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393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冷极、第二制冷极、制冷机构、电风扇、水泵以及水管,其中:第一、第二水冷极之间通过水管将水泵连接在其中,制冷机构设在第一水冷极上方,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电风扇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上方,第二制冷极垫附在锂电池下方或者夹持在多个锂电池单体之间,藉由前述构造,解决了锂电池散热的技术问题,达成了提升锂电池性能,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以及既节省成本,也强化了锂电池安全性的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学
,尤其是指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已经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车辆及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供电源。如在汽车以及在其它蓄电储能应用中,通常是将多个电池单体以不同的形式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电池装置,以提供所需要的电压和容量。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复杂,并伴随有热量产生,尤其是对于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的装置,温度的聚集更快,使电池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堆积,必然引起电池温度升高以及温度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可能会出现漏液、放气、冒烟等现象,严重时电池会发生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影响使用性能。因此,为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提升热安全性,高效、环保、节能及安全的锂电池配置散热系统倍受业界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冷极、第二制冷极、制冷机构、电风扇、水栗以及水管,其中:第一、第二水冷极之间通过水管将水栗连接在其中,制冷机构设在第一水冷极上方,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电风扇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上方,第二制冷极垫附在锂电池下方或者夹持在多个锂电池单体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第二水冷极为相同结构,分别由上、下铝块扣合构成,其中:在上、下铝块中,镂空有循环通道,循环通道包括通道进口及通道出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通过进口与水冷极进口贯通,通道出口与水冷极出口贯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第二水冷极的循环通道在分别的水冷极中为蜿蜒曲折状布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回水管,进水管一端连通第一水冷极出口,另一端连通水栗进口 ;出水管一端连通水栗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水冷极进口 ;回水管一端连通第二水冷极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一水冷极进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制冷机构还包括散热罩,散热罩将半导体制冷片套入其中,并与第一水冷极结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冷端面和热端面,其中:冷端面朝下,热端面朝上,冷端面贴附于第一水冷极上表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电风扇的风向面对应热端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水栗还具有蓄水仓,蓄水仓为透明材料成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冷却装置还包括电源单元,电源单元通过线缆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电风扇及水栗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且安装方便,同时不但能提升锂电池性能,而且能够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既节省了成本,也强化了锂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水冷极(即第一、第二水冷极)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第二水冷极与锂电池结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冷极10、第二水冷极20、制冷机构30、电风扇40、水栗50以及水管60,其中:第一、第二水冷极10、20之间通过水管60将水栗50连接在其中,制冷机构30设在第一水冷极10上方,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1,电风扇40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31上方,第二制冷极20垫附在锂电池70下方或者夹持在多个锂电池70单体之间。请再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3所示,第一、第二水冷极10、20之间通过水管60将水栗50连接在其中,水管包括进水管61、出水管62以及回水管63,其中:进水管61的一端连通第一水冷极10的出口 11,另一端连通水栗50的进水口 51 ;出水管62—端连通水栗50的出口 52,另一端连通第二水冷极20的进口 21 ;回水管63 —端连通第二水冷极20的出口22,另一端连通第一水冷极10的进口 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水冷极10、20基于相同结构,分别由上、下铝块13、14(如图3)扣合构成,其中:在上、下铝块13、14中镂空有循环通道13,循环通道13以蜿蜒曲折状布满了上、下铝13、14,并包括通道进口(未标注)和通道出口(未标注),通过进口与水冷极的进口贯通,通道出口与水冷极的出口贯通,藉此使得冷却水在第一、第二水冷极10,20中呈曲线状循环,也使得第一、第二水冷极10、20稳定地保持冷却降温状态。请再结合参阅图2所示,制冷机构30设在第一水冷极10上方,并包括散热罩31及半导体制冷片32,其中:半导体制冷片32的冷端面(未标注)朝下,热端面(未标注)朝上,冷端面贴附于第一水冷极10上表面(未标注)并藉由散热罩31与第一水冷极10固为一体;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电风扇40固定在制冷机构30的上方,其风向面(未标注)对应热端面,使之通过风力来降低半导体制冷片32热端面的温度升高。在本实施例中,电风扇40与第一水冷极10将制冷机构30夹持其中并通过螺丝(未图示)将这三者固定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水栗50还具有蓄水仓53,蓄水仓53为透明材料成型,藉此方便使用都观察水位。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却装置还包括电源单元(未图示),电源单元通过线缆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32、电风扇40及水栗50连接并提供电源,因电源单元系现有技术,恕在此不再作详尽赘述。请结合参阅图4所示,第二制冷极20贴附在锂电池70上并与之结合一体,藉此在冷却装置处于工作时,能够有效降低锂电池70温度。从而提升锂电池70性能及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主权项】1.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冷极、第二制冷极、制冷机构、电风扇、水栗以及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水冷极之间通过水管将水栗连接在其中,制冷机构设在第一水冷极上方,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电风扇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上方,第二制冷极垫附在锂电池下方或者夹持在多个锂电池单体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水冷极为相同结构,分别由上、下铝块扣合构成,其中:在上、下铝块中,镂空有循环通道,循环通道包括通道进口及通道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进口与水冷极进口贯通,通道出口与水冷极出口贯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水冷极的循环通道在分别的水冷极中为蜿蜒曲折状布设。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回水管,进水管一端连通第一水冷极出口,另一端连通水栗进口 ;出水管一端连通水栗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水冷极进口 ;回水管一端连通第二水冷极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一水冷极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冷极、第二制冷极、制冷机构、电风扇、水泵以及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水冷极之间通过水管将水泵连接在其中,制冷机构设在第一水冷极上方,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电风扇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上方,第二制冷极垫附在锂电池下方或者夹持在多个锂电池单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学科姜金龙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