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流系统的托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35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流系统的托盘装置,它包含一用于支撑托盘的主体,设置有两个对置的主桁架;行走装置,设置在该每一主桁架之间;以及升降装置,与行走装置相配合,该每一升降装置设置有一可旋转的丝杠,固定在该主桁架的一个侧部;一与该丝框配合的丝母轴,其轴端伸出在该主桁架的另一侧;和一摆臂装置,其一端与该行走装置固定,另一端与该丝母轴配合。通过设置行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而无需大型的搬运设备。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行走装置可以同时配合升降装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行走装置可以垂直移动,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场合的需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物流系统的托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行走装置的托盘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的物流系统需要广泛地应用辅助的工具,例如,托盘装置。通过将大型货物或货物集装箱固定在托盘上,再随物流系统进行流转。然而,现有技术的托盘装置,其自身没有行走系统,是不可以进行移动的,其在货物流转过程中便会显得十分笨重,甚至在生产线上需要额外的人工参与以及配备大型的设备对其进行搬运或移动,其操作十分复杂。所以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系统提出的高效、快捷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托盘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行走装置可以十分便利的对托盘进行移动,并且通过对该行走装置的升降,可以使本技术的托盘装置更加灵活。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用于物流系统的托盘装置包含一主体,用于支撑托盘,设置有两个对置的主桁架;行走装置,设置在该每一主桁架之间;以及升降装置,与行走装置相配合,该每一升降装置设置有一可旋转的丝杠,固定在该主桁架的一个侧部;一与该丝杠配合的丝母轴,其轴端伸出在该主桁架的另一侧;和一摆臂装置,其一端与该行走装置固定,另一端与该丝母轴配合。根据上述的托盘装置,该丝杠是沿该主桁架一个侧部设置的,其上设置有两段反向螺旋机构,分别与丝母轴配合。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与该每一主桁架配合的的行走装置包含一对纵粱,以预定距离平行设置;一对脚轮固定装置,该每一脚轮固定装置设置有一安装板,设置在该纵粱的端部;一对支撑板,固定在该一对纵粱的外侧;以及一销轴,穿过所述纵粱以及安装板支撑和一对脚轮,分别通过固定座设置在该安装板上。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安装板上设置有加强板,用于加强与脚轮安装的强度。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行走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增加强度的横梁,设置在该一对纵粱之间。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摆臂装置包含一销轴管,与该销轴配合;和一摆臂板,其一个端部为一孔部,另一个端部固定有该销轴管。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摆壁装置包含两个摆臂板,对置在该销轴管的两端。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摆壁装置利用其上设置的孔部与该丝母轴上设置的轴承装置连接。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摆壁板上设置有限位块。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脚轮为一万向轮。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可旋转的丝杠利用其端部与一棘轮扳手配合。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可旋转的丝杠设置在该主桁架的外侧。上述的托盘装置,其中该丝杠两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根据本技术,通过该装置上设置的行走装置,使得本技术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而无需大型的搬运设备。根据本技术,通过配合升降装置,本技术的行走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升降,这样本技术的托盘装置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场合的需要。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将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及其它特点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显示出本技术的托盘装置的立体透视图;图2显示出图1所示托盘装置的行走装置的透视图;图3显示出本技术的用于行走装置的传动机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本技术的移开了脚轮的侧面视图; 图5A是本技术行走装置纵粱的侧面视图;图5B是图5A所示纵粱的一个端部的局部剖视图;图5C是本技术用于固定脚轮的安装板的透视图;图5D是图5A所示纵粱的俯视图,示出了一对间隔设置的纵粱;图6是图4中沿A-A线的放大的剖视图;图7显示了本技术的摆壁机构的透视图;图8显示了图5A所示纵粱的底部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托盘装置100是作为物流的辅助工具而专门研制开发的,其外型尺寸符合GB/T 2934-1996,即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它包含一主体110,它通常是由金属构件组成,以便满足用于支撑时的刚性的要求;行走装置120,分别位于托盘装置100四个角上,是利用设置在主体110的主桁架1102固定的,它包含脚轮1202。本技术的脚轮采用万向轮结构,以方便托盘装置100向各个方向上移动。从图2的局部透视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本技术的行走装置120的结构,它是利用一传动机构130与一四连杆的升降机构140相配合来实现脚轮1202的升降的。首先参阅图3,本技术的传动机构130包含一丝杠1302,它是设置在主桁架1102外侧的,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其上设置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1304和1304’;和一对丝母轴1306和1306’,其丝母端分别与螺纹段1304和1304’相配合,而其轴端向主桁架1102的另一侧伸展,并被限定在一预定的可移动范围之内(图2所示)。在该丝母轴上还设置有一轴承1307和1307’。其次,需要在丝杠1302上设置有限位块1308和1308’,其所处的位置是丝杠1302有轴肩的位置,目的是防止本技术的丝杠1302在旋转过程中有轴向位移(允许有1-2mm的轴向窜动)。由于有这一装置,就保证了所有与丝杠相关联的对称件在运动过程中不但与丝杠对称,同时也与托盘箱箱体对称,保证了各构件的相对位置准确;另一方面,该限位块还可以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这是因为丝杠的旋转动力是靠人力操纵棘轮扳手获得的,作用在丝杠上的一个是扭矩,一个是径向力。扭矩是旋转动力,径向力会破坏丝杠沿固定旋转中心转动,过大的径向力会造成丝杠弯曲。因此,正式由于限位块的支撑作用,丝杠会沿一个稳定的中心旋转,径向力传递给限位块的支撑面,这样就不会损伤丝杠。本技术的行走装置120示出在图4所示的示意图中(该图移开了脚轮)。本技术的丝杠1306通过连杆机构140和140’配合的。较佳的是,如图5A所示,行走装置120应包含一对纵粱1402a和1402b,间隔设置;和一对脚轮固定装置122和122’,固定座该一对纵粱1402a和1402b的两端部;和一销轴1404和1404’,穿过所述纵粱以及安装板支撑。再参阅图5B所示的在纵粱一个端部的剖视图,如固定装置122,该每一脚轮固定装置122(122’)进一步包括一安装板1222;固定在该一对纵粱的外侧的两个支撑板1224a和1224b。从图5C所示的透视图可以看出,安装板1222是一块弯折的板体,它利用竖直部1223与纵粱1402固定,并利用基部1225来固定脚轮1202(未示出)。尤其是,在该基部1225上还应设置加强板1226a和1226b,以便加强与脚轮安装的强度。图5D示出了一对间隔设置的纵粱1402(a,b)的俯视图,较佳的是,应该在纵粱之间加设多个横梁1405,亦是出于增加强度的考虑。从图6所示的剖视图可以看出,丝母轴1306进一步地通过一个摆壁机构142与销轴1404连接。一方面该摆壁机构142通过顶部的孔与轴承1307枢接,即可绕该轴承转动。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摆壁机构142示出在图7中,其中,摆壁机构142首先由一对摆壁板1422a和1422b组成,其对置在一销轴管1424的两端。同时,在摆臂板1422(a,b)的顶部设置有孔部1426(a,b)。从图6可知,销轴1404同时也穿过该销轴管1424,并与之配合;而丝母轴1306也穿过和孔部1426a和1426b。这样摆壁板1422a和1422b便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由于本技术的摆臂板是对称件(分左摆臂和右摆臂),摆臂板是通过一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物流系统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盘装置包含一主体,用于支撑托盘,设置有两个对置的主桁架;行走装置,设置在该每一主桁架之间;以及升降装置,与行走装置相配合,该每一升降装置设置有一可旋转的丝杠,固定在 该主桁架的一个侧部;一与该丝杠配合的丝母轴,其轴端伸出在该主桁架的另一侧;和一摆臂装置,其一端与该行走装置固定,另一端与该丝母轴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