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扳手,用于扳动工件,其包括单向传动机构。单向传动机构包括滚子、第一部件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固定设置在扳手的扳动部,第二部件用于与工件配合。来自于扳动部的转动力矩的方向为沿第一部件的转动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于第一方向的转动力矩和第二方向的转动力矩中的一个,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静止以将转动力矩输出到工件;对于其中的另一个,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转动而不将转动力矩输出到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传动机构没有高速旋转要求,所以其扭矩可以达到扳手的使用要求,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扳手可以跟现有技术的板手媲美。同时,单向传动机构在使用中保持静音,且具有轴承耐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扳手。
技术介绍
—般扳手的使用中,手在转动方向上的运动有一定的限度,不会是沿着一个方向持续进行的。其手柄的转动轴与主轴同轴,使用时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用手朝着某个希望的方向转动手柄(例如拧紧或松开一个螺钉),然后,将手反向旋转,使该工具重新定位以便进入下一循环。在上述循环的第二部分,手的反向旋转可以是放开手柄后再重新握住,也可以是在工具中配有棘轮机构等单向装置,使手柄反转时主轴不动,还可以是将该工具与螺钉脱离后再插入。其中,第二种方法由于不需要将手脱开手柄或使工具脱离螺钉而更为方便。但是棘轮机构由于其本身的齿状结构的设计必然会带来扳手使用中的嗒嗒声,这在很多使用者的使用中被认为是不愉快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扳手,实现扳手对工件的静音的单向传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扳手,通过在扳手的扳动部设置单向传动机构,实现手对工件的静音的单向传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扳手,用于扳动工件,包括扳动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延伸并在其延伸端与所述扳动部相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传动机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滚子、第一部件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扳手的扳动部,所述第二部件用于与所述工件配合;来自于所述扳动部的转动力矩的方向为沿所述第一部件的转动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中的一个,所述滚子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静止以将所述转动力矩输出到所述工件;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中的另一个,所述滚子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而不将所述转动力矩输出到所述工件。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方向分布;每一个所述槽和它面对的所述第一表面一起限定一个所述滚子的活动空间;被所述第一部件带动的所述滚子从所述活动空间的第一部分移动到所述活动空间的第二部分或者从所述第二部分移动到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滚子能自由转动,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滚子被夹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表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方向分布;每一个所述槽和它面对的所述第一表面一起限定一个所述滚子的活动空间;被所述第一部件带动的所述滚子从所述活动空间的第一部分移动到所述活动空间的第二部分或者从所述第二部分移动到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滚子能自由转动,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滚子被夹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为圆柱面。进一步地,所述滚子是滚珠、滚柱或滚针。进一步地,所述扳手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从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延伸且抵触所述滚子以使所述滚子被夹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横截面上,所述槽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横截面靠近所述握持部的部分上,所述槽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所述槽的个数不小于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工件配合的第三表面。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表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皆为光滑曲面;所述各个滚子分布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子之间有弹性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为从其中一个所述滚子到另一个所述滚子;所述滚子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截面具有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所述最大宽度大于所述滚子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最小宽度小于所述滚子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被所述第一部件带动的所述滚子的转动中,沿其所述截面的最大宽度方向的轴线与其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圆柱面。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接近所述握持部的部分具有槽,所述槽和它面对的所述第一表面一起限定所述各个滚子的活动空间;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子之间有弹性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为从其中一个所述滚子到另一个所述滚子;所述滚子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截面具有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所述最大宽度大于所述滚子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最小宽度小于所述滚子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被所述第一部件带动的所述滚子的转动中,沿其所述截面的最大宽度方向的轴线与其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表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接近所述握持部的部分具有槽,所述槽和它面对的所述第一表面一起限定所述各个滚子的活动空间;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子之间有弹性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为从其中一个所述滚子到另一个所述滚子;所述滚子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截面具有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所述最大宽度大于所述滚子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最小宽度小于所述滚子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被所述第一部件带动的所述滚子的转动中,沿其所述截面的最大宽度方向的轴线与其所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为圆柱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且使所述滚子被夹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工件配合的第三表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扳手,用于扳动工件,包括扳动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延伸并在其延伸端与所述扳动部相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传动机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滚子、第一部件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保持架;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扳手的扳动部,所述保持架用于容纳所述滚子并接纳与所述工件;来自于所述扳动部的转动力矩的方向为沿所述第一部件的转动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中的一个,所述滚子使所述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静止以将所述转动力矩输出到所述工件;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中的另一个,所述滚子使所述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而不将所述转动力矩输出到所述工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件朝向所述保持架第一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保持架上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空间,各个所述滚子分别地被容纳在各个空间内;所述空间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口和朝向所述工件的第二开口,所述滚子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并由此能被所述第一部件带动,所述滚子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工件接触;被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工件的表面限定的所述空间为其中的所述滚子的活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用于扳动工件,包括扳动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延伸并在其延伸端与所述扳动部相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传动机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滚子、第一部件和至少部分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扳手的扳动部,所述第二部件用于与所述工件配合;来自于所述扳动部的转动力矩的方向为沿所述第一部件的转动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中的一个,所述滚子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静止以将所述转动力矩输出到所述工件;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动力矩中的另一个,所述滚子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而不将所述转动力矩输出到所述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