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增凤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02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瓶盖,包括瓶口处的第一连接体与盖体处的第二连接体螺纹连接,实现瓶口的密封,第一连接体与瓶口合为一体,第二连接体具有与盖体基本相同的形状并间隙嵌套在盖体内,第二连接体相对于盖体可做规定量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体与盖体之间设有端面定位机构,当盖体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该定位机构可使盖体与第二连接体一起转动,轴向力取消时,盖体与第二连接体可相对自由转动。解决了螺旋盖体很容易被打开,造成儿童误饮误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安全,广泛应用于药品、儿童食品包装瓶的瓶口封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瓶盖

技术介绍
药瓶大多用盖体螺旋封闭。对儿童来说,这样并不安全,因为他可以很轻易地将其打开,造成误饮误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的安全瓶盖,解决螺旋盖体很容易被打开,造成儿童误饮误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瓶盖,包括瓶口处的第一连接体和盖体处的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螺纹连接在一起,实现瓶口的密封,第一连接体与瓶口合为一体,第二连接体具有与盖体基本相同的形状并间隙嵌套在盖体内,第二连接体相对于盖体可做规定量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体与盖体之间设有端面定位机构,当盖体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该定位机构可使盖体与第二连接体一起转动,轴向力取消时,盖体与第二连接体可相对自由转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要想打开盖体,就必须用力按压盖体,使盖体与第二连接体一起转动,才能将盖体旋下。儿童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能轻易将盖体打开,起到了不会误饮误食的安全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安全瓶盖,包括瓶口3处的第一连接体4和盖体1处的第二连接体2,第一连接体4与第二连接体2螺纹连接在一起,实现瓶口3的密封,第一连接体4与瓶口3合为一体,第二连接体2具有与盖体1基本相同的形状并间隙嵌套在盖体1内,第二连接体2在盖体1内可做规定量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体2与盖体1之间设有端面定位机构,当盖体1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该定位机构可使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一起转动,轴向力取消时,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可相对自由转动。如图2、3所示,所述端面定位机构是这样构成的第二连接体2的外端面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轴向突起21,盖体1的内端面设有数量和排列与突起21相应的轴向凹陷11,所述凹陷11的形状与突起21相适配。如图2、4所示,所述端面定位机构也可以这样构成第二连接体2的外端面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轴向突起21,盖体1的内端面设有数量和排列与轴向突起相应的带凹槽的突块12,所述突起21的形状与凸块12的凹槽相适配。要想打开盖体1,就必须用力按压盖体1,使轴向突起21卡入凸块12的凹槽或凹陷21内,这时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可一起转动,才能将盖体1旋下。儿童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能轻易将盖体打开,起到了不会误饮误食的安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瓶盖,包括瓶口(3)处的第一连接体(4)和盖体(1)处的第二连接体(2),第一连接体(4)与第二连接体(2)螺纹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瓶口(3)的密封,其特征是第一连接体(4)与瓶口(3)合为一体,第二连接体(2)具有与盖体(1)基本相同的形状并间隙嵌套在盖体(1)内,第二连接体(2)在盖体(1)内可做规定量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体(2)与盖体(1)之间设有端面定位机构,当盖体(1)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该定位机构可使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一起转动,轴向力取消时,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可相对自由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瓶盖,其特征是所述端面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接体(2)的外端面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轴向突起(21),盖体(1)的内端面设有数量和排列与突起(21)相应的轴向凹陷(11),所述凹陷(11)的形状与突起(21)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瓶盖,其特征是所述端面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接体(2)的外端面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轴向突起(21),盖体(1)的内端面设有数量和排列与轴向突起相应的带凹槽的突块(12),所述突起(21)的形状与凸块(12)的凹槽相适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瓶盖,包括瓶口处的第一连接体与盖体处的第二连接体螺纹连接,实现瓶口的密封,第一连接体与瓶口合为一体,第二连接体具有与盖体基本相同的形状并间隙嵌套在盖体内,第二连接体相对于盖体可做规定量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体与盖体之间设有端面定位机构,当盖体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该定位机构可使盖体与第二连接体一起转动,轴向力取消时,盖体与第二连接体可相对自由转动。解决了螺旋盖体很容易被打开,造成儿童误饮误食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安全,广泛应用于药品、儿童食品包装瓶的瓶口封闭。文档编号B65D50/04GK2756579SQ200420098069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增凤 申请人:王增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瓶盖,包括瓶口(3)处的第一连接体(4)和盖体(1)处的第二连接体(2),第一连接体(4)与第二连接体(2)螺纹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瓶口(3)的密封,其特征是:第一连接体(4)与瓶口(3)合为一体,第二连接体(2)具有与盖体(1)基本相同的形状并间隙嵌套在盖体(1)内,第二连接体(2)在盖体(1)内可做规定量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体(2)与盖体(1)之间设有端面定位机构,当盖体(1)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该定位机构可使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一起转动,轴向力取消时,盖体(1)与第二连接体(2)可相对自由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凤
申请(专利权)人:王增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