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30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瓶盖,其特征为:在内盖中设置一凸柱和至少四个凸块,在外盖中设有与内盖相配合的中心孔和凸块。本瓶盖须用力下压并进行旋转才能将瓶盖打开,可防止儿童自行将瓶盖旋开,误食药品,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防止儿童打开的安全瓶盖。目前国内使用的安全瓶盖大都采用在瓶的内盖上粘贴一层铝箔,以防止渗漏,瓶盖主要包括外盖,装在外盖中的内盖,在内盖上设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向某一方向进行旋转,即可将瓶开启,若是用于药瓶的瓶盖,因比较便于打开,就有可能发生儿童在玩耍时误食药品的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瓶盖,如果仅向某一方向进行旋转,不能开启这种瓶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瓶盖,它主要包括外盖,装在外盖中的内盖,在内盖上设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在内盖中设置一凸柱和至少四个凸块,在外盖中设有与内盖相配合的中心孔和凸块。本技术由于在外盖中设有中心孔和凸块,在内盖中设有相配合的凸柱及凸块,须用力下压并进行旋转才能将瓶盖打开,可防止儿童自行将瓶盖旋开,误食药品,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带有局部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盖的仰视图图3为内盖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多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包括外盖8,装在外盖8中的内盖7,在内盖7上设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6,它区别于现有技术为在内盖7中设置一凸柱4和至少四个凸块3,在外盖8中设有与内盖相配合的中心孔1和凸块2;实施例中在外盖8中设置的凸块2为斜面凸块,在内盖7中设置的凸块3为齿形凸块,它们均呈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结构为内盖7的边环5呈锥面状。当本瓶盖的内盖、外盖合成后,在瓶上作顺时针旋转时,外盖中的斜面凸块推抵内盖中的齿形凸块,使内盖螺纹与瓶口螺纹旋紧,瓶盖不会被旋开,在逆时针旋转时,因边环锥面的作用力,使外盖中的斜面凸块与内盖中的齿形凸块不啮合,亦旋不开瓶盖,在用力下压并作逆时针旋转时,因内盖中的凸柱落入外盖中的中心孔中,外盖中的斜面凸块与内盖中的内盖齿形凸块的啮合,才能旋开瓶盖,如不用大力下压则内盖中的凸柱不会落入外盖中的中心孔中,外盖中的斜面凸块亦不会与内盖中的内盖齿形凸块的啮合,因此不能旋开瓶盖,本技术可防止儿童自行旋开瓶盖,误食药品,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安全瓶盖。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瓶盖,它主要包括外盖,装在外盖中的内盖,在内盖上设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在内盖中设置一凸柱和至少四个凸块,在外盖中设有与内盖相配合的中心孔和凸块。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瓶盖,其特征在于内盖的边环呈锥面状。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瓶盖,其特征在于在外盖中设置的凸块为斜面凸块,在内盖中设置的凸块为齿形凸块,它们均呈均匀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瓶盖,其特征为:在内盖中设置一凸柱和至少四个凸块,在外盖中设有与内盖相配合的中心孔和凸块。本瓶盖须用力下压并进行旋转才能将瓶盖打开,可防止儿童自行将瓶盖旋开,误食药品,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文档编号B65D50/00GK2438678SQ00249040公开日2001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德民 申请人:上海华立塑料制品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瓶盖,它主要包括外盖,装在外盖中的内盖,在内盖上设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在内盖中设置一凸柱和至少四个凸块,在外盖中设有与内盖相配合的中心孔和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立塑料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