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3097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片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片装置具体包括:动力输入组件、传动组件、执行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和所述执行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输入组件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升降平台组件、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以及第二凸轮联动组件;所述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中的第一压刀和第二压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组件中升降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轮联动组件中的第三压刀和第四压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单个动力源控制两组压刀按设定的动作时序完成叠片的功能,达到了提升叠片装置控制效率的效果,同时,传动组件可以自锁,节约了工序与部件,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到叠片设备,对整个工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电池叠片装置作为生产叠片式电池的关键装置,对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影响重大。现有技术中,叠片式电池的电芯由隔离膜、负极片、隔离膜、正极片依次层叠形成。叠片式电池的电芯一般采用叠片装置进行制备。叠片装置进行叠片时,隔离膜一般呈Z字型,正极片和负极片交错分别层叠在隔离膜的上下两面。传统的叠片装置都是使用气缸分别控制压刀的张合和升降来带动叠片平台的升降;且现有的叠片装置采用两个电机或者多个电机控制两组压刀的动作,实现叠片平台的随动。现有技术的叠片装置由于使用气缸分别控制压刀的张合和升降来带动叠片平台的升降,以及采用两个电机或者多个电机控制两组压刀的动作,实现叠片平台的随动,导致叠片装置的控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叠片装置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包括:动力输入组件、传动组件、执行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和所述执行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输入组件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升降平台组件、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以及第二凸轮联动组件;所述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中的第一压刀和第二压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组件中升降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轮联动组件中的第三压刀和第四压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另一侧;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放置叠片。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销轮、传动滚子、第一十字轮、第二十字轮、第一大齿轮、第二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其中,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销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滚子与所述销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十字轮与所述第二十字轮位于所述销轮的远离所述动力输入组件的一侧,且左右对称放置;所述第一大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十字轮的远离所述销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十字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大齿轮位于所述第二十字轮的远离所述销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十字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小齿轮与所述第一大齿轮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与所述第二大齿轮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共轴,并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共轴,并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动力电机、皮带、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动力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传动组件中的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并受所述动力电机的驱动,带动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传动轴转动。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销轮连接有圆盘止动板,用于对所述销轮的转动进行制动。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销轮通过第一键与第一键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一十字轮通过第二键与第二键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第二十字轮通过第三键与第三键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小齿轮通过第四键与第四键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共轴通过第五键与第五键槽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执行组件还包括:承载板,所述升降平台组件、所述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凸轮联动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升降平台组件还包括:升降电机、升降螺母、升降导轨、升降导轨安装座以及升降平台连接板;所述升降螺母位于所述升降电机的上方,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板通过所述升降导轨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安装座上,所述升降平台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板上;所述升降电机驱动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板带动所述升降平台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第一凸轮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小锥齿轮、压刀凸轮转轴、压刀平移凸轮、行程放大连杆、升降凸轮、升降导轮、升降连接板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小锥齿轮位于所述压刀凸轮转轴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压刀平移凸轮与所述升降凸轮固定于所述压刀凸轮转轴,所述压刀凸轮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压刀平移凸轮与所述升降凸轮同时转动,所述压刀平移凸轮带动所述行程放大连杆将所述压刀平移凸轮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第一压刀和所述第二压刀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升降凸轮带动所述升降连接板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升降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压刀和所述第二压刀相连接,带动所述第一压刀和所述第二压刀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第二凸轮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凸轮联动组件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行程放大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放大连杆以及第二放大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还包括:出料动力组件;所述出料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出料动力组件用于从所述传动组件获取动力,并从所述升降平台中移出处理完毕的所述叠片。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出料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出料动力组件和第二出料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出料动力组件和第二出料动力组件位置对称,分别位于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的端部。进一步地,上述叠片装置中,所述第二出料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齿条;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齿条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齿条沿着所述第二导轨在水平方向上做平移运动。本专利技术叠片装置,通过动力输入组件、传动组件、执行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间歇输出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叠片装置由于使用气缸分别控制压刀的张合和升降来带动叠片平台的升降,以及采用两个电机或者多个电机控制两组压刀的动作,实现叠片平台的随动,导致叠片装置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通过单个动力源控制两组压刀按设定的动作时序完成叠片的功能,达到了提升叠片装置控制效率的效果,同时,传动组件可以自锁,节约了工序与部件,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叠片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组件、传动组件、执行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和所述执行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动力输入组件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升降平台组件、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以及第二凸轮联动组件;所述第一凸轮联动组件中的第一压刀和第二压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组件中升降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轮联动组件中的第三压刀和第四压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另一侧;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放置叠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明林景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