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铭村专利>正文

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487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包含有:底板体顶面凹设的容置空间内排列设多个球凸部;海棉体置入容置空间内,顶板体压于海棉体上,球凸部由下往上顶单位海棉块,迫使播种槽刀痕往上拱起,阶形孔往下压于播种槽刀痕周边,迫使播种槽刀痕外翻而显露出播种槽室,大量种籽吸盘表面设有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可以一次大量吸附种籽,大量种籽吸盘贴靠定位于顶板体顶面,关闭吸力其所有被吸住的种籽即会往下掉落经阶形孔而落入显露出来的前述播种槽室内,松开顶板体,播种槽室消失而又恢复成播种槽刀痕,同时固定住种籽的位置,达到一次可大量播种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一次吸附大量种籽,并在关闭吸力时,种籽可落入显露的播种槽室内,以达到每次均可大量种籽播种目的。
技术介绍
请参阅申请案号第102214013号“播种辅助装置”,其现有习用的播种辅助装置旨在辅助播种的目的,所以并没有提到如何放置种籽,如果以一颗一颗的放置种籽,八十几个位置分八十几次投入相当浪费时间而没有效率,且其现有习用的播种辅助装置必须利用上方模板在每一通孔外缘设凸起部,凸起部将穴孔外缘的至少两个相对应位置朝向深入育苗介质内部压抵,迫使穴孔张开以利种籽顺利落入穴孔中。只是其穴孔并不一定会因凸起部的顶抵而顺利打开,而凸起部也增加了模板制作的难度,且其育苗介质没有再细分单元进行切痕,如此更不利于穴孔的打开,失败率提高也丧失了辅助装置该有的便利性与效率,实有改进的必要。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播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播种装置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一次吸附大量种籽在特定目标位置,并于关闭吸力时,种籽可落入对应显露的播种槽室内,以达到每次均可大量种籽播种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包含有:大量种籽吸盘,前述大量种籽吸盘表面设有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大量种籽吸盘内部设成中空,并由前侧引接管体组装至吸力产生装置,种籽撒在大量种籽吸盘上会落入种籽容槽而被吸孔吸住,大量种籽吸盘反转一百八十度没有吸住的多余种籽落下脱离大量种籽吸盘。播种装置,前述播种装置顶面设有多个阶形孔,大量种籽吸盘的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对齐多个阶形孔,被吸住的种籽连同大量种籽吸盘贴靠定位于播种装置顶面,关闭吸力其所有被吸住的种籽即会往下掉落经阶形孔而进入播种装置内,以达到一次可大量播种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前述播种装置包括底板体、海棉体及顶板体,前述底板体顶面凹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排列设有多个球凸部;前述海棉体上预切割有分隔刀痕及播种槽刀痕,海棉体置入底板体凹设的容置空间内,海棉体每一分隔刀痕分隔的单位海棉块对齐球凸部;前述顶板体用以压制海棉体的底面为平面,没有设任何凸起,顶板体上贯穿设有多个阶形孔,并使每一阶形孔对齐海棉体的播种槽刀痕,顶板体压在海棉体上,球凸部由下往上顶其单位海棉块,迫使播种槽刀痕往上拱起,阶形孔往下压于播种槽刀痕周边,迫使播种槽刀痕外翻而显露出播种槽室。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大量种籽吸盘表面周边设有部分凸缘,并在没有凸缘位置形成缺口,部分凸缘得定位于播种装置顶面周缘,缺口则供多余种籽掉落用。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大量种籽吸盘、底板体及顶板体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以使播种过程更易于控管。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装置,前述播种装置包括底板体、海绵体及顶板体,前述底板体顶面凹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排列设有多个球凸部;前述海棉体上预切割有分隔刀痕及播种槽刀痕,海棉体置入底板体凹设的容置空间内,海棉体每一分隔刀痕分隔的单位海棉块对齐球凸部;前述顶板体用以压制海棉体的底面为平面,没有设任何凸起,顶板体上贯穿设有多个阶形孔,并使每一阶形孔对齐海棉体的播种槽刀痕,顶板体压于海棉体上,球凸部由下往上顶其单位海棉块,迫使播种槽刀痕往上拱起,阶形孔往下压于播种槽刀痕周边,迫使播种槽刀痕外翻而显露出播种槽室。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前述播种装置更包含有大量种籽吸盘,大量种籽吸盘贴靠定位于播种装置顶面,前述大量种籽吸盘表面设有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大量种籽吸盘内部设成中空,并由前侧引接管体组装至吸力产生装置,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对齐多个阶形孔,种籽撒在大量种籽吸盘上会落入种籽容槽而为吸孔吸住,大量种籽吸盘反转一百八十度,没有吸住的多余种籽落下脱离大量种籽吸盘,被吸住的种籽连同大量种籽吸盘贴靠定位于顶板体顶面,关闭吸力其所有被吸住的种籽即会往下掉落经阶形孔而落入显露出来的前述播种槽室内,松开顶板体,播种槽室消失而又恢复成播种槽刀痕,同时固定住种籽的位置,以达到一次可大量播种目的。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前述大量种籽吸盘表面周边设有部分凸缘,并在没有凸缘位置形成缺口,部分凸缘定位于播种装置顶面周缘,缺口则供多余种籽掉落用。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前述顶板体与底板体同侧的其一侧边,需借由两枢耳相互枢接,使顶板体可以借由前述两枢耳而往侧边掀开,或往反方向而盖合于底板体上。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中前述顶板体与底板体同侧的另一侧边,设有两个扣具,前述两个扣具在顶板体往反方向盖合于底板体上时,扳动扣具压紧顶板体密合至底板体。较佳的,前述的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前述大量种籽吸盘、底板体及顶板体可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以使播种过程更易于控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大量种籽播种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一次吸附大量种籽在特定目标位置,并于关闭吸力时,种籽可落入对应显露的播种槽室内,以达到每次均可大量种籽播种目的。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仰视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进行放置海棉体的动作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进行播种装置固定一体的动作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大量种籽吸盘以吸力吸住撒于其上的种籽的动作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大量种籽吸盘翻转使多余种子脱离的动作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大量种籽吸盘贴覆定位至播种装置顶面并关闭吸力的动作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大量种籽吸盘贴覆定位至播种装置顶面并关闭吸力的动作平面剖示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大量种籽吸盘 11:吸孔12:种籽容槽13:中空14:管体15:部分凸缘16:缺口20:播种装置30:顶板体31:阶形孔32:底面40:海棉体41:分隔刀痕42:播种槽刀痕421: 播种槽室43: 单位海棉块50:底板体5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量种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大量种籽吸盘,前述大量种籽吸盘表面设有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大量种籽吸盘内部设成中空,并由前侧引接管体组装至吸力产生装置;播种装置,前述播种装置顶面设有多个阶形孔,大量种籽吸盘的多个吸孔及种籽容槽对齐多个阶形孔,被吸住的种籽连同大量种籽吸盘贴靠定位于播种装置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村
申请(专利权)人:林铭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