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守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713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包括主体、拉绳、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拉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主体下端位于底座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主体上端则连接在支撑板中部下表面处;在所述支撑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上定滑轮;在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下定滑轮,另外一端则与拉绳的固定端相连;所述拉绳的活动端则依次经过两个上定滑轮和一个下定滑轮;在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实现千斤顶的快速复位,又增加了其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千斤顶
,具体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存在一些磨损、复位行程中摩擦力加大、性能降低等情况,从而会出现当将被支撑物顶至指定高度后,千斤顶需要复位时,复位缓慢、甚至出现暂时不复位的情况。这时,一般的处理方式,都是工作人员用手在千斤顶上端给予其施加一点外力,复位工作才得以触发、开启。但有时,由于作业空间非常狭小,工作人员很难手动处理。另外,现在的千斤顶一般只能置于重物下方,将重物升起或降落一定高度,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包括主体、拉绳、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拉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主体下端位于底座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主体上端则连接在支撑板中部下表面处;所述支撑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上定滑轮;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下定滑轮,另外一端则与拉绳的固定端相连;所述拉绳的活动端则依次经过两个上定滑轮和一个下定滑轮后,与待移动物相连;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的下定滑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其中一个上定滑轮的正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使得那些已经存有磨损,复位过程中会因摩擦力大、性能降低等问题而出现复位停滞状况的千斤顶,在复位时,快速复位,且不需要人工对其施加外力;2、本技术所公开的千斤顶除了能将置于其上方的重物升起或降落一定高度夕卜,还能快速、高效的平移或升降并不在其上方的重物,不再用人工拉动、升降这些重物,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和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一些并不在千斤顶上方的重物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平移一些并不在千斤顶上方的重物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包括主体5、拉绳7、底座6和支撑板1,所述底座6和支撑板I均呈长方体状,所述拉绳7两端分别为固定端71和活动端72 ;所述主体5下端位于底座6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主体5上端则连接在支撑板I中部下表面处;在所述支撑板I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轮底座4连接有一个上定滑轮32 ;在所述底座6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滑轮底座4连接有一个下定滑轮31,另外一端则与拉绳7的固定端71相连;所述拉绳7的活动端72则依次经过两个上定滑轮32和一个下定滑轮31后,与待移动物8相连;在所述底座6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弹性件2,并通过弹性件2与支撑板I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6上的下定滑轮31位于所述支撑板I上其中一个上定滑轮32的正下方。综上所述,本技术能使得那些已经存有磨损,复位过程中会因摩擦力大、性能降低等问题而出现复位停滞状况的千斤顶,在复位时,快速复位,且不需要人工对其施加外力。同时除了能将置于其上方的重物升起或降落一定高度外,还能快速、高效的平移或升降并不在其上方的待移动物8,不再用人工拉动、升降这些重物,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主权项】1.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拉绳、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拉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 所述主体下端位于底座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主体上端则连接在支撑板中部下表面处; 所述支撑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上定滑轮;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下定滑轮,另外一端则与拉绳的固定端相连; 所述拉绳的活动端则依次经过两个上定滑轮和一个下定滑轮后,与待移动物相连;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下定滑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其中一个上定滑轮的正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包括主体、拉绳、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拉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主体下端位于底座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主体上端则连接在支撑板中部下表面处;在所述支撑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上定滑轮;在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下定滑轮,另外一端则与拉绳的固定端相连;所述拉绳的活动端则依次经过两个上定滑轮和一个下定滑轮;在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相连。本技术既能实现千斤顶的快速复位,又增加了其功能。【IPC分类】B66F3/00【公开号】CN204823987【申请号】CN201520635090【专利技术人】张守波, 刘从宝, 安静, 刘现玉 【申请人】张守波【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拉绳、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拉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主体下端位于底座中部的上表面上,所述主体上端则连接在支撑板中部下表面处;所述支撑板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上定滑轮;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滑轮底座连接有一个下定滑轮,另外一端则与拉绳的固定端相连;所述拉绳的活动端则依次经过两个上定滑轮和一个下定滑轮后,与待移动物相连;所述底座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波刘从宝安静刘现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守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