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3948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枪支上的发射机和佩戴在人身上的感应接收机,发射机包括发射机壳体和设置在发射机壳体内部的发射机电路,发射机电路包括发射机供电电源、发射机多谐振荡器、PT2262编码器芯片和315MHz无线发射模块,感应接收机包括感应接收机壳体和设置在感应接收机壳体内部的感应接收机电路,感应接收机电路包括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接收机第二供电电源、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PT2272解码器芯片、接收机多谐振荡器和报警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功能完备,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枪支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对公务用枪实行集中保管,执勤领用,使用完毕及时收回的制度。同时, 为更加强调配枪者的责任意识,《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第25条第2款规定:"外 出执行任务时必须随身携带枪支,严禁人枪分离。"换言之,配枪者必须确保枪支"须臾不相 离"。因此,不论时间有多久,枪支离身本身便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人枪分离后,一旦枪支 落入地方歹徒手里,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为加强防范,防止人枪分离,需要使用 防止人枪分离的枪支防丢失报警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经济实用的枪支防丢失报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枪支 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其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功能完备,工作 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 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枪支上的发射机和佩戴在人身上的感应接收机,所述发射机 包括发射机壳体和设置在发射机壳体内部的发射机电路,所述发射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 发射机多谐振荡器、PT2262编码器芯片和315MHz无线发射模块,以及用于为发射机多谐振 荡器、PT2262编码器芯片和315MHz无线发射模块供电的发射机供电电源;所述发射机多谐 振荡器包括非门U2A、非门U2B、非门U2U和开关二极管Dl,所述非门U2A的输入端与发射机 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4与开关二极管Dl的阳极相接,所述非门U2B的输入 端与非门U2A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5与开关二极管Dl的阳极相接,所述非门U2U的 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开关二极管Dl的阴极相接,所述非门U2B的输出端和非门U2U的输 出端相接且为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所述开关二极管Dl的阴极通过电容C2与 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T2262编码器芯片的AO引脚和歹元引脚均接 地,所述PT2262编码器芯片的A11/D0引脚和VCC引脚均与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的输出 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315MHz无线发射模块的DATA引脚与所述PT2262编码器 芯片的Dout引脚相接,所述315MHz无线发射模块的VCC引脚通过开关Sl与发射机供电电 源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容Cl接地; 所述感应接收机包括感应接收机壳体和设置在感应接收机壳体内部的感应接收 机电路,所述感应接收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PT2272解码器芯片和 报警输出电路,用于为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和PT2272解码器芯片供电的接收机第一供电 电源,以及用于为报警输出电路供电的接收机第二供电电源,所述报警输出电路上接有接 收机多谐振荡器;所述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的VCC引脚与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 接,所述PT2272解码器芯片的DIN引脚与所述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的DATA引脚相接,所 述PT2272解码器芯片的VCC引脚与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T2272解码 器芯片的AO引脚接地;所述报警输出电路包括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开关二极管D2、三 极管Q1、非门U2E、三极管Q3和蜂鸣器Y1,所述开关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电阻RlO与所述 PT2272解码器芯片的VT引脚相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电阻 Rll接地,且通过电阻R12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 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 关S2中第一个开关S2-1的公共触点与接收机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双联动单 刀三掷开关S2中第一个开关S2-1的第一动触点和第三动触点均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 接,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一个开关S2-1的第二动触点悬空,所述双联动单刀三 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第一动触点与非门U2E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双联动单刀三 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第二动触点悬空,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 关S2-2的第三动触点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接,所述非门U2E的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 电极相接,所述蜂鸣器Yl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所述蜂鸣器Yl的负极接地;所 述接收机多谐振荡器包括三极管Q2、非门U2C、非门U2D和开关二极管D3,所述非门U2D的 输入端与开关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 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公共触点相接,所述非门U2C的输入端与所述非门U2D的输出 端相接,所述非门U2C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 射极通过电阻R13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 上述的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电路还包括信号发射 指示电路,所述信号发射指示电路由电阻Rl和发光二极管LEDl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LEDl 的阳极通过电阻Rl与所述PT2262编码器芯片的Dout引脚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l的 阴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l外露在发射机壳体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接收机电路还包括信号 接收指示电路,所述信号接收指示电路由电阻R9和发光二极管LED2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 LED2的阳极与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通过电阻 R9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外露在感应接收机壳体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供电电源为3V电池, 所述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包括9V电池和用于将9V电池输出的9V电压转换为5V的电压转 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稳压芯片7805,所述稳压芯片7805的Input引脚与9V电池 的正极连接,且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9V电池的负极通过开关S3接地,所述稳压芯片7805 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7805的Output引脚为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且通过电容 C4接地;所述接收机第二供电电源为I. 5V电池。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技术使用时,只需将发射机安装在枪支上,并将感应接收机佩戴在人身 上,就能够实现枪支离身的自动报警,使用操作方便。 3、本技术感应接收机的功能完备,不仅具有枪支离身报警的功能,同时还能 够用于寻找离身的枪支。 4、本技术发射机和感应接收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5、本技术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功能完 备,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枪支防丢失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枪支上的发射机(1)和佩戴在人身上的感应接收机(2),所述发射机(1)包括发射机壳体和设置在发射机壳体内部的发射机电路,所述发射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机多谐振荡器(1‑2)、PT2262编码器芯片(1‑3)和315MHz无线发射模块(1‑4),以及用于为发射机多谐振荡器(1‑2)、PT2262编码器芯片(1‑3)和315MHz无线发射模块(1‑4)供电的发射机供电电源(1‑1);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1‑2)包括非门U2A、非门U2B、非门U2U和开关二极管D1,所述非门U2A的输入端与发射机供电电源(1‑1)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4与开关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所述非门U2B的输入端与非门U2A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5与开关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所述非门U2U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开关二极管D1的阴极相接,所述非门U2B的输出端和非门U2U的输出端相接且为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1‑2)的输出端,所述开关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容C2与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1‑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T2262编码器芯片(1‑3)的A0引脚和引脚均接地,所述PT2262编码器芯片(1‑3)的A11/D0引脚和VCC引脚均与所述发射机多谐振荡器(1‑2)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315MHz无线发射模块(1‑4)的DATA引脚与所述PT2262编码器芯片(1‑3)的Dout引脚相接,所述315MHz无线发射模块(1‑4)的VCC引脚通过开关S1与发射机供电电源(1‑1)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感应接收机(2)包括感应接收机壳体和设置在感应接收机壳体内部的感应接收机电路,所述感应接收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2‑3)、PT2272解码器芯片(2‑4)和报警输出电路(2‑6),用于为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2‑3)和PT2272解码器芯片(2‑4)供电的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2‑1),以及用于为报警输出电路(2‑6)供电的接收机第二供电电源(2‑2),所述报警输出电路(2‑6)上接有接收机多谐振荡器(2‑5);所述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2‑3)的VCC引脚与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2‑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T2272解码器芯片(2‑4)的DIN引脚与所述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2‑3)的DATA引脚相接,所述PT2272解码器芯片(2‑4)的VCC引脚与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2‑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PT2272解码器芯片(2‑4)的A0引脚接地;所述报警输出电路(2‑6)包括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开关二极管D2、三极管Q1、非门U2E、三极管Q3和蜂鸣器Y1,所述开关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电阻R10与所述PT2272解码器芯片(2‑4)的VT引脚相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电阻R11接地,且通过电阻R12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接收机第一供电电源(2‑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一个开关S2‑1的公共触点与接收机第二供电电源(2‑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一个开关S2‑1的第一动触点和第三动触点均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接,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一个开关S2‑1的第二动触点悬空,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第一动触点与非门U2E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第二动触点悬空,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第三动触点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接,所述非门U2E的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接,所述蜂鸣器Y1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所述蜂鸣器Y1的负极接地;所述接收机多谐振荡器(2‑5)包括三极管Q2、非门U2C、非门U2D和开关二极管D3,所述非门U2D的输入端与开关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双联动单刀三掷开关S2中第二个开关S2‑2的公共触点相接,所述非门U2C的输入端与所述非门U2D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非门U2C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记文肖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新鸿通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