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气郁体质调理的药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2806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郁体质调理的药膳及其制备方法,其组份包括:大枣、炙黄芪、人参、白术、苍术、茯苓、炒麦芽、柴胡、桂枝、香附、郁金、佛手、香橼、薄荷、合欢皮、玫瑰花、炙甘草、丹参、白芍、当归、川芎、百合、桔梗、木香、枳实、砂仁、延胡索、枸杞子、杜仲、覆盆子、炒薏苡仁、牛膝、栀子、淡豆豉、竹茹、泽兰、生姜、小茴香、火麻仁、赤砂糖和淀粉糖浆。本产品以天然食材、药食两用的物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为主要原料,具有补中益气,疏肝解郁,理气健脾,补血养心,补肺肝肾,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气郁体质的调理、提高免疫调节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膳组合物,具体属于一种用于气郁体质调理、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中医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九种类型,其中平和质属于正常体质,其它类型都属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中医学称之为“未病”,具体又分为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四种状态。中医学的早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是迄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的最早渊源,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即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更要防病,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应采取预防措施阻止其发生,这样才能够掌握对疾病的主动权,达到上工之术。中医“治未病”是采取预防及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愈后防止疾病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郁体质调理的药膳,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大枣250~570份,炙黄芪20~45份,人参4~9份,白术6~14份,苍术4~9份,茯苓8~19份,炒麦芽8~19份,柴胡4~10份,桂枝4~10份,香附5~12份,郁金4~10份,佛手4~10份,香橼4~10份,薄荷3~7份,合欢皮6~14份,玫瑰花3~7份,炙甘草4~9份,丹参6~15份,白芍7~16份,当归4~9份,川芎4~10份,百合6~14份,桔梗4~10份,木香3~7份,枳实4~10份,砂仁3~7份,延胡索4~10份,枸杞子6~14份,杜仲4~10份,覆盆子6~14份,炒薏苡仁13~30份,牛膝7~16份,栀子4~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