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45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装置,包括:底缓冲盒、上缓冲单元和上筒,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底缓冲盒和上缓冲单元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的上下两端,上筒套设在上缓冲单元、被保护产品和底缓冲盒之外。上筒可以为单侧翼板式箱子。并且,上缓冲单元也可以用上缓冲盒替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装置不仅包装的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货物需要对其进行包装后才能进行运输。一些电子设备和其他贵重物品出于防震动的要求,还需要采用泡沫等缓冲单元将设备或其他贵重物品包起来,外面再加上纸箱或者木箱等外包装。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包装装置。它包括直筒式箱子11和两块泡沫12、13。两块泡沫12、13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14(如电子设备、其他贵重物品)的上下两端,并且泡沫12、13和被保护产品14容置于直筒式箱子11中。直筒式箱子11通常为上下两面都有4个翼板,包装时合在一起,用胶袋纸粘接在一起。该包装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先将直筒式箱子11拆叠成形,再将两块泡沫12、13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14(如电子设备、其他贵重物品)的上下两端,最后将两块泡沫12、13和被保护产品14一起放入直筒式箱子11中。当被保护产品14具有一定高度时,尤其是对于被保护产品14具有一定重量,需要将被保护产品14抬起后一直放到直筒式箱子11的底面,这个操作将非常困难。在实际包装时,有一种比较省力的办法,就是将被保护产品14倒置,套好泡沫12、13后,从上面将直筒式箱子11套入,最后再一起倒置一次。这样虽然省力,但在两次倒置时可能损坏被保护产品14。当取出被保护产品14且直筒式箱子14为纸箱时,通常需要破坏直筒式箱子14后取出被保护产品14。这就造成直筒式箱子14不再可用,提高了运输成本。为此,现有技术又提出了较为常见的另一种包装装置。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技术第二包装装置的示例图。它包括直筒式箱子和两块泡沫22、23。所述直筒式箱子是由底盖21、中部箱体24和天盖25组成。上泡沫22和下泡沫23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26的上下两端。下泡沫22放置在底盖21内,上泡沫23容置于天盖25内,中部箱体24的一端套接于下泡沫22和底盖21之间,另一端套接于天盖25和上泡沫23之间。为了使中部箱体24的一端能够套接于下泡沫22和底盖21之间,需要在配合面留出一定的尺寸间隙。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被保护产品26放置在底盖21内时,要使得下泡沫22和底盖21之间的四周间隙合适,是难以执行的。另外,下泡沫22和底盖21、上泡沫23和天盖25的尺寸也是非常难以设计的,若两者之间留出的尺寸间隙过大,则完成包装后的整个包装物在上下两处的各个间隙将不利于绑扎操作绑扎力量过小、将无法确保可靠绑扎;绑扎力量过大、将导致天盖25和底盖21损坏;若两者之间留出的尺寸间隙过小,将中部箱体24插入底盖21和下泡沫22之间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装置,以解决现有包装装置在包装被保护产品时,将中部箱体的一侧插入底盖和下泡沫之间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装置,包括底缓冲盒、上缓冲单元和上筒,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底缓冲盒和上缓冲单元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的上下两端,上筒套设在上缓冲单元、被保护产品和底缓冲盒之外。上筒为单侧翼板式箱子。本技术公开了另一种包装装置,包括底缓冲盒、上缓冲盒和上筒,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上缓冲盒包括上盖和固定在上盖内的上缓冲单元,底缓冲盒和上缓冲盒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的上下两端,上筒套设在上缓冲盒、被保护产品和底缓冲盒之外。上筒为单侧翼板式箱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公开的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上筒可以套接在底缓冲盒的外部,这种结构的包装装置使用方便,并且能够多次使用,由此降低运输成本。(2)本技术的上筒可以采用单侧翼板式的上纸箱,这种上纸箱制造方便且运输便利,由此使得本技术包装设备制作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包装装置示例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另一种包装装置示例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装装置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构思是将包装装置中的缓冲单元和底盖或者上盖固定为一体,这样方便包装和拆卸,并可提高包装装置的重复利用率。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的包装装置的结构示例图。它包括底缓冲盒31、上缓冲盒32和上筒33,底缓冲盒31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上缓冲盒包括上盖和固定在上盖内的上缓冲单元,底缓冲盒31和上缓冲盒32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34的上下两端,上筒33套设在上缓冲盒32、被保护产品34和底缓冲盒31之外侧。下缓冲单元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底盖内,上缓冲单元也可以采用粘接方式固定在上盖内。下缓冲单元和底盖之间、上缓冲单元和上盖之间可以采用无缝连接。上筒33可以采用单侧翼板式箱子,如单侧翼板式纸箱,在中部箱体上面增设四个翼板,包装时将单侧翼板式箱子从上面套在上缓冲盒32、被保护产品34和下缓冲单元盒31的外面。上筒33也可以由侧面和上底面组成的一呈中空状的容置体。简而叙之,上筒33可以为只有一个底面的呈中空状的容置体。包装装置还包括用以绑扎底缓冲盒31、被保护产品34、上缓冲盒32和上筒33的扎带(图中未绘示)。以下简单介绍包装装置的使用操作。在包装时,先将被保护产品34放入底缓冲盒31,然后将上缓冲盒32套接在被保护产品34的上部,随后上筒33套接在它们之外,最后用扎带将其绑扎。在取出被保护产品34时,先将扎带剪断后,再将上筒33取走,就能取出被保护产品34。整个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包装装置的各个组成部件还可以重复利用。为了降低成本,还可以用上缓冲单元代替上缓冲盒。本技术提供另一种包装装置。它包括底缓冲盒、上缓冲单元和上筒,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底缓冲盒和上缓冲单元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的上下两端,上筒套设在底缓冲盒、被保护产品和底缓冲盒之外。下缓冲单元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底盖内。下缓冲单元和底盖之间可以采用无缝连接。上筒可以采用单侧翼板式箱子,如单侧翼板式纸箱,在中部箱体上面增设四个翼板,包装时将单侧翼板式箱子从上面套在上缓冲盒、被保护产品和下缓冲单元盒的外面。上筒也可以由侧面和上底面组成的一呈中空状的容置体。简而叙之,上筒可以只有一个底面的呈中空状的容置体。包装装置还包括用以绑扎底缓冲盒、被保护产品、上缓冲单元和上筒的扎带。上述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例如,缓冲单元可以由泡沫或其他具有缓冲功能的物质组成,如橡胶和树脂,甚至气囊等所代替,缓冲单元和底盖或者上盖之间可采用其他的固接方式,如通过钉子等机械的固定方式,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缓冲盒、上缓冲单元和上筒,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底缓冲盒和上缓冲单元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的上下两端,上筒套设在上缓冲单元、被保护产品和底缓冲盒之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筒为单侧翼板式箱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为泡沫。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单元是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底盖内。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装置还包括用以绑扎底缓冲盒、上缓冲单元和上筒的扎带。6.一种包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缓冲盒、上缓冲单元和上筒,底缓冲盒包括底盖和固定在底盖内的下缓冲单元,底缓冲盒和上缓冲单元分别套接在被保护产品的上下两端,上筒套设在上缓冲单元、被保护产品和底缓冲盒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勇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