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板式折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360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板式折叠器,包括有倾斜臂、手柄、倾斜座、锁紧臂拉簧、联动片、第一铆钉、主轴、第二铆钉、齿板及蜗簧;所述倾斜臂与所述齿板固定连接;所述蜗簧穿入所述主轴,一端固定于所述主轴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臂上。本申请通过将倾斜臂与齿板的分体式结构设计,以及通过蜗簧的使用,能够减小齿板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特别是一种齿板式折叠器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乘客在车内乘坐过程中的舒适度和车厢内部空间或维修方便性,汽车座椅的靠背通常是可折叠的。座椅靠背调节装置分为调角器和折叠器。调角器结构复杂,对齿形要求较高,调节角度范围有限,且成本高。而折叠器一般为齿板式折叠器,结构简单,折叠角度大,成本低,在卡车副驾驶座椅上广泛使用。图1至图3所示为目前使用的一种齿板式折叠器结构。其由倾斜臂1、盖板2、手柄3、倾斜座4、锁紧臂拉簧5、联动片6、第一铆钉7、主轴8、主轴盖9及第二铆钉10组成。这种结构靠倾斜臂上齿板比较薄,齿板上第一弧面11与第一铆钉7形成限位配合;第二弧面12与第二铆钉10形成限位配合。这种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易发生故障。首先,当向上拉动手柄时,手柄和第一铆钉绕第二铆钉的轴线转动,在联动片的作用下,第一铆钉沿倾斜座4的开口向下运动,见图3中箭头所示,装在座椅靠背上的倾斜臂I则可顺时针转动,折叠座椅靠背,当倾斜臂上的第二弧面碰到第二铆钉10时,折叠限位,此时折叠角度达到最大。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手扳动座椅靠背,使用不够方便。其次,由于倾斜臂冲压时无法使用中碳钢或者高碳钢,且倾斜臂与齿板为一体冲压而成,尺寸较大,现有热处理工艺很难对其进行渗碳处理,导致齿板材料耐磨性较差,容易磨损。即使能对其进行渗碳和淬火处理,也会由于尺寸大而导致变形大,使产品不合格。并且该结构由于齿板薄,配合接触面小,使用的过程中,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与第一铆钉7和第二铆钉10配合起限位作用的第一弧面11和第三弧面13极易产生磨损,从而导致齿板与铆钉配合产生间隙,座椅靠背晃动严重,给使用者带来极度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技术的齿板式折叠器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齿板式折叠器的齿板易磨损和磨损带来的座椅靠背晃动的问题,以及扳动手柄后需要手动扳动座椅靠背才能折叠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齿板式折叠器,包括有倾斜臂、手柄、倾斜座、锁紧臂拉簧、联动片、第一铆钉、主轴、第二铆钉、齿板及蜗簧;所述倾斜臂与所述齿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板通过所述主轴与所述倾斜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联动片活动连接;第二铆钉固定于所述倾斜座上;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铆钉与所述倾斜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铆钉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上,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倾斜座的开口内;所述锁紧臂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上;所述蜗簧穿入所述主轴,一端固定于所述主轴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臂上。所述齿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倾斜臂的厚度。所述齿板的表面设置有渗碳层。所述齿板与所述倾斜臂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倾斜臂设置有翻边,所述蜗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边处。还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齿板与所述倾斜座之间。还包括有主轴盖;所述主轴盖固定于所述主轴远离所述倾斜座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将倾斜臂与齿板的分体式结构设计,齿板单独渗碳处理,并且通过提高齿板的厚度提高齿板的强度,并使得齿板与第二铆钉的配合接触面增加,减小磨损量。另一方面,通过蜗簧的使用,使得倾斜臂受到一个拉力的作用,可以抵销部分后向冲击载荷,减小齿板的磨损,即使齿板出现微小的磨损后,蜗簧也可以限制倾斜臂的自由晃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晃动量。蜗簧可以实现座椅靠背的自动折叠。【附图说明】图1为现技术齿板式折叠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主轴的倾斜臂侧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齿板式折叠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带主轴的倾斜臂侧视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倾斜臂,2盖板,3手柄,4倾斜座,5锁紧臂拉簧,6联动片,7第一铆钉,8主轴,9主轴盖,10第二铆钉,11第一弧面,12第二弧面,13第三弧面,101倾斜臂,102齿板,103盖板,104手柄,105倾斜座,106锁紧臂拉簧,107联动片,108第一铆钉,109蜗簧,110铆钉,111第二铆钉,112主轴,113主轴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齿板式折叠器,如图4至图6所示,包括有倾斜臂101、手柄104、倾斜座105、锁紧臂拉簧106、联动片107、第一铆钉108、主轴112、第二铆钉111、齿板102及蜗簧109 ;所述倾斜臂101与所述齿板102通过铆钉110固定连接;在本申请中,倾斜臂与齿板的分体式结构是本申请的关键技术之一,所述齿板通过所述主轴与所述倾斜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104与所述联动片107活动连接;第二铆钉111固定于所述倾斜座105上;所述联动片107通过所述第二铆钉111与所述倾斜座10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铆钉10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107上,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倾斜座的开口内;所述锁紧臂拉簧106的一端固定于倾斜座105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107上。还包括有盖板103,所述盖板103固定于所述齿板102与所述倾斜座105之间。还包括有主轴盖113 ;所述主轴盖113固定于所述主轴112远离所述倾斜座105的一端。本技术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齿板与倾斜臂分开,为两个冲压件,二者单独冲压,齿板单独渗碳和淬火处理后,通过铆钉铆接在一起。这种结构只需要简单的将倾斜座、盖板做适当的避让就可增加齿板厚度。齿板厚度增加后,可使与第二铆钉配合的接触面较大,减小齿板的磨损量。由于齿板与倾斜臂分开后为两个冲压件,因此齿板冲压件尺寸大大减小,现有的热处理工艺可方便的对其进行渗碳处理,使渗碳层厚度能够达到0.3-0.5mm,表面硬度HRl5N达到80-85,从而大大提高了齿板的耐磨性能。所述蜗簧109穿入所述主轴112,蜗簧109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轴112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臂101上。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蜗簧的使用,蜗簧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中间的凹槽处,另一端固定在倾斜臂冲起的翻边处。在正常的使用位置时,由于蜗簧的作用,倾斜臂受到一个拉力的作用,可以抵消部分后向冲击载荷,减小齿板的磨损。即使齿板出现微小的磨损后,蜗簧也可以限制倾斜臂的自由晃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晃动量。除此之外,蜗簧可以实现座椅靠背的自动折叠。当向上拉动手柄时,第一铆钉沿倾斜座的开口向下运动,倾斜臂在蜗簧拉力的作用下会顺时针自动回位到折叠位,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齿板式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倾斜臂、手柄、倾斜座、锁紧臂拉簧、联动片、第一铆钉、主轴、第二铆钉、齿板及蜗簧;所述倾斜臂与所述齿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板通过所述主轴与所述倾斜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联动片活动连接;第二铆钉固定于所述倾斜座上;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铆钉与所述倾斜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铆钉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上,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倾斜座的开口内;所述锁紧臂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板式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倾斜臂、手柄、倾斜座、锁紧臂拉簧、联动片、第一铆钉、主轴、第二铆钉、齿板及蜗簧;所述倾斜臂与所述齿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板通过所述主轴与所述倾斜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联动片活动连接;第二铆钉固定于所述倾斜座上;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铆钉与所述倾斜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铆钉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上,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倾斜座的开口内;所述锁紧臂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片上;所述蜗簧穿入所述主轴,一端固定于所述主轴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倾斜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钦彭志军张田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