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及重型汽车,包括散热器壳体、安装支架、上水室、下水室和散热列管,散热器壳体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外部设有护风罩,护风罩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独立供电的电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上水室通连接有水温调节装置,输水管路上安装有调速水泵;散热器壳体上安装有微控器;微控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来决定利用凉水还是利用热水,热水方便冬天发动机的启动,且驱动电机通过单独设置的电瓶进行独立供电,使其在动力驱动上与发动机产生脱离,进而不会因为发动机的工作量而影响其转速,更能有效地使散热器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发动机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
,还涉及一种利用该智能散热器的重型汽车。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发动机上重要的散热部件,现有技术中散热器的结构是在汽车发动机上安装有曲轴,在曲轴上安装有风扇,依靠风扇扇叶旋转的作用进行降温,由此可见,发动机的转速可以直接控制风扇的转速,使发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为散热器散热。上述结构的散热器的缺点是当中重卡车在满载且上行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比较慢,相对的风扇转速降低,使其散热器不能有效地进行快速散热,进而使散热器产生高温,不能充分的为发动机散热,且在满载上行的情况下发动机工作量非常大,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也很大正,恰恰需要对发动机散热的时候风扇转速却较低,致使散热器高温不下,散热效率低,进而影响了发动机的安全、温度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不受发动机限制的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外周布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散热器壳体内相对设有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之间连通有若干散热列管,所述散热器壳体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整体设于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外侧,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可拆卸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散热风扇的护风罩,所述护风罩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独立供电的电瓶,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有水温调节装置,所述输水管路上安装有调速水栗;所述散热器壳体上安装有微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调速水栗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微控器相连。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温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壳体间隔为加热腔和制冷腔,所述加热腔上设有热出水管和热回水管,所述热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热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制冷腔上设有冷出水管和冷回水管,所述冷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冷回水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热出水管和所述冷出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至所述调速水栗的进水端,所述热回水管和所述冷回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至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出水端,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瓶连接,所述导线上串接有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与所述微控器相连,所述制冷腔内设有制冷剂。本使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重型汽车,包括发动机,还包括所述的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外周布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散热器壳体内相对设有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之间连通有若干散热列管,所述散热器壳体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整体设于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外侧,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可拆卸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散热风扇的护风罩,所述护风罩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独立供电的电瓶,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有水温调节装置,所述输水管路上安装有调速水栗;所述散热器壳体上安装有微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调速水栗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微控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装了上述散热器时,是微控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散热器内的温度,来决定利用凉水还是利用热水,热水方便冬天发动机的启动,且驱动电机通过单独设置的电瓶进行独立供电,使其在动力驱动上与发动机产生脱离,进而不会因为发动机的工作量而影响其转速,更能有效地使散热器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发动机的功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水温调节装置的构示意图;图中:1_散热器壳体;2-安装支架;3-上水室;4-下水室;5-散热列管;6-散热风扇;7_护风罩;8_驱动电机;9_电磁开关;10-调速水栗;11-微控器;12_壳体;13_隔离板;14-加热腔;15_制冷腔;16-热出水管;17-热回水管;18-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0_冷出水管;21_冷回水管;22_第三电磁阀;23_第四电磁阀;24_电加热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I,所述散热器壳体I的外周布置有安装支架2,所述散热器壳体I内相对设有上水室3和下水室4,所述上水室3和下水室4之间连通有若干散热列管5,所述散热器壳体I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风扇6整体设于所述散热器壳体I的外侧,所述散热风扇6的外部可拆卸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散热风扇6的护风罩7,所述护风罩7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连接有独立供电的电瓶,所述散热风扇6与所述驱动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汽车用智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外周布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散热器壳体内相对设有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之间连通有若干散热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壳体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整体设于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外侧,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可拆卸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散热风扇的护风罩,所述护风罩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独立供电的电瓶,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有水温调节装置,所述输水管路上安装有调速水泵;所述散热器壳体上安装有微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调速水泵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微控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赵锋,夏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车来车往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