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8579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及灯具。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适用于导引光线并产生一预设光束角。导光组件为一环状锥台,且包含入光面、出光面、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缘及第一内周缘。出光面相对入光面,具有第二外周缘及第二内周缘。第一反射面是由第一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且连接第一外周缘及第二外周缘。第一外形曲线是由第一外周缘上的第一起始点与第二外周缘上第一终止点连线所形成。第二反射面系由第二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且连接第一内周缘及第二内周缘。第二外形曲线是由第一内周缘上的第二起始点与第二内周缘上第二终止点连线所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及灯具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导光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灯具主要是由灯泡与反射罩所组成。反射罩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将灯泡所发出的光导向所需方向并改变灯泡发光时的所产生的光型。然而,透过反射罩来改变光型的变化性不大,其光型通常为聚光的形式,在应用上较受限。另外一种传统灯具是透过光源搭配二次光学组件,来达到改变光型的目的。然而,此种架构必须在二次光学组件中央设置凹孔,并且将光源放置在凹孔中来达到调整光型的目的。因此,二次光学组件必须配合不同形式或不同数量的光源来改变整个组件架构的设计,因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亟需一种可改变各种光型的导光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态样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来控制光的行进方向,藉此达到调整导光组件所输出的光型的目的,故此导光组件的应用可符合各种灯光角度照射需求,同时可减少能量损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可透过外形曲线来改变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出光面的曲面形状,藉此可调整光在导光组件内的行进方向,顺利达到控制输出光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态样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可透过贝塞尔曲线来定义各个外形曲线,因此不但简化了各曲面的定义规则,并且可以更直觉的方式控制导光组件的整个外形曲线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适用以导引光线。其中,光线可在导光组件中进行全反射,以产生一预设光束角。导光组件为一环状锥台,包含入光面、出光面、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缘及第一内周缘。出光面相对入光面,且具有第二外周缘及第二内周缘。第一反射面连接第一外周缘及第二外周缘,且第一反射面是由第一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其中第一外形曲线是由第一外周缘上的第一起始点与第二外周缘上第一终止点连线所形成。第二反射面连接第一内周缘及第二内周缘,且第二反射面是由第二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其中第二外形曲线是由第一内周缘上的第二起始点与第二内周缘上第二终止点连线所形成。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外形曲线是由贝塞尔曲线函数所定义出,贝塞尔曲线函数为:其中,Pi代表贝塞尔曲线函数中第i点的坐标。第一起始点与第一终止点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点,第一起始点的位置坐标P0=(X0,Y0),第一控制点的位置坐标P1=(X1,Y1),第一终止点的位置坐标P2=(X2,Y2)。其中,贝塞尔曲线函数的n为第一控制点的总点数+1所得到的值。Wi为第i点的权重。t为一预设点至第一起始点的长度与总长的比值。其中,第一外形曲线之限制条件为:X0≦X1≦X2,90°≧α1≧α2,0≦α1=θ1+θ2﹣90°,θ2≧90°﹣θ1,以及0≦Wi≦1。其中,α1为第一起始点与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2为第一起始点与第一终止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θ1为至少一光线由外界进入导光组件中的折射角,θ2为至少一光线进入导光组件后射向第一反射面的入射角,nmaterial为导光组件材料的折射率。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二外形曲线是由贝塞尔曲线函数所定义出,贝塞尔曲线函数为:其中,Pi代表贝塞尔曲线函数中第i点的坐标。第二起始点与第二终止点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点,且第二起始点的位置坐标P0’=(X0’,Y0’),第二控制点的位置坐标P1’=(X1’,Y1’),第二终止点的位置坐标P2’=(X2’,Y2’)。其中,贝塞尔曲线函数中的n为第二控制点的总点数+1所得到的值。Wi为第i点的权重。t为一预设点至第二起始点的长度与总长的比值。其中,第二外形曲线之限制条件为:X0’≦X1’≦X2’,90°≧α1’≧α2’,0≦α1’=θ1’+θ2’﹣90°,θ2’≧90°﹣θ1’,以及0≦Wi≦1。其中,α1’为第二起始点与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2’为第二起始点与第二终止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θ1’为至少一光线由外界进入导光组件中的折射角,θ2’为至少一光线进入导光组件后射向第二反射面的入射角,nmaterial为导光组件材料的折射率。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上述的又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外形曲线与第二外形曲线可为同一曲线或不同曲线。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出光面是由第三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其中第三外形曲线是由第二外周缘上的第三起始点与第二内周缘上的第三终止点连线所形成。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三外形曲线是由贝塞尔曲线函数所定义出,贝塞尔曲线定义如下:其中,Pi代表贝塞尔曲线函数中第i点的坐标。第三起始点与第三终止点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三控制点,且第三起始点的位置坐标P3=(X3,Y3),第三控制点的位置坐标P4=(X4,Y4),第三终止点的位置坐标P5=(X5,Y5)。其中,贝塞尔曲线函数的n为第三控制点的总点数+1所得到的值。Wi为第i点的权重。t为一预设点至第三起始点的长度与总长的比值。其中,第三外形曲线的限制条件为:X3=X5,Y3≧Y4≧Y5,及0≦Wi≦1。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反射面是由多个第一反射曲面所形成。第一反射曲面同样是以第一外形曲线所建构。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二反射面是由多个第二反射曲面所形成。第二反射曲面同样是以第二外形曲线所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亦提出一种灯具,包含导光组件以及光源。导光组件为一环状锥台,包含入光面、出光面、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缘及第一内周缘。出光面相对入光面,且具有第二外周缘及第二内周缘。第一反射面连接第一外周缘及第二外周缘,且第一反射面是由第一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其中第一外形曲线是由第一外周缘上的第一起始点与第二外周缘上第一终止点连线所形成。第二反射面连接第一内周缘及第二内周缘,且第二反射面是由第二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其中第二外形曲线是由第一内周缘上的第二起始点与第二内周缘上第二终止点连线所形成。光源所产生的光线是由入光面进入导光组件中,并且由出光面射出,产生一预设光束角。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如下:图1A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的立体图。图1B是绘示沿着图1A的A-A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图2A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的立体图。图2B是绘示沿着图2A的B-B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图2C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线示意图。图2D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光组件所产生的配光曲线图。图3A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的立体图。图3B是绘示沿着图3A的C-C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图3C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线示意图。图3D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导光组件所产生的配光曲线图。图4A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的立体图。图4B是绘示沿着图4A的D-D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图4C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形曲线示意图。图4D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导光组件所产生的配光曲线图。图5A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及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包括: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缘及第一内周缘;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且具有第二外周缘及第二内周缘;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周缘及所述第二外周缘;以及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内周缘及所述第二内周缘;其中,所述入光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出光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03 TW 1021159001.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包括: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缘及第一内周缘;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且具有第二外周缘及第二内周缘;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周缘及所述第二外周缘;以及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内周缘及所述第二内周缘;其中,所述入光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出光面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内周缘界定出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内周缘界定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互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中所述外表面具有由第一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且所述第一外形曲线是由所述第一外周缘上的第一起始点与所述第二外周缘上的第一终止点连线所形成;以及所述内表面具有由第二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且所述第二外形曲线是由所述第一内周缘上的第二起始点与所述第二内周缘上的第二终止点连线所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外形曲线与所述第二外形曲线可为同一曲线或不同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中所述出光面具有由第三外形曲线所建构的曲面,其中所述第三外形曲线是由所述第二外周缘上的第三起始点与所述第二内周缘上的第三终止点连线所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中所述外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反射曲面,所述多个第一反射曲面同样是以所述第一外形曲线所建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其中所述内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反射曲面,所述多个第二反射曲面同样是以所述第二外形曲线所建构。7.一种可控制光型的导光组件,包括:入光面,具有第一外周缘及第一内周缘;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且具有第二外周缘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信桦薛惠菁林炜程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