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606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0.2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底和皿壁形成的边角以圆角连接,既美观又能便于吸液,在进行培养液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培养液的残留,从而使新换入培养液更纯净,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皿底细胞附着面积,相比同样直径的培养皿能容纳更多的细胞贴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细胞培养器皿
,具体涉及一种培养皿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本体和一个培养皿盖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底和皿壁形成的边角为垂直设计,在贴壁细胞的培养过程中,边角垂直的设计会导致过多的培养液残留在皿的边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皿,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可以减少培养液的残留。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2),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多 0.20cm。优选的,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5cm。优选的,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30cm。优选的,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0cm。优选的,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的厚度为1.5mm?3mm。优选的,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的厚度为1_?2_。优选的,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直径为3.5?15cm。优选的,所述培养皿的材料为塑料或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I)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多0.25cm。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底和皿壁形成的边角以圆角连接,既美观又能便于吸液,在进行培养液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培养液的残留,从而使新换入培养液更纯净,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皿底细胞附着面积,相比同样直径的培养皿能容纳更多的细胞贴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2),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多0.20cm。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I),所述培养皿本体(I)由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和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构成,具体结构见图2?图4,其中,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主视图,图2中11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2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壁;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左视图,图3中11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2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壁;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俯视图,图4中,11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2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壁。其中,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多0.20cm。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5cm;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0cm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30cm。在本技术中,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外侧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外侧以直角连接或圆角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外侧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外侧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 0.20cm。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0cm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5cm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30cm。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的厚度为1.5mm?3mm。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的厚度为2mm。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的厚度为Imm?2mm。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的厚度为1_。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3.5?15cm,在本技术中,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直径为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外侧的最大尺寸。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3.5cm;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6.0cm;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7.0cm;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9.0cm;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10.0cm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皿本体(I)的直径为15.0cm。在本技术中,所述培养皿的材料为塑料或玻璃,优选的,所述培养皿的材料为塑料,在本技术中,所述塑料优选为光学透明纯聚苯乙稀。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底和皿壁形成的边角以圆角连接,既美观又能便于吸液,在进行培养液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培养液的残留,从而使新换入培养液更纯净,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皿底细胞附着面积,相比同样直径的培养皿能容纳更多的细胞贴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I)和培养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 0.2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0.2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的厚度为1.5mm ?3mm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的厚度为Imm ?2mm 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直径为3.5?15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材料为塑料或玻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0.20cm。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本体的皿底和皿壁形成的边角以圆角连接,既美观又能便于吸液,在进行培养液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培养液的残留,从而使新换入培养液更纯净,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皿底细胞附着面积,相比同样直径的培养皿能容纳更多的细胞贴附。【IPC分类】C12M1/22, C12M3/04【公开号】CN204874552【申请号】CN201520519185【专利技术人】陈海佳, 王一飞, 葛啸虎, 黄幸 【申请人】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1)和培养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底(11)内壁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皿壁(12)内壁以圆角连接,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0.2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佳王一飞葛啸虎黄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