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及工业CT扫描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9912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及工业CT扫描机,属于试验检测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微扭矩旋转机构、油压加载系统和压力显示系统;所述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包括油缸体和与油缸体能发生相对转动回转接油口,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包括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以及缠绕于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碳纤维支撑,试件位于上连接框与下连接板之间。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与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共同形成自反力机构。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对X射线几乎无吸收,射线通过碳纤维照射试件不产生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工业CT扫描机共同工作,能实现对试件加载,并对试件的损伤等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扫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工业CT扫描机的配套加载,特别设计用于研究土木工程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机理,实现材料在加载损伤过程中,实时采集CT断层图像的目的,属于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工业CT扫描机无损的采集和分析材料的内部细观组成结构及损伤机理逐渐成为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工业CT机发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通过射线能量的衰减规律,重构计算形成图像进行组成结构的分析。但由于工业CT扫描机本身不具备同步加载条件,研究中往往仅能采用力学加载与CT扫描分离的方式,先进行加载,之后将存在了损伤的试件移至工业CT扫描机的承重转台上进行扫描,这种方式对于具有粘弹性或准脆性材料往往存在荷载卸除后,裂缝闭合、损伤恢复等问题,CT图像表达的损伤无法全面、完整的反映材料损伤过程,影响损伤机理分析的准确性,因此一直是该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实现工业CT扫描机的同步加载存在以下技术难题:(I)工业CT扫描机一般采用将试件放置在承重转台上旋转完成扫描的方式,承重转台由于承重能力有限,本身变形精度要求高,一般设计仅可承载试件重量,无法提供加载所需的反力,因此,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业CT扫描机同步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包括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微扭矩旋转机构、油压加载系统和压力显示系统;所述单作用旋转加载油缸包括回转接油口、油缸体、位于油缸体内的反力弹簧和油缸活塞,所述回转接油口套接于油缸活塞上部,采用可回转式结构,回转接油口的外部与油源相连,内部通入油缸体内,所述回转接油口与油缸活塞能相对旋转,所述油缸活塞上部且位于油缸体上部与回转接油口之间有一压紧螺母,所述油缸体通过压紧螺母固定于油缸连接筒内,油缸体底部固定有球形压头;所述可透视碳纤维反力架包括上连接框和下连接板,以及碳纤维支撑,所述上连接框与油缸连接筒底部采用螺栓连接,下连接板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王旭东周兴业彭司卉肖倩单伶燕刘博彭京武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今谷神箭测控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