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化癌透皮膏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蟾蜍10~30份、见血清3~20份、硼砂2~18份、蜈蚣4~22份、桐油15~30份、动物油30~60份、紫草5~25份和毛草根8~20份。当内服抗癌药物发生作用时,也即被内服药物攻打和溶解的癌细胞在移动至皮肤组织层时,化癌透皮膏可融化聚积于皮肤组织层的癌细胞,并将其从汗毛细孔处排出皮肤表层外。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弥补内服抗癌药物在盲点区的无能,保证了抗癌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癌症的药物领域,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涉及整体的全身性疾病,由于治愈难度大,它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已存在治疗癌症的中药品种,例如专利号为ZL200910103788.8,名称为“化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述的一种化癌口服液,专利号为ZL200910103787.3,名称为“杀癌丸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述的一种杀癌丸,它们在应用中均能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具体地,它们能软化坚块,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吸收,最终达到病变组织崩溃和溶解以及肿块组织软化缩小的效果。上述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虽能对各种癌症(恶性肿瘤)有显著的抑杀溶作用,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当被药物攻打和融化的癌细胞往往会移动至皮肤组织层处,但此药物并不能进一步作用于聚集于皮肤组织层处的癌细胞,使其有效地从人体内排出,这样,则会严重影响上述药物的抗癌以及防复发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使用上述药物时,还需配套使用能辅助溶化和排出的药物,而现今市场上并无相应的配套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失,提供,通过打开人体的汗毛细孔,可有效融化并排出聚积于皮肤组织层处癌细胞,最终达到辅助抗癌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化癌透皮膏,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蟾蜍10?30份、见血清3?20份、硼砂2?18份、蜈蚣4?22份、桐油15?30份、动物油30?60份、紫草5?25份和毛草根8?20份。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先按要求服用杀癌丸或者化癌口服液,它们能对恶性肿瘤进行抑杀溶工作,具体地,能软化坚块,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吸收,使肿块慢慢松弛,向外凸出,病变组织崩溃和溶解,最终使得癌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由于此种内服药物的作用,部分被其攻打和溶解的癌细胞会向外部移动,因而通常会聚积于皮肤组织层处。将本专利技术涂抹至全身,尤其是发生病变处的皮肤表皮层更应多涂抹。待全身的汗毛细孔打开后,患者明显感到一身轻松,而在这时大部分化癌透皮膏已进入汗毛细胞的根部并存留于其中,而后可冲洗皮肤表面多余的化癌透皮膏。当内服药物发生作用时,化癌透皮膏即可融化聚积于皮肤组织层的的癌细胞,并将其从汗毛细孔处排出,最终达到辅助抗癌的功效。具体如下病例:杨某某,性别男,年龄41岁,肿瘤情况:肺癌化疗术后伴双肺转移。2014年I月25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为:右肺上叶肿块影,大小约5.1*4.8cm。2014年I月26日起开始服用化癌口服液,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0?180克。2014年3月I日检查,诊断得:右肺尖见结节影,大小约4.8*4.5cm。由于单独服用化癌口服药对癌细胞的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4年3月2日起,在服用化癌口服液的同时,配套使用采用上述重量计原料所配置的的化癌透皮膏,涂抹全身90分钟后冲洗,五天一次。2014年4月15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3.5*3.1cm。2014年5月16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2.6*2.5cm。2014年6月20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1.8*1.7cm。2014年8月10日检查,诊断右肺尖见少许软组织影。后来检查完全消失,目前,患者依然健在,无复发,状态良好。锁某某,性别男,年龄48岁,肿瘤情况:肺癌复发转移颈部。2013年2月15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为:颈部几个异常低回声,大小不等,最大约1.4*1.0cm。2013年2月16日起开始服用杀癌丸,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20克。2013年3月15日检查,诊断得:诊断得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大小不等,最大约1.3*1.0cm0由于单独服用杀癌丸对癌细胞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3年3月16日起,在服用杀癌丸的同时,配套使用采用上述重量计原料所配置的化癌透皮膏,涂抹全身90分钟后冲洗,五天一次。2013年4月15日检查,诊断得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大者短径约1.1cm0 2013年6月28日检查,诊断得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大者短径约0.7cm。2013年9月20日检查,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大者短径约0.4cm。2013年12月11日检查,诊断有少许软组织影。后来检查完全消失,目前,患者依然健在,无复发,状态良好。黄某某,性别女,年龄66岁,肿瘤情况:子宫内膜癌术后全身转移。2013年10月10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为:双侧腋窝见数个淋巴结征象,其中右侧较大一个约0.8*0.4cm,左侧较大一个约1.1*0.48cm。2013年10月12日起,开始服用化癌口服液,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0?180克。2013年11月10日检查,诊断得:双侧腋窝见数个淋巴结征象,其中右侧较大一个约0.7*0.4cm,左侧较大一个约0.9*0.48cm。由于单独服用化癌口服药对癌细胞的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3年11月11日起,在服用化癌口服液的同时,配套使用采用上述重量计原料所配置的的化癌透皮膏,涂抹全身90分钟后冲洗,五天一次。2013年12月10日检查,诊断得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其中右侧较大一个约0.5*0.3cm,左侧较大一个约0.6*0.28cm。2014年2月10日检查,诊断得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其中右侧较大一个约0.28*0.11cm,左侧较大一个约0.3*0.14cm。2014年5月10日检查,诊断双侧腋窝见少许软组织影。2014年8月10日检查,诊断肝、胆、胰、脾、双肾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目前,患者依然健在,无复发,状态良好。为实现人体皮肤对化癌透皮膏的良好吸收,优选地,由以重量计的蟾蜍10?15份、见血清3?8份、硼砂2?6份、蜈蚣4?8份、桐油15?30份、动物油30?50份、紫草5?10份和毛草根10?18份制得。具体如下病例:董某某,性别男,年龄45岁,肿瘤情况:肝癌术后复发。2014年12月7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甲胎蛋白:392。2014年12月8日,开始服用杀癌丸药物,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20克。2015年I月8日检查,甲胎蛋白:330。由于单独服用该药物对癌细胞的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5年I月9日起,在服用杀癌丸药物的同时,配套使用采用上述重量计原料所配置的化癌透皮膏,涂抹全身60分钟后冲洗,五天一次。2015年2月9日检查,甲胎蛋白:150。2015年3月9日检查,甲胎蛋白:93。2015年4月9日检查,甲胎蛋白:51。后来再检查时,甲胎蛋白维持在标准范围内,目前患者状态良好。刘某某,性别男,年龄61岁,肿瘤情况:右肺小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性肿瘤。2014年12月14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为:肾上腺见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3.6*2.6cm,2.0*1.5cm。2014年12月15日起开始服用化癌口服液,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0?180克。2015年I月14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3.1*2.0cm,1.8*1.5cm。由于单独服用化癌口服药对癌细胞的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5年I月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化癌透皮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蟾蜍10~30份、见血清3~20份、硼砂2~18份、蜈蚣4~22份、桐油15~30份、动物油30~60份、紫草5~25份和毛草根8~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德祥,古春勇,古春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林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