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水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具有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变形小、抗拉强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输水管内胶层无任何毒性,可以保证输水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输水管的第一胶布层和第二胶布层的缠绕角度采用54°44′、-54°44′的平衡角度。采用这种特殊缠绕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输水管具有非常好的弯曲性能,不会由于弯曲而产生弯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各个胶层的材料也进行了独特的选取,既能够达到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强度又高,能够实现多次反复的弯曲展开。其弯曲性能比相同抗拉强度的普通输水管高两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产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实施海上补给是海上作业经常需要的海上后勤保障手段。它可以应用于舰艇或海上钻井平台等各种场合。对于舰艇而言,其不仅能扩大舰艇的活动半径,更重要的是舰艇不必为取得自身补给而来回往返。在海上补给过程中,淡水输送是补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在船间进行淡水输送时,两船之间必然要存在一个较大的距离,而且必须采用软管进行,因此,对输水管的抗拉强度、无毒性和弯曲半径等有非常高的要求。而目前的普通水管,要么抗拉强度难以达到要求,要么耐紫外线性能不佳。而且,通常情况下,提供抗拉强度往往和弯曲半径之间存在着逆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抗拉强度,则弯曲半径就会很大,使用起来极其不便,而要想获得小的弯曲半径,则往往带来抗拉强度的降低。而且,目前各种输水管中,使用橡胶为原料的输水管均不能够实现无毒,而采用塑料、金属等材料的输水管又明显无法满足水上输送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抗拉、无毒、使用方便的输水管能够适应海上大规模补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输水管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出的输水管能够,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抗拉强度高、耐磨性好、耐海洋环境、密封性好。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输水管能够实现真正的无毒。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调制乐瑞固1524脱模剂,将所述脱模剂搅拌均匀至呈乳白色液体;B)擦拭用于缠绕输水管的芯棒表面,在所述芯棒上涂一层调制完成的乐瑞固1524脱模剂,所述芯棒的外径为65mm ;C)在所述芯棒的外表面上缠绕三层内层胶片,胶层总厚度为2.0mm,缠绕应平整无皱褶,缠绕无缝隙;D)在所述内层胶片外部缠绕第一胶布层,所述第一胶布层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所述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I = 131±1臟,82 = 134±1111111;长度=内胶胶管长度\1.82,搭缝3?5_,周长226 土 3_ ;E)在所述第一胶布层的外侧缠绕第二胶布层,所述第二胶布层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3 = 138±lmm,B4 = 142± Imm ;长度=要制备的输水管长度X 1.82,帘布缠绕应平整无皱褶,搭缝3?5mm,周长239 ± 3mm ;F)在所述第二胶布层的外侧缠绕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二者厚度和为1.0mm,从而获得待处理胶管;G)将宽度为IlOmm的尼龙水布缠绕在所述胶管的所述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外侧,缠绕两层,水布接头间距应不小于Im ;H)在硫化罐中放入硫化台车,关闭硫化罐的排汽阀,打开硫化罐的进汽阀进行温罐,温罐条件为0.16MPaX 10?20min ;I)温罐结束后,开启硫化罐的排气阀排出蒸汽,罐内无激汽流时,打开罐盖拉出硫化车;J)将硫化台车软垫整理好,把缠好水布的软管排列在硫化车上捆牢,将硫化台车送入硫化罐,并关好罐盖;K)打开进汽阀,向罐内送入蒸汽,在汽压达到0.40MPa时,开始计算正硫化时间,硫化汽压控制在0.40±0.02MPa之间,硫化时间45分钟;L)硫化结束后,开启排气阀排出蒸汽,罐内无激汽流时,打开罐盖,拉出硫化车并用冷水冷却缠有水布的胶管;M)将缠有水布的胶管固定在成型机上,将水布导开,将输水管连同芯棒存放在通风处;N)将所述芯棒从所获得的输水管中取出。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三瓣式卡箍接头分别卡在所述输水管的两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内层胶片采用天然胶为主体胶种,并且经硫化处理,硫化处理时采用低硫硫化体系,促进剂选用了次磺酰胺类中的促进剂NS,以防老剂2246为防护体系,白炭黑为补强体系的内衬层,在混炼胶料时加入。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胶布层和所述第二胶布层分别采用天然胶为主要材料,并且经硫化处理,硫化处理采用硫黄,并且采用了焦烧时间长和加工操作安全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NS,以间甲白和新型树脂为粘合剂加入到天然胶中,以白炭黑为补强剂加入到天然胶中。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输水管的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选用乙丙胶作为胶种,并且经硫化处理,硫化体系采用以金属氧化物和硫黄,以次磺酰胺类促进剂为硫化促进剂,添加抗臭氧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N)具体包括:将汽头扎牢,对所述输水管缓慢充气,将所述芯棒取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N)还包括:对所述输水管进行回罐加热,加热条件0.40MPaX 15分钟以便将所述输水管与所述芯棒脱离。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方法制备的输水管。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第一方向选为相对于输水管纵向中心轴线具有夹角54° 44',第二方向选为相对于输水管纵向中心轴线具有夹角-54° 44',其中正向代表顺时针方向,负向代表逆时针方向。本专利技术的输水管内胶选用浅色NR天然橡胶混炼胶,对人体无毒、无味,内胶全部辅助配合材料(如白炭黑、碳酸钙、硫化剂、促进剂)都符合食品级。在SGS实验室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21code of federal regulat1ns 177.2600条款的FDA检测试验,符合饮用水级别。同时在SGS实验室通过欧盟ROHS 6项IEC 62321测试,镉、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测试结果符合欧盟RoHS指令2002/95/EC的重订指令2011/65/EU附录II的极限值要求。软管通过了 GJB3881-1999标准要求的无毒测试,符合LC50 ^ 30 ;通过70°C X 168h高温老化试验,模拟橡胶快速老化,保证老化后的管体粘合力和扯断强力;外胶通过7天50*10-8pphm*40°C *72h*10%耐臭氧性能检测,和7天Uv-B灯7d8HUV/50% 4h冷凝/50%耐紫外线性能检测,保证软管可以长期在大气环境中臭氧和紫外线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通过35°C X24h盐雾试验,保证软管可以在海洋环境盐雾环境下长期工作;通过_28°C的环境温度下软管的低温曲挠试验,保证软管可以在-28°C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弯曲工作;通过-40°C的低温冷冻试验,保证软管在-40°C的低温环境下不会损坏;通过GJB150.10A-2009标准的霉菌测试,保证软管在霉菌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不会被霉囷腐蚀。本专利技术的软管接头采用三瓣式卡箍连接,使用螺栓紧固,内芯和卡箍都加工有牙扣,螺栓紧固后可以起到密封和防拔脱的作用。软管总成要求拔脱拉力大于1.2吨,实际测试拉力大于3吨,单独的管体拉力测试大于4吨。无论软管总成和单独的软管管体都有优良的抗拉性能,软管稳定可靠。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具有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变形小、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虽然以橡胶为原料进行制备,但是制备出的输水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毒。所制备输水管在SGS实验室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21Codeof federal regulat1ns 177.2600条款的FDA检测试验,符合饮用水级别。同时在SGS实验室通过欧盟ROHS 6项IEC62321测试,镉、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测试结果符合欧盟RoHS指令2002/95/EC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缠绕内胶层、缠绕胶布层、硫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祥,田艳丽,金蓓,李攀瑜,陶俊,徐锦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