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133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器,包括基座、主轴、磁源体、发光元件、光栅盘、磁采集器、光采集器和线路板;所述主轴轴向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基座可相对旋转,所述磁源体与所述光栅盘设置于所述主轴的内端部,所述磁源体位于所述主轴的轴心处,所述光栅盘与所述主轴同轴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采集器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栅盘后由所述光采集器接收;所述磁采集器与所述磁源体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磁源体发出的磁信号,所述光采集器和所述磁采集器均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编码器将光电编码和磁电编码结合,在实现高位数编码时、可满足外径小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码器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一种将角度位移转换成一连串数字脉冲的旋转式传感器。编码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发光元件、光栅盘和接收元件。当编码器主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光栅盘切割成断续光,被接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该信号被后续电路处理后输出脉冲信号,进一步进行信号传输。现有技术中,若想提高编码器的编码位数和编码精度,需通过增加光栅盘中的码道来实现,显然这会导致编码器的外径尺寸增大。因此,现有技术中高位数的编码器的外径尺寸比较大,不能满足在一些设备中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编码器,能满足高位数编码、小外径的应用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码器,包括基座、主轴、磁源体、发光元件、光栅盘、磁采集器、光采集器和线路板;所述主轴轴向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基座可相对旋转,所述磁源体与所述光栅盘设置于所述主轴的内端部,所述磁源体位于所述主轴的轴心处,所述光栅盘与所述主轴同轴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采集器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栅盘后由所述光采集器接收;所述磁采集器与所述磁源体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磁源体发出的磁信号,所述光采集器和所述磁采集器均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可选地,所述主轴与所述基座通过轴承连接。 可选地,所述轴承的个数为两个。可选地,所述轴承为单列深沟球轴承。可选地,在所述主轴的内端部的轴心处设有空腔,所述磁源体设于所述空腔内。可选地,在所述主轴的内端部设有台肩,所述光栅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台肩。可选地,所述磁源体为磁钢。可选地,在所述光采集器的光采集面上设置有狭缝片,所述狭缝片上分布有与所述光栅盘的码道相对应的狭缝。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码器,包括基座、主轴、磁源体、发光元件、光栅盘、磁采集器、光采集器和线路板。所述主轴轴向穿过所述基座,并与基座可相对旋转;磁源体与光栅盘设置于所述主轴的内端部,磁源体位于主轴的轴心处,光栅盘与主轴同轴连接,发光元件设于所述基座上。主轴转动时,带动磁源体和光栅盘旋转,位于主轴轴心处的磁源体旋转产生磁信号,由磁采集器接收相应输出模拟量信号;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栅盘,由光采集器接收并输出模拟量信号;线路板中电路对磁采集器和光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结合处理,输出脉冲信号。所述编码器将光电编码和磁电编码结合,可实现高位数编码,通过设置磁源体和磁采集器,结合磁电编码,可减少光栅盘中的码道数,使光栅盘外径减小,从而使编码器的外径尺寸减小。因此,所述编码器实现了高位数编码、外径小的应用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的轴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的轴向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器,包括基座1、主轴2、磁源体3、发光元件4、光栅盘5、磁采集器6、光采集器7和线路板8 ;所述主轴2轴向穿过所述基座1,与所述基座I可相对旋转,所述磁源体3与所述光栅盘5设置于所述主轴2的内端部,所述磁源体3位于所述主轴2的轴心处,所述光栅盘5与所述主轴2同轴连接;所述发光元件4设置于所述基座I上,所述光采集器7与所述发光元件4相对设置,所述发光元件4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栅盘5后由所述光采集器7接收;所述磁采集器6与所述磁源体3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磁源体3发出的磁信号,所述光采集器7和所述磁采集器6均与所述线路板8连接。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器,包括基座、主轴、磁源体、发光元件、光栅盘、磁采集器、光采集器和线路板。在应用时,主轴转动,带动磁源体和光栅盘旋转,位于主轴轴心处的磁源体旋转产生磁信号,由磁采集器接收相应输出模拟量信号;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栅盘,由光采集器接收并输出模拟量信号;线路板中电路对磁采集器和光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结合处理,输出脉冲信号。所述编码器将光电编码和磁电编码结合,来实现高位数编码,通过设置磁源体和磁采集器,结合磁电编码,可减少光栅盘中的码道数,使光栅盘外径减小,从而使编码器的外径尺寸减小。因此,所述编码器实现了高位数编码、外径小的应用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2与所述基座I通过轴承9连接,以保证所述主轴2与所述基座I可灵活旋转。所述轴承9采用单列深沟球轴承,具体采用两个单列深沟球轴承,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磁源体3位于主轴2的内端部轴心处,具体地,在主轴内端部的轴心处设有空腔,磁源体3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磁源体3具体为磁钢。在主轴转动时,主轴带动磁源体旋转,从磁源体N、S极发出相应角度位置的磁信号。与磁源体相对设置的磁采集器6接收该磁信号。发光元件4设置于基座I朝向主轴内端部的一端面上,光栅盘5设于主轴2的内端部,与主轴同轴连接。具体地,在主轴的内端部设有台肩10,光栅盘5固定连接于所述台肩10,可参考图1。发光元件产生光信号,光信号通过转动后的光栅盘,由光采集器接收,输出相应的模拟量信号。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光采集器7的光采集面上可设置狭缝片11,狭缝片11上分布有与光栅盘5的码道对应的狭缝,狭缝如同是光采集面上的光接收窗口,有利于对通过光栅盘的光信号的准确接收。 本实施例中,光采集器7和磁采集器6均连接在线路板8上,线路板8中电路对光采集器7和磁采集器6输出的模拟量信号进行后续处理,以输出编码后的脉冲信号。本实施例所述的编码器,将光电编码和磁电编码相结合,在主轴转动时,带动磁源体和光栅盘同步转动,磁源体转动发出相应角度位置的磁信号,由磁采集器接收并向线路板输出相应的模拟量信号,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通过转动后的光栅盘,由光采集器接收并输出相应的模拟量信号。线路板中电路将光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和磁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结合处理,例如可将磁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作为编码的粗码,将光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作为编码的精码,这样通过将磁采集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作为编码粗码,可省去光栅盘中的粗码码道,使光栅盘的外径大大减小,从而使编码器的外径尺寸减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码器实现了高位数编码、但外径较小、重量轻,可应用于小型机器人、雷达、经玮仪、风电设备和医疗器械等,在使用时安装方便,维修保养简单,成本低。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码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主轴、磁源体、发光元件、光栅盘、磁采集器、光采集器和线路板;所述主轴轴向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基座可相对旋转,所述磁源体与所述光栅盘设置于所述主轴的内端部,所述磁源体位于所述主轴的轴心处,所述光栅盘与所述主轴同轴连接;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采集器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栅盘后由所述光采集器接收;所述磁采集器与所述磁源体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磁源体发出的磁信号,所述光采集器和所述磁采集器均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峰铭孟昭辉李延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三峰光电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