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62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用于固定半成品,每个固定部包含:分别位于半成品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半成品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腔体开口;至少一个限位切除部,与腔体开口一一对应,每个限位切除部包含:设置在腔体开口的近旁用于对伸出模腔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的切除单元、用于驱动切除单元朝向端部废料移动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限制切除单元的移动轨迹的限位单元;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驱动单元驱动相对应的切除单元从预定起始位置开始移动至预定返回位置再返回预定起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准确切除掉底部送风管的端部废料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底部送风管设在汽车中,用于向汽车内送风。底部送风管的加工过程是先通过吹塑成型得到半成品,再通过切除多余的废料后才形成符合要求的成品。现有技术中,对底部送风管的半成品使用锯床来进行切除多余的废料,加工步骤有:首先,通过锯床的定位工装固定该半成品,其次,通过人工使用锯条进行切割,然后,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处理得到成品。但是,锯床的加工精度较底,并且口部不平整且表面有毛肩,需要手工修掉切割处的毛肩,最后,还需要用气枪清洁产品内外部才得到成品。这样使得加工周期较长、成本高且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高效地将底部送风管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切口具有平滑表面且无料肩产生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用于将底部送风管的半成品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从而得到底部送风管的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用于固定半成品,每个固定部包含:分别位于半成品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半成品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腔体开口 ;至少一个限位切除部,与腔体开口一一对应,每个限位切除部包含:设置在腔体开口的近旁用于对伸出模腔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的切除单元、用于驱动切除单元朝向端部废料移动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限制切除单元的移动轨迹的限位单元;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驱动单元驱动相对应的切除单元从预定起始位置开始移动至预定返回位置再返回预定起始位置。在本技术提供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切除单元为切刀,驱动单元是气缸,切刀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驱动单元驱动切刀紧贴腔体开口的外周壁移动。在本技术提供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限位单元为设在固定部上的刀槽,通过刀槽对切刀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刀槽的宽度与切刀的厚度相匹配,并且刀槽的深度大于切刀的宽度。在本技术提供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中,也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传感部,包含:设在切除单元上的探测块、设在固定部的近旁用于感应探测块的第一探测器、设在驱动单元的近旁用于感应探测块的的第二探测器,其中,控制部控制驱动单元驱动切除单元移动直至第一探测器感应到探测块,表示切除单元到达预定返回位置,从而切除完毕,控制部控制驱动单元驱动切除单元返回直至第二探测器感应到探测块,切除单元回到预定起始位置。在本技术提供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固定部分上设有与半成品的凸起相对应的定位槽。在本技术提供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腔体开口为四个顶角都为圆角的长方形。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因为通过第一固定部分与第二固定部分形成的模腔固定半成品后,半成品伸出的模腔的部分为端部废料,驱动单元驱动切除单元朝向端部废料移动,切除单元切除伸出模腔的端部废料,同时,限位单元限定切除单元的移动轨迹,控制部控制驱动单元驱动相应的切除单元从预定起始位置开始移动至预定返回位置再返回预定起始位置,因此,本技术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能够一次高效地将底部送风管的废料进行切除,切口平整并且无料肩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底部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腔体打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动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斜视图。图2是底部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100用于加工底部送风管的半成品200,将半成品的两个端部废料进行准确地切除得到成品。半成品200为不规则的条状片体,具有两个端部,端部A的口径较小,端部B的口径较大且分为两个管口。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100包含:本体10、两个固定部20、两个限位切除部30、传感部40、控制部50。本体10用于支撑两个固定部20、两个限位切除部30、驱动部30、控制部40和传感部50,本体10呈L形,包含:面板11和八个支脚12。两个固定部20分别能够对应固定半成品200的两端,两个固定部20分别为固定部21和固定部22。在需要对半成品200的A端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时,将半成品200的A端固定在固定部21上;在需要对半成品200的B端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时,将半成品200的B端固定在固定部22上。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腔体打开示意图如图3所示,固定部21包含:第一固定部分21a、第二固定部分21b和气缸组件21c0第一固定部分21a是凹模,固定在本体10上,第一固定部分21a中部具有与A端的端部废料相对应形状的凹槽,并且,凹槽中设有对应于底部送风管半成品上的凸起的定位槽,该定位槽能够限定住半成品在第一固定部分21a的位置。另外,第一固定部分21a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孔。第二固定部分21b与第一固定部分21a相对应,相互间能够进行卡合并形成具有开口的模腔,模腔具有与半成品的端部相对应的腔体开口,该腔体开口形状对应半成品200中伸出模腔的位置处的形状,第二固定部分21b的一侧表面,从图1中所示的方向来看,在第二固定部分21b的下表面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从而实现第一固定部分21a与第二固定部分21b之间的可靠闭合。在本实施例中,半成品200的A端的端部废料为四个顶角是圆角的长方形,该腔体开口也为相对应的形状。上述的第二固定部分21b连接在气缸组件21c上,气缸组件21c用于驱动第二固定部分21b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开启和闭合腔体。半成品200从腔体漏出的部分即为需要切除的端部废料。气缸组件21c包含气缸211和气缸支架212。气缸211固定在气缸支架212上,气缸211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部分21b相连接,气缸211带动第二固定部分21b上下移动。固定部22的腔体是对应半成品200的B端,形成的模腔的腔体开口与半成品200的B端的端部废料相对应,其他结构与固定部21相似。在此不做重复陈述。两个限位切除部30设在本体10上,并且--对应两个固定部20。限位切除部30都沿水平方向放置,两个限位切除部30分别为对应固定部21的限位切除部31和对应固定部22的限位切除部32。限位切除部31包含:切除单元31a、限位单元31b和驱动单元31c。切除单元31a设在腔体开口边旁,用于切除半成品200伸出模腔的端部废料。在本实施例中,切除单元31a为切刀。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限位单元3Ib为设在第一固定部分2Ia和第二固定部分2Ib内部的刀槽。刀槽部分在第一固定部分21a,另一部分在第二固定部分21b中,刀槽与竖直方向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部送风管加工装置,用于将底部送风管的半成品的端部废料进行切除,从而得到底部送风管的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半成品,每个所述固定部包含:分别位于所述半成品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所述半成品的形状相对应,且该模腔具有腔体开口;至少一个限位切除部,与所述腔体开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限位切除部包含:设置在所述腔体开口的近旁用于对伸出所述模腔的所述端部废料进行切除的切除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切除单元朝向所述端部废料移动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限制所述切除单元的移动轨迹的限位单元;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相对应的所述切除单元从预定起始位置开始移动至预定返回位置再返回所述预定起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