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丽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57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9:51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内设有方钢,所述方钢管底端的底座上设有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方钢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与方钢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所述方钢的顶端设有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液压缸内的活塞杆将方钢顶起,调节好适当的高度后,通过横梁对建筑物进行支撑。使用后方钢回缩到方钢管内,有效的节省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过程中,通常需要搭建临时的支架来辅助施工,然而,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支架的高度是固定不变,不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使整个施工过程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内设有方钢,所述方钢管底端的底座上设有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方钢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与方钢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所述方钢的顶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二号空腔,所述二号空腔内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设有卡槽,所述方钢的两侧通过轴铰接有与卡槽相配合的支臂,所述横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继电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凹槽的边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两道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支撑臂与万向轮连接,所述底座与转轴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销钉,所述底座的边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的一端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套有一端封闭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可伸缩的灯杆,所述灯杆的顶端设有燕尾形卡槽,还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灯座上设有灯泡。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油栗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以通过液压缸内的活塞杆将方钢顶起,调节好适当的高度后,通过横梁对建筑物进行支撑。使用后方钢回缩到方钢管内,有效的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方钢管,3-方钢,4- 一号空腔,5-液压缸,6_螺纹孔,7_螺栓,8-横梁,9- 二号空腔,10-顶板,11-卡槽,12-轴,13-支臂,14-压力传感器,15-蓄电池,21-矩形凹槽,22-转轴,23-万向轮,24-销钉,31-通槽,32-支杆,33-套管,34-灯杆,35-卡槽,36-灯座,37-卡块,38-灯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2,所述方钢管2内设有方钢3,所述方钢管2底端的底座I上设有一号空腔4,所述一号空腔4内设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顶端与方钢3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2与方钢3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有螺栓7,所述方钢3的顶端设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两端设有二号空腔9,所述二号空腔9内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底端设有卡槽11,所述方钢3的两侧通过轴12铰接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支臂13,所述横梁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通过继电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底座I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蓄电池15,所述凹槽的边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设有两道矩形凹槽21,所述矩形凹槽21内的两侧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通过支撑臂与万向轮23连接,所述底座I与转轴22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销钉24。所述底座I的边部设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内的一端设有支杆32,所述支杆32上套有一端封闭的套管33,所述套管33上设有可伸缩的灯杆34,所述灯杆34的顶端设有燕尾形卡槽35,还包括灯座36,所述灯座36上设有与卡槽35相配合的卡块37,所述灯座36上设有灯泡38。所述液压缸5通过液压管与油栗连接。驱动油栗,液压缸5内的活塞杆将方钢3顶起,调节好适当的高度后,螺栓7拧在螺纹孔6内,使方钢3与方钢管2固定,通过横梁8对建筑物进行支撑。根据支撑面积的需要,将顶板10在横梁8的二号空腔9内拉出,通过轴12的转动使支臂13的端头卡在卡槽11内,对顶板10进行支撑,同时顶板10对建筑物进行支撑。压力传感器14与报警器均与蓄电池15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报警器报警,提醒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支撑,防止意外的发生。继电器防止报警器功率过大,烧坏压力传感器14。蓄电池15设计的优点在于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14与报警器可以继续工作。通过转轴22的转动将支撑臂与万向轮23在底座的下方垂直设置,通过销钉24插在销孔内,使转轴22固定,通过万向轮23可推行,用后通过转轴22将支撑臂与万向轮23一同设置在矩形凹槽21内,不会影响底座I的稳定性。卡块37卡在卡槽35内,使灯座36与灯杆34固定,方便灯座36的安装、更换,套管33内侧的支杆32端头设有防止套管33滑落的固定块,拉动套管33,套管33在支杆32上向通槽外延伸,套管33在支杆32上转动调节灯杆34的角度,灯泡38在工作时进行照明,用后,将灯杆34回缩到原位,推动套管33,使套管33与灯杆34完全设置在通槽31内,节省底座I的使用面积。防止残留的灰浆对灯泡的损坏。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范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2),所述方钢管(2)内设有方钢(3),所述方钢管(2)底端的底座(I)上设有一号空腔(4),所述一号空腔(4)内设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顶端与方钢(3)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2)与方钢(3)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有螺栓(7),所述方钢(3)的顶端设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两端设有二号空腔(9 ),所述二号空腔(9 )内设有顶板(10 ),所述顶板(10 )的底端设有卡槽(11),所述方钢(3 )的两侧通过轴(12)铰接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支臂(13),所述横梁(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通过继电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底座(I)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蓄电池(15),所述凹槽的边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设有两道矩形凹槽(21),所述矩形凹槽(21)内的两侧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通过支撑臂与万向轮(23)连接,所述底座(I)与转轴(22)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销钉(24),所述底座(I)的边部设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内的一端设有支杆(32),所述支杆(32)上套有一端封闭的套管(33),所述套管(33)上设有可伸缩的灯杆(34),所述灯杆(34)的顶端设有燕尾形卡槽(35),还包括灯座(36),所述灯座(36)上设有与卡槽(35)相配合的卡块(37 ),所述灯座(36 )上设有灯泡(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5)通过液压管与油栗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内设有方钢,所述方钢管底端的底座上设有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方钢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与方钢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所述方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钢构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2),所述方钢管(2)内设有方钢(3),所述方钢管(2)底端的底座(1)上设有一号空腔(4),所述一号空腔(4)内设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顶端与方钢(3)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2)与方钢(3)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有螺栓(7),所述方钢(3)的顶端设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两端设有二号空腔(9),所述二号空腔(9)内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底端设有卡槽(11),所述方钢(3)的两侧通过轴(12)铰接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支臂(13),所述横梁(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通过继电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蓄电池(15),所述凹槽的边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设有两道矩形凹槽(21),所述矩形凹槽(21)内的两侧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通过支撑臂与万向轮(23)连接,所述底座(1)与转轴(22)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销钉(24),所述底座(1)的边部设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内的一端设有支杆(32),所述支杆(32)上套有一端封闭的套管(33),所述套管(33)上设有可伸缩的灯杆(34),所述灯杆(34)的顶端设有燕尾形卡槽(35),还包括灯座(36),所述灯座(36)上设有与卡槽(35)相配合的卡块(37),所述灯座(36)上设有灯泡(3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田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