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805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包括机壳和转鼓,所述转鼓位于机壳内上部,在转鼓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转鼓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一级减速器、锥度轴和主轴,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级减速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上部通过锥度轴联接转鼓;在转鼓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在转鼓内设置有轻相堰和重相堰,轻相堰设置在重相堰下方且轻相堰和重相堰之间设置有重相堰挡板,所述转鼓外壳与机壳之间设置有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重相收集环的收集口位于重相堰下方,本装置通过机械离心式分离焦油混合液,使得分离后的焦油液杂质少,含水量低,且机械加工方式安全,不产生电火花,有效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焦油分离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由煤气产生的原煤焦油由于含水量大,在煤焦油连续蒸馏过程中,水分会增加系统压力,破坏正常工艺操作制度,严重时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破裂而导致火灾事故。同时,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物质,还会腐蚀设备和管道,对于煤焦油出售和蒸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脱水设备是必要的。现有的分离装置在进行焦油分离时,分离出的焦油纯度不高,其中含有的水分和杂质对于后续使用的设备损伤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包括机壳和转鼓,所述转鼓位于机壳内上部,在转鼓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转鼓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置包括皮带轮一级减速器、锥度轴和主轴,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级减速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上部通过锥度轴联接转鼓;在转鼓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在转鼓内设置有轻相堰和重相堰,轻相堰设置在重相堰下方且轻相堰和重相堰之间设置有重相堰挡板,所述转鼓外壳与机壳之间设置有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重相收集环的收集口位于重相堰下方,轻相收集环位于轻相堰下方,重相收集环上方的机壳上设置有重相液排出口,所述轻相收集环下方与机壳内部相连通;所述转鼓下方设置有第一静电吸附板、树脂吸附层、第二静电吸附板、加热腔和抽真空腔,所述第一静电吸附板和第二静电吸附板均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在第一静电吸附板和第二静电吸附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树脂吸附层位于第一静电吸附板和第二静电吸附板之间,在第二静电吸附板下方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陶瓷加热管,在加热腔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抽真空腔位于加热腔正下方,在抽真空腔内设置有金属丝网,在抽真空腔底部开设有出油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每组静电吸附板上的通孔交错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陶瓷加热管呈波纹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机械离心式分离焦油混合液,使得分离后的焦油液杂质少,含水量低,且机械加工方式安全,不产生电火花,有效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并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板、树脂吸附层和加热腔对离心分离后的焦油液再次进行净化处理,使得最终得到的焦油液纯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转鼓,21-电机,22-进液口,23-轻相收集环,24-重相收集环,25-重相堰挡板,26-重相堰,27-轻相堰,28-重相液排出口,3-第一静电吸附板,31-通孔,4-树脂吸附层,5-第二静电吸附板,6-加热腔,61-陶瓷加热管,62-排气口,7-金属丝网层,8-抽真空腔,9-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包括机壳I和转鼓2,所述转鼓2位于机壳I内上部,在转鼓2下方设置有电机21,电机21通过传动装置与转鼓2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置包括皮带轮一级减速器、锥度轴和主轴,电机21通过皮带轮一级减速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上部通过锥度轴联接转鼓2,从而带动转鼓2旋转;在转鼓2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 22用于焦油混合液体进入,在转鼓2内设置有轻相堰27和重相堰26,轻相堰27设置在重相堰26下方且轻相堰27和重相堰26之间设置有重相堰挡板25,所述转鼓2外壳与机壳I之间设置有重相收集环24和轻相收集环23,重相收集环24的收集口位于重相堰26下方,轻相收集环23位于轻相堰27下方,重相收集环24上方的机壳I上设置有重相液排出口 28,所述轻相收集环23下方与机壳I内部相连通,这样转鼓2内的焦油混合液体分离后,重相液通过重相堰26进入重相收集环24进而从重相液排出口 28排出,轻相液通过轻相堰27进入轻相收集环23上落入下方;所述转鼓2下方设置有第一静电吸附板3、树脂吸附层4、第二静电吸附板5、加热腔6和抽真空腔8,所述第一静电吸附板3和第二静电吸附板5均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在第一静电吸附板3和第二静电吸附板5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1,在每组静电吸附板上的通孔31交错设置,所述树脂吸附层4位于第一静电吸附板3和第二静电吸附板5之间,在第二静电吸附板5下方设置有加热腔6,所述加热腔6内设置有陶瓷加热管61,所述陶瓷加热管61呈波纹状,提高加热效率,在加热腔6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 62,所述抽真空腔8位于加热腔6正下方,在抽真空腔8内设置有金属丝网7,在抽真空腔8底部开设有出油口 9,轻相液流经第一静电吸附板3和第二静电吸附板5,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得轻相液中的带电颗粒吸附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交错设置的通孔31可以减缓轻相液的流动速度,提高静电吸附的时间从而提高吸附效果,树脂吸附层4可以对流过的轻相液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轻相液下落至加热腔6内通过加热,使得沸点远低于焦油的水蒸发并通过排气口 62排出,焦油液进入抽真空腔8内,抽真空腔内压力减小,焦油附着在金属丝网层7上吸收热量后滴落,最终由出油口 9排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机械离心式分离焦油混合液,使得分离后的焦油液杂质少,含水量低,且机械加工方式安全,不产生电火花,有效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并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板、树脂吸附层4和加热腔6对离心分离后的焦油液再次进行净化处理,使得最终得到的焦油液纯度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包括机壳和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位于机壳内上部,在转鼓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转鼓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置包括皮带轮一级减速器、锥度轴和主轴,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级减速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上部通过锥度轴联接转鼓;在转鼓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在转鼓内设置有轻相堰和重相堰,轻相堰设置在重相堰下方且轻相堰和重相堰之间设置有重相堰挡板,所述转鼓外壳与机壳之间设置有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重相收集环的收集口位于重相堰下方,轻相收集环位于轻相堰下方,重相收集环上方的机壳上设置有重相液排出口,所述轻相收集环下方与机壳内部相连通;所述转鼓下方设置有第一静电吸附板、树脂吸附层、第二静电吸附板、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焦油分离装置,包括机壳和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位于机壳内上部,在转鼓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转鼓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置包括皮带轮一级减速器、锥度轴和主轴,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级减速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上部通过锥度轴联接转鼓;在转鼓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在转鼓内设置有轻相堰和重相堰,轻相堰设置在重相堰下方且轻相堰和重相堰之间设置有重相堰挡板,所述转鼓外壳与机壳之间设置有重相收集环和轻相收集环,重相收集环的收集口位于重相堰下方,轻相收集环位于轻相堰下方,重相收集环上方的机壳上设置有重相液排出口,所述轻相收集环下方与机壳内部相连通;所述转鼓下方设置有第一静电吸附板、树脂吸附层、第二静电吸附板、加热腔和抽真空腔,所述第一静电吸附板和第二静电吸附板均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在第一静电吸附板和第二静电吸附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树脂吸附层位于第一静电吸附板和第二静电吸附板之间,在第二静电吸附板下方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陶瓷加热管,在加热腔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抽真空腔位于加热腔正下方,在抽真空腔内设置有金属丝网,在抽真空腔底部开设有出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希山罗嗣妙熊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友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