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41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它包括有与桶体上部入口相配置的盖子,该盖子上至少由一桶塞组成,桶塞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槽或由直槽上下连通的多层槽,所述的螺旋槽或多层槽与桶体上部入口的内周面构成了连通桶体内外的通气路;所述的盖子可以直接由桶塞组成,桶塞上端外周设置有凸缘,在凸缘的下面设置有通气槽,该通气槽与桶塞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或多层槽相通,并和桶体上部入口的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从而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有关动力喷雾器、割草机等发动机用汽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尤其是利用桶体上部入口的盖子构成连通桶体内外的油桶盖子通气路构造。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动力喷雾器、割草机等发动机用汽油桶,为使其桶内的汽油能顺利地通过下部出口用自然下落形式排放出去,必须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通气路,图1所示为现有的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它包括有一用内螺纹11旋接在桶体上部入口12的盖子13,盖子内有安置在桶体上部入口、以防止液体溅出的桶塞14,该桶塞的外周上有环状密封圈15,内置有海绵垫16,海绵垫16的中央部设置有通气孔17,该通气孔和盖子上的气孔18连通,使桶体内外相通。这种结构即使桶体内的汽油进入通气孔17,也能依靠桶塞14内的海绵垫16防止或遮断油液飞溅出去,所以汽油不会从盖子的孔中漏到大气中。但上述结构比较复杂,制造费用高,使成本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它包括有与桶体上部入口相配置的盖子,该盖子上至少由一桶塞组成,桶塞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槽或由直槽上下连通的多层槽,所述的螺旋槽或多层槽与桶体上部入口的内周面构成了连通桶体内外的通气路。所述的盖子直接由桶塞组成,桶塞上端外周设置有凸缘,在凸缘的下面设置有通气槽,该通气槽与桶塞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或多层槽相通,并和桶体上部入口的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所述的盖子由盖体和桶塞组成,盖体内垫置有一密封垫,桶塞的上端固连于盖体的内顶面,下部插入在密封垫的中心轴孔中,盖体上设置有通气孔与桶塞上的螺旋槽或多层槽相通,并与密封垫的中心轴孔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所述的盖子由盖体和桶塞组成,盖体内垫置有一密封垫,桶塞的上端与外部防脱环相连,下部插入于盖体中心通孔和密封垫的轴孔中,由桶塞的螺旋并由桶塞的螺旋槽或多层槽与盖体中心通孔和密封垫的中心轴孔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多层槽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与桶体21上部入口22相配置的盖子,该盖子由盖体23和桶塞24组成,盖体23内垫置有一密封垫25;桶塞24的上端与外部一防脱环26相连,桶塞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槽27或由直槽上下连通的多层槽,该桶塞插入于盖体23中心通孔28和密封垫25的轴孔29中,所述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与盖体中心通孔和密封垫的中心轴孔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30。该通气路30使桶体21的内外相通,此状态下即使桶体21内的汽油进入通气路30(飞溅进入),但由于此通气路30是由螺旋槽或多层槽构成的,所以汽油不会排放到盖体23的中心通孔28侧,也不会泄漏到大气中。因此原有的液体飞溅防止部件,如海绵垫就不再需要了,能够减少部件数,降低制造费用,进而可以使产品成本降低。本技术所述的多层槽组成包括有各段槽沟31(圈槽)和连接用的轴向槽沟32,并成环抱网状连通,见附图3所示。所述的桶塞24上设置的螺旋槽或多层槽也可设置在中心通孔28和轴孔29的内周面上,两者应当属于一种等效替换,以下的内容也与其相同。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也包括有与桶体21上部入口22相配置的盖子,所述的盖子由盖体23和桶塞24组成,盖体内垫置有一密封垫25,桶塞24的上端固连于盖体23的内顶面,下部插入在密封垫25的中心轴孔29中,盖体23上设置有通气孔33与桶塞上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相通,并与密封垫的中心轴孔29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30。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它与前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盖子直接由桶塞24组成并插入在桶体21上部入口处,桶塞24上端外周设置有凸缘34,在凸缘的下面设置有通气槽35,该通气槽35与桶塞24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相通,并和桶体21上部入口的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30。所述的桶塞24用橡胶材料制成,靠弹力挤入到桶体21上部入口处。权利要求1.一种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它包括有与桶体上部入口相配置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至少由一桶塞(24)组成,桶塞(24)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槽(27)或由直槽上下连通的多层槽,所述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与桶体(21)上部入口(22)的内周面构成了连通桶体内外的通气路(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直接由桶塞(24)组成,桶塞上端外周设置有凸缘(34),在凸缘的下面设置有通气槽(35),该通气槽与桶塞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相通,并和桶体(21)上部入口的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由盖体((23)和桶塞(24)组成,盖体(23)内垫置有一密封垫(25),桶塞(24)的上端固连于盖体(23)的内顶面,下部插入在密封垫的中心轴孔(29)中,盖体(23)上设置有通气孔(33)与桶塞上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相通,并与密封垫的中心轴孔(29)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由盖体(23)和桶塞(24)组成,盖体(23)内垫置有一密封垫(25),桶塞(24)的上端与外部防脱环(26)相连,下部插入于盖体中心通孔(28)和密封垫的轴孔(29)中,并由桶塞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与盖体中心通孔(28)和密封垫的中心轴孔(29)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30)。专利摘要一种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它包括有与桶体上部入口相配置的盖子,该盖子上至少由一桶塞组成,桶塞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槽或由直槽上下连通的多层槽,所述的螺旋槽或多层槽与桶体上部入口的内周面构成了连通桶体内外的通气路;所述的盖子可以直接由桶塞组成,桶塞上端外周设置有凸缘,在凸缘的下面设置有通气槽,该通气槽与桶塞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槽或多层槽相通,并和桶体上部入口的内周面之间构成了通气路,从而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文档编号B65D53/00GK2685265SQ20042000213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木村伸二, 真锅雄一郎 申请人:美可思机械(杭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桶盖子的通气路构造,它包括有与桶体上部入口相配置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至少由一桶塞(24)组成,桶塞(24)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槽(27)或由直槽上下连通的多层槽,所述的螺旋槽(27)或多层槽与桶体(21)上部入口(22)的内周面构成了连通桶体内外的通气路(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伸二真锅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美可思机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