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31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中的网状滤筒,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网状滤筒的筒口与壳体的进水口连通以便截留杂质而使清水从出水口排出,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沿着壳体分割成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外壳部分具有所述出水口,而滤芯部分具有进水口和网状滤筒,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在分割位置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省时省力,便于清理过滤器内部,而且拆卸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与传统Y型过滤器相比,过滤面积大大提高,能够满足现场设备需求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同种管路规格实施对象不同而自由设计制造过滤面积,可配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适用于水环式真空栗冷却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环真空栗冷却水过滤,通过是在冷却水管道上加装普通Y型过滤器进行过滤。Y型过滤器是除去液体中少量固体颗粒的小型设备,可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筒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滤液则由过滤器出口排出。但是,Y型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当冷却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用扳手对过滤器进行拆卸清理,拆洗清理维护极不方便,且费时费工,而且,一旦操作拆卸不当(尤其是当螺纹连接处螺栓锈蚀严重时),由于用力过大、过猛,很容易造成螺栓螺母变形,更甚者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2) Y型过滤器与管路同规格的过滤器相比,过滤面积受限,影响现场设备的需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省时省力、可配比性好、安全性高的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中的网状滤筒,所述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网状滤筒的筒口与壳体的进水口连通以便截留杂质而使清水从所述出水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沿着壳体分割成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具有所述出水口,而所述滤芯部分具有进水口和网状滤筒,所述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在分割位置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省时省力,便于清理过滤器内部,而且拆卸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高。另外,本技术的结构与传统的Y型过滤器相比,过滤面积大大提高,能够满足现场设备的需求使用。本技术可以根据同种管路规格实施对象不同而自由设计制造过滤面积,可配比性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管状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上,所述外壳部分是一端具有出水口且另一端为筒口的半筒体,所述滤芯部分由一端具有进水口的半筒体和网状滤筒组成,该半筒体的另一端是筒口,两个半筒体的筒口之间装有密封圈并通过卡箍箍紧固定实现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和网状滤筒均为水平设置,在管路中有类似于集水器或缓冲罐的作用;所述外壳部分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气阀的排气接口,排污或解体过滤器后可从排气阀进行排气,避免空气进入栗体而影响真空栗的正常运行。所述外壳部分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污阀的排污接口,便于定期从过滤器的低点进行排污而不需要拆卸过滤器。操作员可随时手动打开排气(污)阀,排出管路内的部分微量小气雾及杂物,操作灵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卡箍接头,便于过滤器在管路上的整体安装和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⑴本技术的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省时省力,便于清理过滤器内部,而且拆卸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高。⑵本技术的结构与传统的Y型过滤器相比,过滤面积大大提高,能够满足现场设备的需求使用。⑶本技术可以根据同种管路规格实施对象不同而自由设计制造过滤面积,可配比性好。⑷壳体为水平设置,在管路中有类似于集水器或缓冲罐的作用;外壳部分上安装有排气阀和排污阀,便于定期从过滤器低点进行排污而不需要拆卸过滤器。排污或解体过滤器后可从排气口进行排气,避免空气进入栗体而影响真空栗的正常运行。操作员可随时手动打开排气(污)阀,排出管路内的部分微量小气雾及杂物,操作灵便。(5)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卡箍接头,便于过滤器在管路上的整体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为不锈钢材质,它包括壳体I和内置于壳体I中的网状滤筒2,壳体具有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均为卡箍接头,便于过滤器在管路上的整体安装和拆卸。网状滤筒2的筒口与壳体I的进水口 3连通以便截留杂质而使清水从出水口 4排出,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沿着壳体I分割成外壳部分11和滤芯部分12,外壳部分11具有出水口 4,而滤芯部分12具有进水口 3和网状滤筒2,外壳部分11和滤芯部分12在分割位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壳体I为筒形,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均为管状且分别位于壳体I的两端上,外壳部分11是一端具有出水口 4且另一端为筒口的半筒体,滤芯部分12由一端具有进水口 3的半筒体和网状滤筒2组成,该半筒体的另一端是筒口,两个半筒体的筒口之间装有密封圈5并通过卡箍箍紧固定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省时省力,便于清理过滤器内部,而且,拆卸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高。壳体I和网状滤筒2均为水平设置,在管路中有类似于集水器或缓冲罐的作用;夕卜壳部分11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气阀的排气接口 6,排污或解体过滤器后可从排气阀进行排气,避免空气进入栗体而影响真空栗的正常运行。外壳部分11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污阀的排污接口 7,便于定期从过滤器的低点进行排污而不需要拆卸过滤器。操作员可随时手动打开排气(污)阀,排出管路内的部分微量小气雾及杂物,操作灵便。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壳体分割位置的改变和网状滤筒的形状变化,根据同种管路规格实施对象不同而自由设计制造过滤面积;本技术的可拆卸连接等也还具有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中的网状滤筒,所述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网状滤筒的筒口与壳体的进水口连通以便截留杂质而使清水从所述出水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沿着壳体分割成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具有所述出水口,而所述滤芯部分具有进水口和网状滤筒,所述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在分割位置为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管状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上,所述外壳部分是一端具有出水口且另一端为筒口的半筒体,所述滤芯部分由一端具有进水口的半筒体和所述网状滤筒组成,该半筒体的另一端是筒口,两个半筒体的筒口之间装有密封圈并通过卡箍箍紧固定实现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网状滤筒均为水平设置,所述外壳部分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气阀的排气接口,所述外壳部分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污阀的排污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卡箍接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中的网状滤筒,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网状滤筒的筒口与壳体的进水口连通以便截留杂质而使清水从出水口排出,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沿着壳体分割成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外壳部分具有所述出水口,而滤芯部分具有进水口和网状滤筒,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在分割位置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省时省力,便于清理过滤器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组合过滤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中的网状滤筒,所述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网状滤筒的筒口与壳体的进水口连通以便截留杂质而使清水从所述出水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组合过滤器沿着壳体分割成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具有所述出水口,而所述滤芯部分具有进水口和网状滤筒,所述外壳部分和滤芯部分在分割位置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传强牛彦芳邵华蒋玉清包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