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折叠式集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72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集装小型拖拉机和微型车辆,由上、下层箱底座及框架构成,并设置车辆前后轮U型定型及外侧定位机构,折叠方便,一个集装架可同时集装两辆车,提高了车皮的装载能力和装卸效率。(*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运输工具,特别用于小型拖拉机和微型轿车的铁路运输。我国现有的拖拉机和轿车的运输是直接将车辆置入车皮内,这种方法,不仅在运输过程中使车辆容易遭受损失,而且占用车皮多,浪费铁路货车发运量,给铁路运输造成一定的紧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车辆的集装架,使之提高车皮的装载能力,确保车辆的运输质量。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集装架采用框架结构,由上层箱底座,下层箱底座,和四周框架构成一个长方体,两侧壁框架与下层箱底座的连接采用活动铰链,使得两侧壁框架可翻转180°上层箱底座与下层箱底座均设置了机座固定梁,其上开有车辆前轮U形定位口和后轮U形定位口,可以一个集装架固定两辆车辆,下层箱底座的四角及两侧壁框架上部的四角开有插接方孔,上层箱底座可同下层箱底座的四角四孔或两侧壁框架上部四角四孔插接,任意互换,回空折叠,也可多个集装架串叠。当两侧壁框架垂直下层箱底座时,每侧壁则有两块助板做三角固定,使之成为一体。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为集装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辆前后轮U型定位结构示意图图4为车辆前后轮外侧定位结构示意图图5为两侧壁框架翻转180°示意图图6为集装架回空折叠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1)为上层箱底座,(2)为下层箱底座,(3)为框架,(4)为活动铰链,(5)为铰链轴,(6)为机座固定梁,(7)为前轮U型定位口,(8)为后轮U型定位口,(9)为侧壁插接方孔,(10)为上箱底座插接轴,(11)为支承角铁,(12)为固定螺栓,(13)为三角固定助板,(14)为连接螺栓,(15)为拖拉机前轮两侧定位,(16)为拖拉机后轮两侧定位。采用本技术,一个集装架可装两辆车辆,原需2个车皮,现只需一个车皮,即能保证运输过程中车辆安全可靠,又提高了车皮的装载能力。节省了铁路货车的发运量,缓和了铁路的紧张运输,还可为企业节省包装费用,运输费用及解决申请车皮的困难。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折叠式集装架,由上层箱底座(1),下层箱底座(2)及框架(3)等构成,其特征是,1)两侧壁框架(3)与下层箱底座(2)的连接采用活动铰链(4),2)上层箱底座,下层箱底座均设置了机座固定梁(6),其上开有前轮U形定位口(7)和后轮U形定位口(8),3)下层箱底座的四角及两侧壁框架上部的四角开有插接方孔(9)。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折叠式集装架,其特征是,两侧壁框架与箱底座的垂直固定采用三角固定助板(13)。专利摘要本技术用于集装小型拖拉机和微型车辆,由上、下层箱底座及框架构成,并设置车辆前后轮U型定型及外侧定位机构,折叠方便,一个集装架可同时集装两辆车,提高了车皮的装载能力和装卸效率。文档编号B65D85/68GK2030181SQ8820714公开日1989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者军, 任少军 申请人:潍坊集装箱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折叠式集装架,由上层箱底座(1),下层箱底座(2)及框架(3)等构成,其特征是,1)两侧壁框架(3)与下层箱底座(2)的连接采用活动铰链(4),2)上层箱底座,下层箱底座均设置了机座固定梁(6),其上开有前轮U形定位口(7) 和后轮U形定位口(8),3)下层箱底座的四角及两侧壁框架上部的四角开有插接方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者军任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集装箱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