹槽,堆叠定位台阶与堆叠定位凹槽配合,以此构成箱体展开工作状态上下堆叠时的定位结构。4、上述方案中,为方便用户放置标签卡,可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或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卡片夹,使用时将标签卡插在卡片夹上即可。5、上述方案中,所述X、Y、Z轴方向如附图1上坐标所示,X轴指箱体的横向,Y轴指箱体的纵向,Z轴指箱体的上下垂直方向。6、上述方案中,箱体大小可按需制作,一般生产一个系列大大小小的箱体,可按以下规律设计大箱体下底板的长度等于小箱体下底板宽度的两倍,大箱体下底板的宽度等于小箱体下底板的长度;这样两小箱体就可转90°并列套叠在一大箱体上,实现大小周转箱的组合堆叠。本技术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展开时,如附图1所示,前、后侧板2、3和左、右侧板4、5都呈垂直状态,左、右侧板4、5两端的挡边6将前、后侧板2、3的两端包住;前、后侧板2、3两端的卡边10卡入凸起8端面与挡边6间的卡位16中,以此完成各相临侧板间的Y轴向的卡扣定位结构;同时,前、后侧板2、3上的卡钩11钩入挡边6的卡孔12中,以此完成各相临侧板间的X轴向的卡扣定位结构;通过以上XY两个卡扣定位结构将各侧板牢牢连接在一起。需折叠时,用户可以双手向外侧按动左、右侧板4、5的弹性臂7上的凸起8,使凸起8向外避让,定位卡扣解锁,前侧板2即可向箱体内侧翻转,同样可对后侧板3作相同的操作,使后侧板3也向箱体内侧翻转,此时状态如附图2所示;然后,再向箱体内侧翻转左侧板4和右侧板5,折叠到位,此时如附图3所示。将箱体展开时,原理同上,操作顺序方向相反,需注意的一点是如附图4所示,前侧板2和后侧板3向上翻起时,其两端的卡边10会经过渡斜面9、凸块8顶部自动滑入卡位16中锁住,无需手动按弹性臂7;其它同上,不再赘述。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特殊的结构,折叠和展开操作方便,空箱折叠后箱体体积大大缩小,为使用、运输、存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节省了生产、运输和存储的成本;2、由于本技术采用了X、Y轴向两卡扣定位机构牢牢地连接了相临的侧板,各相临侧板间不会松动,更不易脱位,连接可靠性好,并保证了箱体的承重性,其承重性基本能赶上塑料固定箱体。3、由于本技术设置了折叠状态和展开工作状态下上下堆放的定位结构,使该箱体不管是在折叠状态还是展开工作状态,上下堆放时稳定性都很好,可一列列堆放和搬运。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中表示展开工作状态;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中表示展开工作状态至折叠状态的折叠过程;附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三,图中表示折叠状态;附图4为本技术Y轴向卡扣定位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X轴向卡扣定位结构原理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下底板;2、前侧板;3、后侧板;4、左侧板;5、右侧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折叠周转箱,由下底板[1]、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构成的矩形敞口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下边沿均铰接于下底板[1]上;    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两端的端部,分别延伸出一挡边[6],各挡边[6]对应交叠于前侧板[2]和后侧板[3]的两端外部;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两端的本体上分别设有弹性臂[7],弹性臂[7]的臂端向箱体内侧设有凸块[8],凸块[8]一侧设有过渡斜面[9],凸块[8]与挡边[6]之间形成一空腔卡位[16];    所述前侧板[2]和后侧板[3]两端分别设置卡边[10],卡边[10]对应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的卡位[16],并与卡位[16]配合构成Y轴向卡扣定位结构;    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两端的挡边[6]上设有卡孔[12]或卡钩[11],对应该卡孔[12]或卡钩[11]在前侧板[2]和后侧板[3]两端上相应设有卡钩[11]或卡孔[12],卡钩[11]与卡孔[12]配合构成X轴向卡扣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良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