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870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箱体包括箱主体和分布在箱主体底部的多个万向轮,拉杆设置在箱主体上,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行组件,滑行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轴和滚筒,第一固定座设置在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箱主体的正面的交界处,第二固定座设置在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箱主体的背面的交界处,固定轴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固定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滚筒套设在固定轴上且可相对于固定轴转动;优点是在爬楼过程中,箱体不会受到磨损,且使用者仅需要克服滚筒和扶手之间的摩擦力,爬楼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杆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
技术介绍
拉杆箱具有容量大和省力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大部分拉杆箱仅能在平坦的路面上滑行,当遇到楼梯时,使用者需要提起拉杆箱,使用很不方便。申请号为CN01244994.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滑杆式可爬楼拉杆箱包,该拉杆箱包包括箱包体、拉杆和设置在箱包体的底部的两根平行的条形滑杆,条形滑杆的外侧与箱包体的滑轮的外侧大圆相切。在爬楼时,该拉杆箱包的条形滑杆平贴在楼梯台阶边沿上,使用者拉动拉杆上的握柄将拉杆箱包沿台阶边沿处向上拉动实现爬楼功能。但是该拉杆箱包存在以下问题:一、在爬楼过程中,条形滑杆与楼梯各个台阶摩擦,拉杆箱包产生震动,箱包体不可避免的会与台阶接触而受到磨损;二:使用者需要克服台阶边沿处的阻力,爬楼仍然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爬楼过程中不容易磨损,省时省力的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所述的箱体包括箱主体和分布在所述的箱主体底部的多个万向轮,所述的拉杆设置在所述的箱主体上,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行组件,所述的滑行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轴和滚筒,所述的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所述的箱主体的正面的交界处,所述的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所述的箱主体的背面的交界处,所述的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滚筒套设在所述的固定轴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轴转动。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的第二固定座均为轴承,所述的固定轴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的第二固定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的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的箱主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滚筒的内直径比所述的固定轴的外直径大2_5mm,所述的滚筒的长度比所述的固定轴的长度小l_3mm。所述的滚筒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防护层。所述的固定轴和所述的滚筒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的滚筒的两端不超出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且所述的滚筒的长度不小于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行组件,滑行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轴和滚筒,第一固定座设置在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箱主体的正面的交界处,第二固定座设置在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箱主体的背面的交界处,固定轴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固定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滚筒套设在固定轴上且可相对于固定轴转动,在爬楼时,将拉杆箱装有滑行组件的侧面朝下放置在楼梯一侧的扶手处,使滚筒位于扶手上,拉动拉杆,拉杆箱通过滚筒沿楼梯一侧的扶手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拉杆箱的爬楼,在爬楼过程中,箱体不会受到磨损,且使用者仅需要克服滚筒和扶手之间的摩擦力,爬楼省时省力;当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为轴承,固定轴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与箱主体通过螺钉连接时,该结构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安装比较方便。当滚筒的内直径比固定轴的外直径大2_5mm,滚筒的长度比固定轴的长度小l-3mm时,该结构保证滚筒可以顺畅的转动,避免滚筒和固定轴之间卡死。当滚筒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防护层时,该结构可以减少滚筒对扶手的刮擦,且减少滑行过程中的振动。当滚筒的两端不超出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且滚筒的长度不小于20cm时,该结构保证了移动的稳定性,且保证外观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在扶手上爬行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行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所述,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1,箱体包括箱主体2和分布在箱主体2底部的多个万向轮3,拉杆I设置在箱主体2上,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上设置有三个并行间隔排列的滑行组件4,滑行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二固定座42、固定轴43和滚筒44,第一固定座41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正面22的交界处,第二固定座42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背面23的交界处,固定轴4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41固定连接,固定轴4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42固定连接,滚筒44套设在固定轴43上且可相对于固定轴43转动。实施例二:如图所述,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1,箱体包括箱主体2和分布在箱主体2底部的多个万向轮3,拉杆I设置在箱主体2上,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上设置有三个并行间隔排列的滑行组件4,滑行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二固定座42、固定轴43和滚筒44,第一固定座41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正面22的交界处,第二固定座42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背面23的交界处,固定轴4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41固定连接,固定轴4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42固定连接,滚筒44套设在固定轴43上且可相对于固定轴43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均为轴承,固定轴43分别与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与箱主体2通过螺钉5连接。实施例三:如图所述,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1,箱体包括箱主体2和分布在箱主体2底部的多个万向轮3,拉杆I设置在箱主体2上,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上设置有三个并行间隔排列的滑行组件4,滑行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二固定座42、固定轴43和滚筒44,第一固定座41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正面22的交界处,第二固定座42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背面23的交界处,固定轴4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41固定连接,固定轴4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42固定连接,滚筒44套设在固定轴43上且可相对于固定轴43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均为轴承,固定轴43分别与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与箱主体2通过螺钉5连接。本实施例中,滚筒44的内直径比固定轴43的外直径大5mm,滚筒44的长度比固定轴43的长度小3mm。实施例四:如图所述,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1,箱体包括箱主体2和分布在箱主体2底部的多个万向轮3,拉杆I设置在箱主体2上,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上设置有三个并行间隔排列的滑行组件4,滑行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二固定座42、固定轴43和滚筒44,第一固定座41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正面22的交界处,第二固定座42设置在箱主体2的左侧面21与箱主体2的背面23的交界处,固定轴4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41固定连接,固定轴4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42固定连接,滚筒44套设在固定轴43上且可相对于固定轴43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均为轴承,固定轴43分别与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爬楼功能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和拉杆,所述的箱体包括箱主体和分布在所述的箱主体底部的多个万向轮,所述的拉杆设置在所述的箱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行组件,所述的滑行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轴和滚筒,所述的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所述的箱主体的正面的交界处,所述的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箱主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与所述的箱主体的背面的交界处,所述的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滚筒套设在所述的固定轴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芸包雄关李梦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