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83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扳手,包括基础、棘轮(11)和棘爪(14);其中:基础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棘轮(1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1103),凸台(1103)与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实现棘轮(11)转动的转动副;棘轮(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02),第二通孔(1102)与第一通孔同心,且与转动副的转动中心重合,第二通孔(110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用于与多棱面结构实现旋扭配合;基础上设置有旋扭操作手柄;棘爪(14)的一端与基础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棘轮(11)的齿槽(1101)单向限位配合以形成棘轮棘爪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扳手能够解决在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扭存在的旋扭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扳手
技术介绍
链板输送机,简称链板机,是一种在两侧链条之间加装板式构件,以形成运输平台的输送设备。沥青链板机是煤化工行业中运送沥青的主要设备。沥青链板机通常安装在焦油工序最末的沥青采出工序上,主要完成液态沥青从高置槽流出后的冷却、粒化和装车工作。沥青链板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运输流程的作业率。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差过大或者长时间工作,沥青链板机的链条则会出现松弛现象,进而可能会导致链板掉道,设备损坏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操作工人通常用扳手对沥青链板机尾部的螺纹涨紧件进行旋扭紧固,以达到涨紧链条的目的。但是,沥青链板机的尾部空间较小,进而使得操作工人操作扳手的空间有限。我们知道,螺纹涨紧件的旋扭端为多棱面结构以便于扳手的夹紧旋扭,扳手必须夹紧旋扭端的棱面后才能实施旋扭操作。但是在较小的空间内,操作工人将扳手转动到极限位置之后,需要摘离扳手,然后用扳手重新夹紧多棱面结构的其它棱面,以进行后续的持续旋扭操作。通过上述扳手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每次旋扭扳手到极限位置时操作工人需要将扳手摘离,然后重新夹紧下一对夹紧棱面。这使得旋扭操作的效率较低。另外,专利技术人在研发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在其它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类似于螺纹涨紧件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扭操作时也存在旋扭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在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扭存在的旋扭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以解决在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扭存在的旋扭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扳手,包括基础、棘轮和棘爪;其中:所述基础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棘轮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实现所述棘轮转动的转动副;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且与所述转动副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用于与多棱面结构实现旋扭配合;所述基础上设置有旋扭操作手柄;所述棘爪的一端与所述基础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棘轮的齿槽单向限位配合以形成棘轮棘爪机构。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基础上设置有弹性压件,所述弹性压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础上,另一端与所述棘爪弹性压合以保持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处于单向限位状态。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基础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对接以形成容纳腔,所述棘轮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形成所述转动副。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棘轮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所述凸台,两个所述凸台分别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配合。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相对应的部位成对地设置有连接孔,每一对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销。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连接孔至少为两对。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旋扭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上。优选的,上述扳手中,所述旋扭操作手柄为伸缩式手柄。本技术提供的扳手使用过程如下:将棘轮安装在基础上,然后将棘轮上的第二通孔套设在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上,然后抓握旋扭操作手柄实施旋扭,在旋扭的过程中基础随着旋扭操作手柄以第二通孔的中心旋转,棘爪与棘轮单向限位保证旋扭操作手柄的转动能够通过基础带动棘轮一起转动,进而实现对待旋扭部件的旋扭操作。通过上述使用过程中,操作工人只需要来回摆动旋扭操作手柄即可,无需分离开棘轮与待旋扭部件来调节旋扭操作手柄的旋扭空间。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扳手能够解决在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扭存在的旋扭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棘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部分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一棘轮、1101一齿槽、1102一第二通孔、1103一凸台、12一第一夹板、121一定位孔、122—连接孔、123—连接孔、13—第二夹板、131—定位孔、132—连接孔、133—连接孔、134—铰接孔、14 一棘爪、15—弹性压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解决了在较小的空间内采用扳手对具有多棱面结构的待旋扭部件实施旋钮存在的旋扭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附图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所提供的扳手包括基础、棘轮11、棘爪14和旋扭操作手柄。其中,基础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棘轮11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1103,凸台1103能够与第一通孔配合,即孔轴配合。凸台1103与第一通孔配合后能够形成实现棘轮11转动的转动副,即凸台1103能够在第一通孔内转动进而使得整个棘轮11也能够转动。棘轮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02,第二通孔1102与第一通孔同心,且两者的中心与转动副的转动中心重合。第二通孔110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进而使得第二通孔的内壁为多棱面内壁,多棱面内壁用于与多棱面(例如螺母、螺帽)结构实现旋扭配合。旋扭操作手柄设置在基础上,便于操作工人实施旋扭操作。棘爪14的一端与基础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棘轮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棘轮(11)和棘爪(14);其中:所述基础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棘轮(1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1103),所述凸台(1103)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实现所述棘轮(11)转动的转动副;所述棘轮(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02),所述第二通孔(1102)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且与所述转动副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二通孔(110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用于与多棱面结构实现旋扭配合;所述基础上设置有旋扭操作手柄;所述棘爪(14)的一端与所述基础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棘轮(11)的齿槽(1101)单向限位配合以形成棘轮棘爪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群张兴佑田茂林李栓运张国义唐修金薛暮庆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