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端缩口装置及缩口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795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端缩口装置及缩口加工方法。管端缩口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架、箱体、滑块和夹持模,支撑架垂直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箱体内设有方形槽和锥形槽,方形槽和锥形槽相连通,滑块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方形槽内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凸块,夹持模设置于锥形槽内,夹持模中心设置为通孔,通孔的前端为逐渐缩小的锥孔,后端为圆孔,夹持模由八个紧密贴合单元模组成;箱体内单元模靠近锥孔的一端设有压簧。其缩口方法步骤如下:(a)将外管的一端缩口加工;(b)将内管插入到外管内;(c)焊接支撑件制得双层管;(d)向双层管的间隙内灌砂至间隙灌满;(e)对双层管进行弯管加工;(f)将外管的另一端缩口加工。本方案实现缩口达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的基本无切削加工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管端成形的主要对象是管接头,以管子作为原材料成形机械零件,可节省切削、焊接等工序,减少材料费,大量降低成本,并能使产品轻量化。因此近年来,管子成形被作为高附加价值化技术而收到重视。管材成型一般包括:对管材的切除、压弯、缩口等,其中对管材的缩口一般通过缩管机实现。缩管机是在常态下对管件端面进行扩管及缩管,由集成控制的触控显示荧屏控制的液压全自动管端加工机械,更换模具可对管件进行扩管、缩管、鼓包、镦筋等管端加工成型,可根据用户需要自由决定采用手动、点动或自动的加工形机床由油箱、床身、滑块、主油缸、模具芯杆(选用)、限位油缸、压紧油缸、夹紧模具及轴向定位油缸、轴向定位角铁等主要零件组成。现有的缩管机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常常出现外翻、缩口尺寸不达标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现有的管端缩口方法为:首先对外管的两端进行缩口处理,再组装内管和外管,并采用焊接技术制成双层管;然后向双层管的间隙内填充液体,再对其冷冻处理成冰块;最后实现双层管的弯折。其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其一,缩口采用液压机,工作效率较低,且只能对直管缩口,缩口端容易产生外翻的现象;其二,双层管弯折过程中冰块会不断的融化,使得双层管之间的间隙度不一致,导致双层管弯折后内、外管会发生松动,无法达到紧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管端缩口装置,以解决现有缩管装置在缩口加工中存在的缩口端外翻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管端缩口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和缩口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缩口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和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缩口机构包括箱体、滑块和夹持模,所述箱体内设有方形槽和锥形槽,所述方形槽和锥形槽相连通,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方形槽内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夹持模设置于锥形槽内,所述夹持模中心设置为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逐渐缩小的锥孔,后端为圆孔,所述夹持模由八个紧密贴合的单元模组成;所述箱体内单元模靠近锥孔的一端设有压簧。基础方案的原理和优点:将管材的管端放置于夹持模中心形成的锥孔内,由冲床上汽缸的活塞杆对滑块施加向下的压力,滑块上的导向槽与箱体方形槽内的凸块相对滑动,推动夹持模在锥形槽内移动,由于箱体内与单元模靠近锥孔的一端对应处设有压簧,使夹持模与壳体的锥形槽壁紧密配合,使得八个单元模同时向内缩紧,实现对管端的缩口。本方案在冲床上采用夹持模缩紧向管端施压,实现对管端的缩口,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夹持模由多个单元模组成且方便装配和拆卸,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管端进行缩口处理;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保证金属外管的两端缩口尺寸一致。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与单元模远离锥孔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箱体内与单元模的凸起对应处设有复位弹簧,通过上述设置,当管端缩口完成后,将滑块向上移动,复位弹簧以供夹持模自动复位,相较人工复位更省力、更省时。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管端缩口装置的缩口加工方法,以解决在缩口加工中存在的缩口端外翻,以及双层管弯折后内、外管会发生松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基础方案为:一种管端缩口装置的缩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a)准备外管和内管,将外管的一端插入夹持模的锥孔内,外管向夹持模内送进,八个单元模向内收拢外管,完成对外管一端的缩口加工; (b)将内管插入到外管内,插入后的双层管件的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的单边间隙量保持在10-20mm ; (c)将支撑件套接在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焊接支撑件制得双层管; (d)在双层管的两端添设密封盖,打开双层管一端的密封盖,另一端的密封盖关闭,向双层管的间隙内灌砂至间隙灌满,关闭打开的密封盖; (e)将经(d)步骤灌砂完成的双层管通过弯管机对双层管进行弯管加工,加工后对双层管进行清砂处理; (f)将外管未缩口的一端放入夹持模的锥孔内,重复步骤(a)实现金属外管另一端的缩口加工。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为:首先通过管端缩口装置内的八个单元模对外管的一端进行缩口处理,再组装内管和外管,并采用焊接技术制成双层管,且内管外壁于外管内壁之间的单边间隙量保持在10-20mm;然后向双层管的间隙内灌注型砂至填满间隙;最后对双层管进行弯折处理,再对外管的另一端进行同样缩口处理。其管端缩口方法相较现有的缩口方法:其一,采用冲床加工替代采用液压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加工方法适合直管和弯管的缩口处理,且外管的两端缩口尺寸一致;其二,先对外管的一端进行缩口处理相较对外管的两端同时进行缩口处理,更方便组装,采用灌砂填充双层管的间隙替代采用液体填充双层管的间隙且还需冷冻液体,节约了能耗,同时弯管的过程中型砂不会产生松动,反而更加紧实,使得双层管之间的间隙度保持一致,缩口后的管端达到紧配的要求。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将步骤(e)改进为将沙袋装进双层管的间隙里,通过将步骤(e)的改进,由于沙袋作为一个整体,在双层管的间隙内方便放入和取出,也方便收集型砂;在双层管弯折加工时,沙袋的内的型砂相互挤压更加紧实,更好的保护了双层管的结构。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步骤(C)中的支撑件设置为三角支撑架,由于圆环三角式支架的三个支点之间构成三角形,具有更稳固和耐压的特性,在双层管弯折加工时,使得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的单边间隙量保持不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端缩口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I,支撑架2,箱体3,滑块4,夹持模5,方形槽6,锥形槽7,压簧8,复位弹簧9,导向槽10。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端缩口的加工方法的缩口装置,包括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端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和缩口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缩口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和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缩口机构包括箱体、滑块和夹持模,所述箱体内设有方形槽和锥形槽,所述方形槽和锥形槽相连通,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方形槽内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夹持模设置于锥形槽内,所述夹持模中心设置为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逐渐缩小的锥孔,后端为圆孔,所述夹持模由八个紧密贴合的单元模组成;所述箱体内单元模靠近锥孔的一端设有压簧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