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左L型支架上设置有左电机,右L型支架上设置有右电机,右电机上部连接有右电机轴,右电机轴上部连接有收卷辊轮;右L型支架右侧下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滚轮;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上部设置有瞭望平台;支撑柱右侧设置有支座,支座右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支座右侧铰链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部右侧铰链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部设置有触碰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有效地针对进出港船只予以位置引导,能有效地避免船只进出港位置混乱情况,工作人员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属于船舶进出港
技术介绍
船只由于体型巨大,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无法直观地了解前方的信息,进出港时无法了解船只与港口的距离,需要通过经验来进行判断,这样很容易发生误判,造成意外。因此,需要对船只进行科学地引导,让驾驶员了解船只和港口的距离,及时地将船只进行停靠,避免意外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以便更好地针对进出港船只进行引导,避免出现进出港位置混乱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左L型支架上设置有左电机,左电机上部连接有左电机轴,左电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右L型支架上设置有右电机,右电机上部连接有右电机轴,右电机轴上部连接有收卷辊轮;右L型支架右侧下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滚轮;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上部设置有瞭望平台,瞭望平台右侧设置有爬梯,瞭望平台上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支撑柱右侧设置有支座,支座右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支座右侧铰链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部右侧铰链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部设置有触碰板,支撑柱上部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下部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啮合,旋转柱上部设置有照明腔支柱,照明腔支柱上部设置有照明腔,照明腔内部设置有照明灯。进一步地,收卷辊轮上设置有牵引绳,右L型支架上设置有通孔,牵引绳穿过通孔并跨过支撑滚轮与支撑板上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支撑柱上部设置有下轴承,瞭望平台中部设置有上轴承,旋转柱穿过下轴承和上轴承设置。进一步地,旋转柱上部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上设置有电源线与照明灯相连接。该装置中,电源接口接通外部电源,照明灯开始工作,在左电机的作用下,左电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在主动齿轮的作用下转动,再带动旋转柱旋转,从而使照明灯转动,对在船只上的驾驶员发出灯光信号。工作人员在瞭望平台上进行瞭望,了解船只的动向和信息,瞭望平台上的挡板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从瞭望平台上跌落,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当船只靠近时,工作人员利用爬梯爬到右L型支架上,如果需要提升触碰板的高度,打开右电机,在右电机的作用下,右电机轴带动收卷辊轮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收卷,牵引绳拉动支撑板,使触碰板到达合适的高度,船只前部的桅杆以触碰到触碰板作为进出港安全位置,便于驾驶员了解船只和港口的距离;如果需要降低的高度,右电机反转,将收卷辊轮上的牵引绳放出使支撑板下降,带动触碰板下降,从而调整船进出港不同的安全距离。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装置能有效地针对进出港船只予以位置引导,使用方便,能有效地避免船只进出港位置混乱情况,工作人员便于使用,驾驶人员也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照明腔支柱;2、电源接口 ;3、旋转柱;4、挡板;5、主动齿轮;6、瞭望平台;7、左电机轴;8、左L型支架;9、左电机;10、上轴承;11、爬梯;12、下轴承;13、从动齿轮;14、支座;15、收卷辊轮;16、右L型支架;17、照明灯;18、底座;19、支撑柱;20、固定螺栓;21、连接杆;22、右电机;23、右电机轴;24、船只;25、桅杆;26、支撑板;27、牵引绳;28、连接板;29、支撑滚轮;30、通孔;31、照明腔;32、触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如图1所示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包括底座18,底座18上部设置有支撑柱19,支撑柱19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L型支架8和右L型支架16,左L型支架8上设置有左电机9,左电机9上部连接有左电机轴7,左电机轴7上连接有主动齿轮5,右L型支架16上设置有右电机22,右电机22上部连接有右电机轴23,右电机轴23上部连接有收卷辊轮15 ;右L型支架16右侧下部设置有连接板28,连接板28上部设置有支撑滚轮29 ;左L型支架8和右L型支架16上部设置有瞭望平台6,瞭望平台6右侧设置有爬梯11,瞭望平台6上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4,支撑柱19右侧设置有支座14,支座14右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20,支座14右侧铰链连接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下部右侧铰链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下部设置有触碰板32,支撑柱19上部设置有旋转柱3,旋转柱3下部连接有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13和主动齿轮5相啮合,旋转柱3上部设置有照明腔支柱1,照明腔支柱I上部设置有照明腔31,照明腔31内部设置有照明灯17。收卷辊轮15上设置有牵引绳27,右L型支架16上设置有通孔30,牵引绳27穿过通孔30并跨过支撑滚轮29与支撑板26上部相连接。支撑柱19上部设置有下轴承12,瞭望平台6中部设置有上轴承10,旋转柱3穿过下轴承12和上轴承10设置。旋转柱3上部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 2,电源接口 2上设置有电源线与照明灯17相连接。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电源接口 2接通外部电源,照明灯17开始工作,在左电机9的作用下,左电机轴7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从动齿轮13在主动齿轮5的作用下转动,再带动旋转柱3旋转,从而使照明灯17转动,对在船只24上的驾驶员发出灯光信号。工作人员在瞭望平台6上进行瞭望,了解船只24的动向和信息,瞭望平台6上的挡板4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从瞭望平台6上跌落,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当船只24靠近时,工作人员利用爬梯11爬到右L型支架16上,如果需要提升触碰板32的高度,打开右电机22,在右电机22的作用下,右电机轴23带动收卷辊轮15转动对牵引绳27进行收卷,牵引绳27拉动支撑板26,使触碰板32到达合适的高度,船只24前部的桅杆25以触碰到触碰板32作为进出港安全位置,便于驾驶员了解船只24和港口的距离;如果需要降低32的高度,右电机22反转,将收卷辊轮15上的牵引绳27放出使支撑板26下降,带动触碰板32下降,从而调整船进出港不同的安全距离。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所述左L型支架上设置有左电机,所述左电机上部连接有左电机轴,所述左电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右L型支架上设置有右电机,所述右电机上部连接有右电机轴,所述右电机轴上部连接有收卷辊轮;所述右L型支架右侧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上部设置有瞭望平台,所述瞭望平台右侧设置有爬梯,所述瞭望平台上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柱右侧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右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支座右侧铰链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部右侧铰链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部设置有触碰板,所述支撑柱上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下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柱上部设置有照明腔支柱,所述照明腔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进出港位置确认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所述左L型支架上设置有左电机,所述左电机上部连接有左电机轴,所述左电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右L型支架上设置有右电机,所述右电机上部连接有右电机轴,所述右电机轴上部连接有收卷辊轮;所述右L型支架右侧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左L型支架和右L型支架上部设置有瞭望平台,所述瞭望平台右侧设置有爬梯,所述瞭望平台上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柱右侧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右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支座右侧铰链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部右侧铰链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部设置有触碰板,所述支撑柱上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下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柱上部设置有照明腔支柱,所述照明腔支柱上部设置有照明腔,所述照明腔内部设置有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连红,
申请(专利权)人:罗连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