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8393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包括吸热板与散热片,设置在吸热板与散热片之间的温差发电片,在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的降温管,在温差发电片上连接有蓄电池,在温差发电片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路,在电源电路上还连接有升压电路。所述降温管贯穿散热片的部分由若干根毛细管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从而突破传统的发电方式,开放了一种新的发电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新能源的利用,很好的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清洁能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温差进行发电的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对水利、风力以及太阳能均开发出了相应的发电方式,很好的利用了环保清洁的新能源,降低了传统发电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更好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还需要不断的突破现有技术,完成对新的新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从而突破传统的发电方式,开放了一种新的发电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新能源的利用,很好的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包括吸热板与散热片,设置在吸热板与散热片之间的温差发电片,在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的降温管,在温差发电片上连接有蓄电池,在温差发电片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路,在电源电路上还连接有升压电路。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管贯穿散热片的部分由若干根毛细管组成。进一步的,上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l,三极管VTl,单结晶体管BTl,单向晶闸管VS1,P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阳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滑动变阻器RPl和滑动变阻器RP2后与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阳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阴极相连接的电容Cl,正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阴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l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串接在三极管VTl的基极与单结晶体管BTl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N极与单结晶体管BTl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感LI与二极管Dl的P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以及与稳压二极管D2并联的电容C3组成;其中,三极管VTl的发射极同时与单结晶体管BTl的第二基极以及滑动变阻器RPl的滑动端相连接,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与单结晶体管BTl的第一基极相连接、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与单向晶闸管VSl的控制极相连接、副边线圈的同名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还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再进一步的,上述升压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4和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感L2,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上的电阻R5,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4,P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二极管D3后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5,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7组成;其中,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3的N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4与电感L2的连接点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4与电阻R8的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Tl和三极管VT2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3和三极管VT4为PNP型三极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通过吸热板与散热片使得温差发电片的两端处于不同的温度,使得该温差发电片可以根据温差进行发电,无需进行其他的干涉便可提供清洁的电能,进一步保障了电能的供应,降低了焚烧发电的电量,更好的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降温管,能够进一步促进散热片的降温,使得散热片与吸热板的温度能够有较大的差值,进一步提高了温差发电片的发电效率与发电电量;另外,将降温管贯穿散热片的部分设置为毛细管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其降温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上设置有升压电路,通过该升压电路能够将电路中的电压提升,使得蓄电池的蓄电效率更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效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压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热板;2、温差发电片;3、散热片;4、降温管;5、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吸热板1、散热片3、温差发电片2、降温管4以及蓄电池。其中,温差发电片2设置在吸热板I与散热片3之间,降温管4贯穿散热片3,蓄电池5连接在温差发电片2上,在温差发电片2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路,在电源电路上还连接有升压电路。使用时,吸热板I通过吸收太阳能、地热或者其他热量进行升温,而散热片3则保持持续散热,使得吸热板I与散热片3之间保持一定的温度差,而设置在吸热板I与散热片3之间的温差发电片2则通过上下两侧的温度差进行发电,发出的电能被存储在蓄电池中以供需要时使用。如图2所示,上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l,三极管VT1,单结晶体管BT1,单向晶闸管VSl,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1,滑动变阻器RP2,电容Cl,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感LI组成。连接时,二极管Dl的P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阳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滑动变阻器RPl和滑动变阻器RP2后与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容Cl的正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阳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阴极相连接,电容C2的正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板(1)与散热片(3),设置在吸热板(1)与散热片(3)之间的温差发电片(2),在散热片(3)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3)的降温管(4),在温差发电片(2)上连接有蓄电池(5),在温差发电片(2)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路,在电源电路上还连接有升压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