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7504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熊本牡蛎的左右壳黑色遗传特性不同,右壳黑色可稳定遗传,左壳黑色具有色度分离现象(纯化左壳黑色),根据其壳色遗传机制,结合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与黑壳色正相关原则,通过核心群体构建、双黑壳群体筛选、双黑壳品系纯化等技术手段,获得稳定遗传的双黑壳熊本牡蛎新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双黑壳熊本牡蛎新品系,具有稳定遗传、外观乌黑发亮、商品价值高等优点,且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较普通牡蛎提高了1.8-3.6倍。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熊本牡蛎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途径,也为熊本牡蛎养殖业提供新的良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技术中贝类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技术介绍
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原产于东南亚,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它喜欢生活在半咸水区域中偏咸水海域,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包括江苏南通),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目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贝类遗传育种团队已经突破了熊本牡蛎的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培育出了速长熊本牡蛎多嵴品系子三代。同时,引进美国熊本牡蛎,构建了3个核心基础群体,为其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当前熊本牡蛎产业中没有优质新品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利用该制种方法不但可以培育出了外观漂亮、壳型整齐的黑壳色品系,而且也为其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契机。专利技术人团队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熊本牡蛎存在着丰富的壳色变异,左右壳颜色遗传机制不同,这为壳色品系研发提供了可能。为此,本专利技术利用熊本牡蛎右壳黑色可以稳定遗传,左壳黑色具有色度分离现象,主要纯化左壳黑色色度,培育出黑色素含量较高的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为其成为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核心基础群构建:以野生熊本牡蛎作为亲本,采用群体自繁的方式繁育子代进行核心基础群构建;b、双黑壳群体筛选:当步骤a中的子代熊本牡蛎生长至壳高10-20mm阶段时,筛选双壳均为黑色的个体,采用常规单体养殖模式养成,当性腺成熟时,通过测定牡蛎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含量最高的10%个体作为亲本群体,繁育双黑壳子一代,之后按照常规单体养殖模式养成;c、双黑壳品系纯化:以步骤b中的双黑壳子一代个体为材料,通过在壳高10-20mm稚贝阶段二次筛选双黑壳个体单独养成,当性腺成熟时,再次测定成体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黑色素含量最高的10%个体作为繁殖群体,进行子二代自繁,按照牡蛎单体常规养殖模式养成,即获得了稳定遗传,双壳均为100%黑色的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所述的核心基础群构建中,优选选择野生熊本牡蛎亲本数量在5000个以上,亲本多是为了防止今后近交衰退现象发生。所述的双黑壳群体筛选中,采用了稚贝阶段黑壳色初次筛选和养成后黑色素含量的二次筛选,实现了黑壳色个体精确选择。所述的双黑壳群体筛选中,之所以采用稚贝阶段筛选黑壳色,是因为牡蛎在养殖过程中,颜色色度会受到环境影响,尤其是半咸水型牡蛎壳色很容易被腐蚀,故在其养成后,采用黑色素含量作为相关性指标精确选择。所述的双黑壳品系纯化中,主要是纯化左壳黑色色度及其黑色素含量,仅需要连续两代双重标准选择,既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100%双黑壳子代。本专利技术不同于对比文件1(王晓通、于文超、赵南南、张子豪、王娇、武长路,一种软体部高黑色素含量长牡蛎的选育方法,国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680301.3)。对比文件1主要强调的软体部黑色素含量,而并非双黑壳,可能仅仅是左壳黑色,软体部中也会有较高含量的黑色素,而本专利技术主要强调的是双黑壳,黑色素含量仅仅是辅助双黑壳品系筛选、纯化而已。由此可见,对比文件1与本专利技术主要创新点完全不同,尚未对本专利技术原创性造成破坏。本专利技术根据熊本牡蛎的左右壳黑色遗传特性不同,右壳黑色为可稳定遗传,左壳黑色具有色度分离现象(纯化左壳黑色),根据其壳色遗传机制,结合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与黑壳色正相关原则,通过核心群体构建、双黑壳群体筛选、双黑壳品系纯化等技术手段,获得稳定遗传的双黑壳熊本牡蛎新品系。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双黑壳熊本牡蛎新品系,具有稳定遗传、外观乌黑发亮、商品价值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为熊本牡蛎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途径,也为熊本牡蛎养殖业提供新的良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a、核心基础群构建:于2013年5月下旬,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湛江海洋经济动物试验站以成熟的湛江野生熊本牡蛎6230个体作为基础群,通过阴干流水刺激采用群体自繁的方式进行核心基础群构建,共计生产D形幼虫1.2亿个,分别放置于3个20m3水泥池中,按照华南沿海盐度渐变式熊本牡蛎培育方法培养,具体为:将发育正常的D形幼虫,采用微充气的方式在盐度20~25ppt的中高盐度海水下进行幼虫培育,期间,不换水,饵料以绿色巴夫藻为主,配以酵母,采用少量多次方式进行投饲;当其出现眼点、足外伸阶段,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处理眼点幼虫,利用下降流装置进行单体培育;中盐环境下稚贝育成:稚贝置于盐度15~20ppt的中盐度海水中进行稚贝育成,期间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进行投喂,保持池水一直处于微微泛绿状态,经培育即可获得健康熊本牡蛎苗种。b、双黑壳群体筛选:经过54d培育,获得壳高10-20mm单体苗种362万个,经过仔细挑选,筛选出双黑壳稚贝9600个。之后,将其利用扇贝笼吊养在湛江东海岛硇洲水道,整个养殖过程中,定期清理污泥、污损生物等,更换大网目网笼。经过一周年养殖,获得了基础群体中的8635个30-50mm的双黑壳个体。于2014年5月下旬,随机筛选1600个性腺成熟、双黑壳个体,将其放置于200L的3%MgCl2海水中,大约经过2-3h,所有牡蛎均被麻醉,利用镊子轻轻取出3-5mg外套膜,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牡蛎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含量最高的10%的143个个体作为亲本群体(因为有170个个体双壳紧闭,无法获得样品,共计样品数量1430个),其中,雌性为124个,雄性为19个,采用混合精卵的办法获得D形幼虫1350万个,将其放置于4m2水泥中培育,当其出现眼点、足外伸阶段,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处理眼点幼虫,利用下降流装置进行单体培育。c、双黑壳品系纯化:经过60d培育,获得壳高10-20mm单体苗种83万个,100%均为黑色个体,但是为了进一步纯化黑色色度,随机抽取了双壳色度乌黑的壳高10-20mm的稚贝8730个。之后,将其利用扇贝笼吊养在湛江东海岛硇洲水道,整个养殖过程中,定期清理污泥、污损生物等,更换大网目网笼。经过一周年养殖,获得了基础群体中的7218个40-60mm的双黑壳个体。于2015年5月下旬,再次随机筛选1700个性腺成熟、色度一致的乌黑个体,将其放置于200L塑料桶中,加入3%的MgCl2海水溶液,大约经过2-3h,所有牡蛎均被麻醉,利用镊子轻轻取出3-5mg外套膜,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牡蛎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含量最高的10%的148个个体作为亲本群体(因为有220个个体双壳紧闭,无法获得样品,共计样品数量1480个),其中,雌性为125个,雄性为23个,采用混合精卵的办法获得D形幼虫1600万个,将其放置于5m2水泥中培育,当其出现眼点、足外伸阶段,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处理眼点幼虫,利用下降流装置进行单体培育。经过60d培育,共计获得154万个15-20mm稚贝,双壳均为黑色,且色度一致,由此得到稳定遗传,双壳均为100%黑色的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其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较普通熊本牡蛎提高了1.8-3.6倍后续该品系经过若干代自繁发现,其子代都为双壳均为100%黑色的熊本牡蛎,由此可以确认,上述本专利技术得到了稳定遗传,双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核心基础群构建:以野生熊本牡蛎作为亲本,采用群体自繁的方式繁育子代进行核心基础群构建;b、双黑壳群体筛选:当步骤a中的子代熊本牡蛎生长至壳高10‑20mm阶段时,筛选双壳均为黑色的个体,采用常规单体养殖模式养成,当性腺成熟时,通过测定牡蛎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含量最高的10%个体作为亲本群体,繁育双黑壳子一代,之后按照常规单体养殖模式养成;c、双黑壳品系纯化:以步骤b中的双黑壳子一代个体为材料,通过在壳高10‑20mm稚贝阶段二次筛选双黑壳个体单独养成,当性腺成熟时,再次测定成体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黑色素含量最高的10%个体作为繁殖群体,进行子二代自繁,按照牡蛎单体常规养殖模式养成,即获得了稳定遗传,双壳均为100%黑色的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核心基础群构建:以野生熊本牡蛎作为亲本,采用群体自繁的方式繁育子代进行核心基础群构建;b、双黑壳群体筛选:当步骤a中的子代熊本牡蛎生长至壳高10-20mm阶段时,筛选双壳均为黑色的个体,采用常规单体养殖模式养成,当性腺成熟时,通过测定牡蛎外套膜中黑色素含量,筛选出含量最高的10%个体作为亲本群体,繁育双黑壳子一代,之后按照常规单体养殖模式养成;c、双黑壳品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环喻子牛秦艳平李军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