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3536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可有效降低建筑隔震支座更换难度的装置。它包括使用时从两侧分别插入衬板孔内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形式的顶升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且装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换的效率,降低更换难度并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隔震支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隔震支座安装于地脚基础与建筑物支承之间,当需要更换时,必须向上方顶升,使其产生一个间隙并拆除上下连接螺栓,才能将隔震支座横向移出。在隔震支座顶升产生间隙时,对于庞大的建筑来说是很困难的,其难度在于:通常更换的是若干柱中的一个,受力是设计正常值的数倍,靠柱周围梁和楼板的变形而获得间隙。故柱上的受力点设置、上下顶升点设计都是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隔震支座更换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有效降低更换难度的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的顶升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用于上承座和下承座的顶升,所述上承座及下承座上设置有对应的衬板孔;其包括使用时从两侧分别插入衬板孔内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螺栓为四个。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栓为四个。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块为矩形块且侧面设置有减重槽。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块为矩形块且侧面设置有减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采用分体形式的顶升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且装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换的效率,降低更换难度并有效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隔震支座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隔震支座更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地脚螺栓,2-下承座,21-衬板孔,31-第一插板,32-第二插板,33-第一孔,34-第二孔,35-第一支撑块,36-第二支撑块,37-第一螺栓,38-第二螺栓,4-千斤顶,5-隔震支座,6-上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为隔震支座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隔震支座5安装于上承座6和下承座2之间,下承座2通过地脚螺栓I安装于地面,上承座6和下承座2均设置有衬板孔21,隔震支座5更换时需要将上承座6和下承座2顶升分离。图2所示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用于上承座6和下承座2的顶升,所述上承座6及下承座2上设置有对应的衬板孔21 ;所述顶升装置包括使用时从两侧分别插入衬板孔21内的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板31左端的第一支撑块35,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板32右端的第二支撑块36 ;所述第一支撑块35上设置有供第二插板32左端伸入的第一孔33,同时设置有固定第二插板32的第一螺栓37,所述第二支撑块36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板31右端伸入的第二孔34,同时设置有固定第一插板31的第二螺栓38。其中,所述第一螺栓37为四个,第二螺栓38也为四个。所述第一支撑块35及第二支撑块36均为矩形块且侧面设置有减重槽,在保证有效支撑的同时降低重量。图3所示为本技术用于隔震支座更换时的结构示意图,顶升作业前,将两套成对的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分别组合在下承座2和上承座6上,通过第一螺栓37和第二螺栓38将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连成一体。顶升作业时,在下承座2与上承座6之间的两个第一支撑块35之间,以及下承座2与上承座6之间的两个第二支撑块36之间分别放入两个千斤顶4,并将隔震支座5上下的两组连接螺栓拆除,即可进行顶升作业,以方便更换隔震支座5。本技术采用分体形式的顶升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且装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换的效率,降低更换难度并有效降低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用于上承座和下承座的顶升,所述上承座及下承座上设置有对应的衬板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时从两侧分别插入衬板孔内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为矩形块且侧面设置有减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为矩形块且侧面设置有减重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可有效降低建筑隔震支座更换难度的装置。它包括使用时从两侧分别插入衬板孔内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本技术采用分体形式的顶升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且装拆方便,能有效提高隔震支座更换的效率,降低更换难度并有效降低成本。【IPC分类】E04G23/02【公开号】CN204876622【申请号】CN201520432691【专利技术人】单庆斌, 王念, 赵翠翠 【申请人】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更换用插入梁式顶升装置,用于上承座和下承座的顶升,所述上承座及下承座上设置有对应的衬板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时从两侧分别插入衬板孔内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二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一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二插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板端部伸入的第二孔且设置有固定第一插板的第二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庆斌王念赵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