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64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6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废气处理罐内具有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轴和绕转轴均布的多个轮叶,底座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转轴的下端与底座固定,每个轮叶内均间隔设置多条水平方向延伸的碳粉容置腔,碳粉容置腔前、后面均为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能使轮叶外部的气流从碳粉容置腔中穿过轮叶的前、后面;碳粉容置腔内具有碳粉,碳粉容置腔的侧面为开放面,开放面与轮叶的侧面齐平,开放面上具有塞盖,废气处理罐的底部具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废气能与废气吸收单元充分接触,使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废气处理装置内部采用多层叠加的过滤层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其缺陷是过滤层不能与废气进行充分的接触,吸附效果差,设备的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所述废气处理罐内具有废气净化装置,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轴和绕转轴均布的多个轮叶,所述底座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每个所述轮叶内均间隔设置多条水平方向延伸的碳粉容置腔,所述碳粉容置腔前、后面均为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能使所述轮叶外部的气流从所述碳粉容置腔中穿过所述轮叶的前、后面;所述碳粉容置腔内具有碳粉,所述碳粉容置腔的侧面为开放面,所述开放面与所述轮叶的侧面齐平,所述开放面上具有塞盖,所述废气处理罐的底部具有进气口。进一步,所述碳粉容置腔的一端位于靠近所述转轴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轮叶的侧面。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具有十字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具有与所述十字插槽适配的十字插接块,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之间采用插接方式可拆卸的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能与废气吸收单元充分接触,使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座结构不意图;图中:1_底座;2_十字插接块;3_转轴;4-轮叶;5_碳粉容置腔;6_开放面;7-无纺布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废气处理罐内具有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图中未示)、转轴3和绕转轴3均布的多个轮叶4,底座I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转轴3的下端与底座I固定,每个轮叶4内均间隔设置多条水平方向延伸的碳粉容置腔5,碳粉容置腔5前、后面均为无纺布层7,无纺布层7能使轮叶4外部的气流从碳粉容置腔5中穿过轮叶4的前、后面;碳粉容置腔5内具有碳粉,碳粉容置腔5的侧面为开放面6,开放面6与轮叶4的侧面齐平,开放面6上具有塞盖(图中未示),废气处理罐的底部具有进气口。使用时,废气从进气口进入处理罐内,轮叶4在底座I的带动下转动,增加了废气的扰动,使碳粉容置腔5内的碳粉能充分与废气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吸附净化的目的,当碳粉容置腔5中的碳粉需要更换时可以打开塞盖将旧碳粉倒出,更换成新的碳粉,提高吸附效率。碳粉容置腔5的一端位于靠近转轴3处,另一端延伸至轮叶4的侧面。底座I的上表面中心处具有十字插槽,转轴3的下端具有与十字插槽适配的十字插接块2,转轴3与底座I之间采用插接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可拆卸的结构便于碳粉的更换。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处理罐,所述废气处理罐内具有废气净化装置,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轴和绕转轴均布的多个轮叶,所述底座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每个所述轮叶内均间隔设置多条水平方向延伸的碳粉容置腔,所述碳粉容置腔前、后面均为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能使所述轮叶外部的气流从所述碳粉容置腔中穿过所述轮叶的前、后面; 所述碳粉容置腔内具有碳粉,所述碳粉容置腔的侧面为开放面,所述开放面与所述轮叶的侧面齐平,所述开放面上具有塞盖; 所述废气处理罐的底部具有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容置腔的一端位于靠近所述转轴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轮叶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具有十字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具有与所述十字插槽适配的十字插接块,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之间采用插接方式可拆卸的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废气处理罐内具有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轴和绕转轴均布的多个轮叶,底座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转轴的下端与底座固定,每个轮叶内均间隔设置多条水平方向延伸的碳粉容置腔,碳粉容置腔前、后面均为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能使轮叶外部的气流从碳粉容置腔中穿过轮叶的前、后面;碳粉容置腔内具有碳粉,碳粉容置腔的侧面为开放面,开放面与轮叶的侧面齐平,开放面上具有塞盖,废气处理罐的底部具有进气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废气能与废气吸收单元充分接触,使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地面积。【IPC分类】B01D53/04【公开号】CN204891536【申请号】CN201520578564【专利技术人】尹家楼, 郝培培, 顾云龙, 张静, 窦占涛, 杨爱华, 吴贺 【申请人】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8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处理罐,所述废气处理罐内具有废气净化装置,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轴和绕转轴均布的多个轮叶,所述底座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每个所述轮叶内均间隔设置多条水平方向延伸的碳粉容置腔,所述碳粉容置腔前、后面均为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能使所述轮叶外部的气流从所述碳粉容置腔中穿过所述轮叶的前、后面;所述碳粉容置腔内具有碳粉,所述碳粉容置腔的侧面为开放面,所述开放面与所述轮叶的侧面齐平,所述开放面上具有塞盖;所述废气处理罐的底部具有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家楼郝培培顾云龙张静窦占涛杨爱华吴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