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步明专利>正文

一种防重复使用的防伪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12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重复使用的防伪包装瓶,由瓶体、瓶颈、防伪环、瓶盖组成,在瓶颈上嵌有一个防伪环,瓶盖与防伪环的连接是一个齿状连接传动结构,刚拧紧瓶盖时不会破坏防伪环,当瓶盖开启转动时,该连接传动结构使防伪环受力断裂上部分脱落,而嵌入瓶颈处的部分仍残留着,从而留下开启过的明显痕迹,包装瓶再无法重复使用,达到防伪冒的目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作为饮料、化妆品等的防伪包装容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留下开启过痕迹的防止重复使用,防假冒的包装容器,特别适用于作为饮料、矿泉水、油,化妆品,颜料,佐料等的防伪包装容器。近年来,市场上各类商品中包装容器重复使用及假冒现象相当严重,各种伪冒的伪劣商品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和生产厂家的利益,干扰了商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尽管各类商品包装的防伪技术不断改进,如采用防假冒封口,防伪瓶盖,变色商标,激光全息标签等,大多数是通过破坏瓶盖的结构来提供一个包装瓶被打开过的明显标记,但是,使用后瓶身完好,包装瓶可重复使用,瓶盖被仿制,盖在旧包装瓶上,伪冒者就恢复了原始瓶装商品的包装模样,叫人真伪难辨,现有的防伪结构未能直接涉及包装容器本身,包装瓶体仍可重复使用,因而存在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启包装瓶的瓶盖的同时,使包装瓶上留下明显开启过的痕迹及使鉴别标志显露出来的包装瓶,包装瓶上采用一个具有单向传动及点断式结构的防伪环,包装瓶开启后,在包装瓶体上仍留下分离了的部分防伪环及其鉴别标志,包装瓶无法重复使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包装瓶的瓶颈部设置一个防伪环,该防伪环是采用一内含商标或标志牌的带状或环状物,该带或环状物可采用塑料、金属、橡胶等材料做成,在防伪环上半部与瓶盖下部之间接触处,设置有齿状连接传动结构或其它如楔块、带等的连接传动结构,防伪环的中部有缺口或点断式易分离结构,防伪环的下部嵌入瓶颈内与包装瓶成一体,当瓶盖开启旋动时,齿状传动连接结构使防伪环得到一个外力(扭力),防伪环在中部断裂,上半部从包装瓶上脱落,留下了下半部在并颈处明显的痕迹。因此使得包装瓶不能重复使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结构上防伪环是作为嵌件预先加工再和瓶体一次性加工成型(如注射、挤压、热压、成型等),当瓶盖开启时由于扭力的作用而使防伪环脱落,并在瓶体上留下痕迹,令包装瓶无法重复使用,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特别适用于作为饮料,矿泉水,油料,颜料,化妆品,佐料等的防伪包装容器。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技术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防伪环结构示图。图3是齿状连接传动结构。见图1、2、3,本技术包括有瓶体(1),瓶颈(2),防伪环(3),瓶盖(4),标志牌(5)等组成。在瓶颈(2)处嵌有一个防伪环(3)。防伪环(3)是一个可以内设标志牌(5)的带或环状物,该环状物可用塑料、金属、橡胶等材料制成,防伪环(3)的下部有一凸块(B),该凸块(B)可以嵌入瓶颈(3)内环上部外表面(A)与瓶盖(4)下部内侧(E)构成齿轮传动结构,该齿轮齿形可用不等边三角形或梯形。瓶盖(4)下部内侧结构(E)为不等边三角形(或梯形)内齿,防伪环(3)上部的结构(A)为外齿,内齿(E)与外齿(A)吻合形成单向齿轮传动结构。防伪环(3)的中部有一点断式压痕或缺口(C),作为点断式易分离结构。防伪环(3)是预先成型并作嵌件放在模具中与瓶体(1)一起注射或挤出成型,防伪环(3)的下部凸块(B)嵌入瓶颈(2)内,与瓶体成为一体,瓶盖(4)下部(E)设置不等边三角形内齿与防伪环(3)上部(A)不等边三角形外齿吻合时,由于上述三角形两边长度不同,其两底角不同,其长短边的设置为当拧紧瓶盖(4)时,内齿(E)与外齿(A)的长边相啮合,由于瓶盖(4)有一定弹性可以外张,从而可以相对滑动,而不传递或少传递力给防伪环(3),而当拧松瓶盖(4)时,内齿(E)与外齿(A)的短边啮合,由于斜面摩擦的自锁作用,从而传递较大的扭力给防伪环(3)使防伪环(3)在压痕(C)处断裂开而分离开来。防伪环(3)上部脱离,防伪环(3)下部的凸块(B)仍残留在瓶颈(2)里,从而留下开启过的明显痕迹,说明包装已破坏,包装瓶体再无法重复使用,达到防止再次使用假冒商品的目的。图4是一种采用模块式的连接传动实施例结构图,该实施例中,防伪环上半部采用一凸块G代替外齿,该凸块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半圆形。瓶盖下部也用一凸块H代替原来内齿,该凸块横截面各有一条斜边J及一条直边J,使得当瓶盖往下拧时,斜边J与G接触,瓶盖外张并下滑,完全拧紧盖后,J与G接触。当瓶盖往上拧时,由于J与G接触,带动防伪环往上提,从而使防伪环在点断(缺口)处断裂,达到分离防伪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防重复使用的防伪包装瓶,由瓶体、瓶颈、防伪环、瓶盖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颈处嵌有一个防伪环(3),环下部凸块(B)嵌入瓶颈(2)内,环上部外表面具有可与瓶盖(4)下部内侧结构(E)吻合连接的传动结构(A),防伪环(3)上,下部之间有一点断式压痕或缺口(C),作为点断式易分离结构,当瓶盖(4)开启转动时,该连接传动结构使防伪环(3)上部受扭力大而断裂脱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与(A)吻合连接的传动结构可为齿状连接传动结构,其齿可采用不等边三角形或梯形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防伪环(3)是作为嵌件放在模具中并与瓶体一起注射或挤出成型嵌入瓶颈(2)内,与瓶体成为一体。专利摘要一种防重复使用的防伪包装瓶,由瓶体、瓶颈、防伪环、瓶盖组成,在瓶颈上嵌有一个防伪环,瓶盖与防伪环的连接是一个齿状连接传动结构,刚拧紧瓶盖时不会破坏防伪环,当瓶盖开启转动时,该连接传动结构使防伪环受力断裂上部分脱落,而嵌入瓶颈处的部分仍残留着,从而留下开启过的明显痕迹,包装瓶再无法重复使用,达到防伪冒的目的。该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作为饮料、化妆品等的防伪包装容器。文档编号B65D49/12GK2246129SQ9521071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黄步明, 翟晓华 申请人:黄步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重复使用的防伪包装瓶,由瓶体、瓶颈、防伪环、瓶盖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颈处嵌有一个防伪环(3),环下部凸块(B)嵌入瓶颈(2)内,环上部外表面具有可与瓶盖(4)下部内侧结构(E)吻合连接的传动结构(A),防伪环(3)上,下部之间有一点断式压痕或缺口(C),作为点断式易分离结构,当瓶盖(4)开启转动时,该连接传动结构使防伪环(3)上部受扭力大而断裂脱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与(A)吻合连接的传动结构可为齿状连接传动结构,其齿可采用不等边三角形或梯形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步明翟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步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