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悬挂间隔棒的可测距移动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432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悬挂间隔棒的可测距移动飞车,它包括S型支撑杆;S型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有横向支撑臂和脚踏板;横向支撑臂的水平两端各设有带滑轮Ⅰ的滑轮座;滑轮座上分别设有刹车钳;S型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座椅;S型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设有滑轮Ⅱ,且滑轮Ⅱ上设有安全绳。由于S型支撑杆为单杆结构,且呈一定角度的弯曲,与双杆相比,人员双臂的移动范围更大更方便;人员乘坐时不会产生后仰侧倾的现象,能保证人员身体垂直于地面;座椅的高度可调,刹车钳可对两个滑轮Ⅰ同时刹车,刹车效果增强;间隔棒的间隔距离可以通过S型支撑杆上部的安全绳的刻度尺来判断,不会出现差错;安全绳可在作业人员无法自己返回时,其他人员通过拉动安全绳即可将其拉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载人移动小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悬挂间隔棒的可测距移动飞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力部门在室外进行输电线路悬挂间隔棒的时候,多是采用人工攀爬缓慢移动的方式,即人员徒手攀爬在输电线路上移动,这种工作方式十分落后,只由一根保险绳对人员进行保险,安全性低;并且徒手移动十分费力,对人员的体力消耗极大,需要经常停下休息,即费力还影响了工作效率;公告号为CN203826852U的技术专利极大的改变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人员在输电线路上移动也便捷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使用后,还是存在诸多弊端,由于间隔棒的悬挂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传统的装置都是由人工视觉判断来进行悬挂,难免会出现误差;其次,传统的小车结构十分简单,不能根据不同身高体型的人来调整各部件的间距;而且受人员乘坐重力的影响,人员都会有一定的后仰角度,长时间高空作业对人的腰部及颈椎都会造成明显的疲劳感,乘坐不舒适;第三、安全性还存在缺陷,刹车是通过一侧的刹车片与线缆的摩擦来实现停止的目的,由于输电线路会有一定的垂坠度,人员在向终点移动时前进的角度大增,对刹车的要求也较高,而前进角度大、自重沉会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悬挂间隔棒的可测距移动飞车,其特征是它包括S型支撑杆(3);所述S型支撑杆(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有横向支撑臂(2)和脚踏板(9);所述横向支撑臂(2)的水平两端各设有带滑轮Ⅰ(4)的滑轮座(1);所述滑轮座(1)上分别设有刹车钳(13),且滑轮座(1)的底部分别设有防脱螺栓(16);所述S型支撑杆(3)的中部设有座椅(12);所述座椅(12)通过套筒(8)与S型支撑杆(3)相互套接;所述S型支撑杆(3)的中部和套筒(8)上分别设有丝孔(7),并通过螺栓(15)将其相互固定;所述S型支撑杆(3)的上部固定设有滑轮Ⅱ(5),且滑轮Ⅱ(5)上设有安全绳(14);所述安全绳(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涛梁茂杰马吉彬马骁邸如友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