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久专利>正文

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46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由上盖、本体和漏斗组成。上盖为上凹空心体,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本体为空心瓶体,肩部直径向上逐渐缩小,顶端的瓶颈口外壁设有外连接结构;漏斗是上下底面开口的圆锥台形空心体,各部形状与本体肩颈部对应相似,漏斗小口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当漏斗大口朝上,小口与瓶颈口上部连为一体时,即可作为漏斗使用。当漏斗大口朝下,小口与瓶颈口下部连为一体时,漏斗便贴附在瓶体的肩部。再将上盖与瓶颈口上部连为一体,就形成了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该容器在需要使用漏斗灌入液体或粉末时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附带漏斗,刻印有量度,可多次使用的瓶式容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瓶式容器有两个不方便之处。一是常需要向瓶式容器中灌入液态或粉末状态的物质,如果家中没有漏斗或虽备有漏斗却又一时找不到,就会感到不方便。二是在使用瓶中物质向外倾倒时,由于无法计量,很难掌握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颈部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以解除向瓶中灌入液体或粉末的不便。平时漏斗大口朝下贴附在瓶的肩颈部,不仔细看察觉不到漏斗的存在,无损于瓶体的美观。需用时将其取下,大口朝上小口与瓶颈口连为一体,瓶口上便形成漏斗,可以灌入液体或粉末,用完后将其回复原位,待下次再用。这样,该容器还具备了可多次使用的功能,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使其除了具有使用方便的结构组合之外,还可籍由容器透明或半透明的本体以及本体上的刻度与标称,能较准确地掌握容器内物质的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包括上盖1,漏斗2,本体3,其特征是上盖1为上凹空心体,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本体3为空心瓶体,上部设有肩部32。肩部直径由下向上逐渐缩小,顶端设有瓶颈口31,瓶颈口31外壁设有外连接结构。漏斗2为上下底面开口的圆锥台形空心体,设有大口26,小口25,各部形状与本体肩颈部对应相似,漏斗小口25的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当漏斗2的大口26朝上,小口25以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上端连接为一体时,即可作为漏斗使用。当漏斗的大口26朝下,小口25以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下端连为一体,漏斗2便贴附在本体3的肩部32。上盖1再以其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上端连为一体,便构成了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的整体。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其中所述上盖1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壁设有内螺纹11;漏斗2小口25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螺纹211;本体3瓶颈口31外壁的外连接结构为外螺纹311。上盖1以内螺纹11,漏斗2的小口25以内螺纹211分别与本体3瓶颈口31的外螺纹311相螺合而连接组合。前述的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其中所述上盖1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壁设有内凸环12;漏斗2小口25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凸环212;本体3瓶颈口31外壁上端的外连接结构为内凹环槽312,下端的外连接结构为内凹环槽313。上盖1以内凸环12与本体3瓶颈口31的内凹环槽312扣合连接。漏斗2小口25以内凸环212分别与本体3瓶颈口31的内凹环槽312,313相扣合,进行两种不同的组合连接。前述的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其中所述漏斗2大口26的外缘适当弯折延伸,形成与本体3相适应的侧板27,以增加漏斗的容量前述的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其中所述的本体3为透明或半透明特性的玻璃、pvc、聚脂或塑料制成,在其外表从下至上塑刻或印有连续的容积刻度4,并标出相应的瓶内物质的重量值。前述的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其中所述的上盖1,瓶颈口31,漏斗小口25可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本体3、肩部32、漏斗大口26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所述上盖1的内凸环12,漏斗小口25的内凸环212可为间断式凸点;所述上盖1的内螺纹11,漏斗小口25的内螺纹211,瓶颈口31的外螺纹311为多头螺纹,以快速螺合为一整体。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的结构新颖巧妙而且实用。漏斗平时附带在瓶体肩部,并不防碍瓶子的美观,甚至可以让人觉察不到它的存在,不用时不会丢失,需用时则随时可以取下使用。籍由透明或半透明瓶体上的刻度和重量标称,还使人们能准确掌握瓶内物质的用量。解除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不便。由于本技术实用性强,势必会有广泛的用途。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螺纹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嵌合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使用漏斗状态时,漏斗与本体连接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在非使用状态时,漏斗与本体、上盖与本体连接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为增大漏斗容量,增加漏斗侧板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多次使用的洗衣粉瓶式容器”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包括上盖1、漏斗2、本体3。其中上盖1为上凹空心体,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本体3为空心瓶体,上部设有肩部32。肩部直径由下向上逐渐缩小,顶端设有瓶颈口31,瓶颈口外壁设有外连接结构。漏斗2为上下底面开口的圆锥台形空心体,设有小口25,大口26,各部位形状与本体肩颈部对应相似。漏斗小口25的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结构可为螺纹连接结构。上盖1内壁的内连接结构可为内壁设有内螺纹11;漏斗2小口25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螺纹211;本体3瓶颈口31外壁的外连接结构为外螺纹311。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结构可为凸环与凹槽卡合结构,其中上盖1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壁设有内凸环12;漏斗2小口25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凸环212;本体3瓶颈口31外壁上端的外连接结构为内凹环槽312,下端的外连接结构为内凹环槽313。上盖1以内凸环12与本体3瓶颈口31的内凹环槽312相扣合。漏斗2的大口26向上或向下,小口则以内凸环212与本体3瓶颈口31的内凹环槽312或313相扣合,进行不同的组合。请参阅图4、图1所示。当漏斗2大口26朝上,小口25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与本体3瓶颈口外壁上端的外连接结构连为一体时,即可作为漏斗使用,向瓶内灌入液体或粉末。请参阅图5所示。当漏斗2大口26朝下,小口的内连接结构与本体3瓶颈口31外壁下端的外连接结构连为一体,漏斗2便贴附在本体3的肩32颈31部;当上盖1再以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与本体3瓶颈口外壁的外连接结构上端连为一体时,便形成了如图所示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的整体。请参阅图6所示,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良为漏斗2大口26的外缘适当延伸弯折,形成与本体3相适应的侧板27,以增加漏斗的容量。请参阅图1、图5、图7所示。所述本体3为透明或半透明特性的玻璃、pvc、聚脂或塑料制成,在其外表面从下至上塑刻或印有连续的容积刻度4,并标出相应的瓶内物质的重量值,还可以印上用量标准,使用者可准确掌握用量。在前述的各种结构的容器中,其中上盖1的内凸环12、漏斗2小口25的内凸环212可为间断式凸点;上盖1的内螺纹11,漏斗2的小口25的内螺纹211,本体3瓶颈口的外螺纹311为多头螺纹,以快速螺合为一整体;上盖1、瓶颈口31、漏斗小口25可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本体3、漏斗大口26可为圆形、方形、多边形。请参阅图7所示。这是本技术的一个优秀实施例″一种可多次使用的洗衣粉瓶式容器。″目前常见的洗衣粉包装容器在使用中均有诸多不便,如塑料袋装洗衣粉瘫软成一堆,在多水的洗衣现场剪口容易进水,且不易掌握用量;桶装洗衣粉又粗又大,在狭小的洗衣现场难于放置,口大更易进水,且售价较高,一般消费者少有问津;纸盒包装则更不适合在多水的环境中使用。另外这几种包装方式在搓洗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包括上盖(1),本体(3),漏斗(2)。其特征是:上盖(1)为上凹空心体,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本体(3)为空心瓶体,上部设有肩部(32)。肩部直径向上逐渐缩小,顶端设有瓶颈口(31),瓶颈口(31)外壁设有外 连接结构。漏斗(2)为上下底面开口的圆锥台形空心体,设有大口(26),小口(25)。漏斗各部位形状与本体肩部对应相似,漏斗小口(25)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当漏斗(2)的大口(26)朝上,小口(25)以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 接结构上端连接为一体时,即可作漏斗使用。当漏斗(2)的大口(26)朝下,小口(25)以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下端连接为一体,漏斗(2)便贴附在本体(3)的肩部(32)。上盖(1)再以其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上端连为一体,便构成了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的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包括上盖(1),本体(3),漏斗(2)。其特征是上盖(1)为上凹空心体,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本体(3)为空心瓶体,上部设有肩部(32)。肩部直径向上逐渐缩小,顶端设有瓶颈口(31),瓶颈口(31)外壁设有外连接结构。漏斗(2)为上下底面开口的圆锥台形空心体,设有大口(26),小口(25)。漏斗各部位形状与本体肩部对应相似,漏斗小口(25)内壁设有内连接结构。当漏斗(2)的大口(26)朝上,小口(25)以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上端连接为一体时,即可作漏斗使用。当漏斗(2)的大口(26)朝下,小口(25)以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下端连接为一体,漏斗(2)便贴附在本体(3)的肩部(32)。上盖(1)再以其内连接结构与瓶颈口(31)的外连接结构上端连为一体,便构成了一种附带漏斗的瓶式容器的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壁设有内螺纹(11);漏斗(2)小口(25)内壁的内连接结构为内壁设有内螺纹(211);本体(3)的瓶颈口(31)外壁的外连接结构为外螺纹(311)。上盖(1)以内螺纹(11),漏斗(2)的小口以内螺纹(211)分别与本体(3)的瓶颈口(31)的外螺纹(311)相螺合而连接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久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