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盖组合的非直启式包装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934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外盖组合的非直启式包装容器盖,主要包含一外盖及一内盖,其中,该外盖具有一盖顶及一外环体,该盖顶设于该外环体一端,该外环体另一端形成有止挡缘;该内盖枢套于该外盖内部,其具有一中片及一内环体,该中片与该盖顶对应相邻,该内环体与该外环体止挡缘相邻,以形成该内盖定位于该外盖内部;其特征在于,    该外盖内部的盖顶与该外环体邻接处环列凸设复数个单向外盖嵌齿,且该各外盖嵌齿的齿尖缘面为斜向而构成锥状环面;该内盖的中片与该内环体邻接处配合该外盖嵌齿凹陷形成内盖齿沟,该外盖嵌齿嵌扣于该内盖齿沟,以形成该外盖连动该内盖旋转。(*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的盖,进一步而言,尤指一种可防止儿童任意开启的具有内、外盖组合的非直启式包装容器盖
技术介绍
凡具有危险性的药品、化学品等物品,多利用具有安全瓶盖的容器包装,以避免儿童误食发生危险;现有技术的一种安全瓶盖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含一外盖1及一内盖2,其中,该内盖2框套于该外盖1内部,该内盖1具有一圆形盖顶102及一环形体104,该盖顶102设于该环形体104一端,且其周缘与该环形体104内环缘一体相接,该盖顶102底部凸设复数个扣齿106,该各扣齿106为环列于该盖顶102周缘并与该环片104的内环缘径向邻接的单向棘齿,该内盖2由一圆形中片202及一内环体204一体相接,且该中片202与该盖顶102相邻,该中片202周缘配合该扣齿106凹陷复数个内盖齿沟206,以使该扣齿106得嵌扣于该内盖齿沟206,以形成该外盖1连动该内盖2旋转。在一般静止状态时,该外盖1受重力影响,该扣齿106落入该内盖齿沟206内,欲将前述已知安全瓶盖旋锁于容器时,旋转该外盖1即可通过该扣齿106挚动该内盖2旋转,即可使该内盖2与容器锁接,欲将锁合于容器的瓶盖旋转解除时,则由于该扣齿106为单向棘齿,且该内盖齿沟206与该扣齿106相对配合的设计,故若仅旋转该外盖1,该扣齿106则滑出该内盖齿沟206,使得该外盖1无法通过该扣齿106挚动该内盖2而形成空转,此时,必需通过施力按压该盖顶102,迫使该扣齿106保持嵌扣于该内盖齿沟206,始能通过旋转该外盖1连动该内盖2反向旋转,以达到旋转解除瓶盖开启容器的目的,儿童则无法随意开启容器取食其内装物,可提高物品收存的安全性。请参阅图2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安全瓶盖,其由一外盖1’与一内盖2’相套而成,其中,该外盖1’具有一盖顶102’及一环形体104’,该环形体104’的内环壁于邻近该盖顶102’处,向内凸设一环缘108’,该环缘108’于环状的底面凸设复数个单向扣齿106’,该内盖2’由一中片202’及一内环体204’一体相接,且该中片202’与该盖顶102’相邻,该内环体204’外周面于底部区段径向外凸形成一环形阶部208’,该环形阶部208’于顶部环状缘面配合该扣齿106’凹陷复数个内盖齿沟206’,以使该扣齿106’得嵌扣于该内盖齿沟206’,形成该外盖1’得以挚动该内盖2’旋转,以提高瓶盖开启的安全性。前述两种现有技术的安全瓶盖,皆具有防止儿童随意旋转而开启容器的安全性,但由于扣齿及配合的内盖齿沟所位处于瓶盖的空间型态,此两种安全瓶盖在制造时,材料的耗用量高,且外盖与内盖相对组装时,往往由于扣齿、内盖齿沟在外、内盖成型时的误差,导致不良品的产生,使其产业价值长期以来难以提升。有鉴于此,本案申请人基于多年来从事包装容器相关行业的经验,积极进行研究、开发,而终于获得创新且具产业利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盖组合的非直启式包装容器盖,其外盖内部设有复数个单向外盖嵌齿,该各外盖嵌齿环列于外盖的盖顶与外环体邻接处,且各外盖嵌齿齿尖缘面构成锥状,而其内盖外部的中片与内环体邻接处配合该外盖嵌齿凹陷形成内盖齿沟,以供节省材料的用量。由此,依据本技术的一种内、外盖组合的非直启式包装容器盖,主要包含一外盖及一内盖,其中,该外盖具有一盖顶及一外环体,该盖顶设于该外环体一端,该外环体另一端形成有止挡缘,该内盖枢套于该外盖内部,其具有一中片及一内环体,该内盖中片与该外盖相对应、盖顶相邻,该内盖内环体与该外盖止挡缘相邻,以供该内盖定位于该外盖内部。该外盖内部的盖顶与该外环体邻接处环列凸设复数个单向外盖嵌齿,且该各外盖嵌齿的齿尖缘面为斜向而构成锥状环面,该内盖的中片与该内环体邻接处,配合外盖的外盖嵌齿而形成凹陷的内盖齿沟,使该外盖嵌齿得以外力被迫嵌扣于该内盖齿沟内,以形成该外盖连动该内盖旋转。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的特征、目的及其功效,得以获得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盖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包装容器盖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旋启状态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旋启状态示意图(二)。图中符号说明1外盖 102 盖顶 104 环形体106 扣齿 2内盖 202 中片204 内环体206 内盖齿沟1’ 外盖 102’盖顶 104’环形体106’扣齿 108’环缘 2’ 内盖202’中片 204’内环体206’内盖齿沟208’环形阶部 10 外盖12 盖顶14 外环体142 外盖止挡缘 144 外环内靠缘16 外盖嵌齿20 内盖22 中片24 内环体26 内盖齿沟90 容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内、外盖组合的非直启式包装容器盖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外盖10及一内盖20,其中,该外盖10具有一圆形盖顶12及一外环体14,该盖顶12设于该外环体14一端,请配合图4所示,该外环体14另一端于内缘径向形成一环形的止挡缘142,且该外环体14内壁向该止挡缘142与该盖顶12之间凸设一环形的靠缘144。该内盖20枢套于该外盖10内部,其中,由一圆形中片22及一内环体24一体相接构成,该中片22设于该内环体24一端与该外环盖顶12对应相邻,该内环体24另一端与外环该止挡缘142相对应,以供该内盖20定位于该外盖10内部。同时,该内环体24与该外环内靠缘144邻靠,使该外盖10与该内盖20得于轴向相对运动。该外盖20内部的该盖顶12与该外环体14邻接处环列凸设复数个单向外盖嵌齿16,且该各外盖嵌齿16的齿尖缘面为斜向而构成锥状环面,该内盖20的中片22与该内环体14邻接处,配合该外盖嵌齿16形成凹陷内盖齿沟26,使得该外盖嵌齿16得嵌扣于该内盖齿沟26,以供该外盖10可扣合该内盖20进行旋转。利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闭锁容器顶部开口时,该内盖20内部螺纹与容器开口外周缘螺纹接触,故容器对该内盖20形成抵制,该外盖10则受重力作用影响而下落,使得该外盖嵌齿16嵌入该内盖齿沟26内,此时,旋转该外盖10即可通过该嵌齿16单向挚动该内盖20旋转,使该内盖20与容器开口螺合,达到闭锁容器的目的;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欲将锁合于容器90开口的本技术旋转解除时,则由于该外盖嵌齿16为单向外盖嵌齿,且该内盖齿沟26与该外盖嵌齿16相对应的配合设计,故若仅旋转该外盖10,该外盖嵌齿16将因斜向角度的关系而滑出该内盖齿沟26,使该外盖10无法通过该外盖嵌齿16挚动该内盖20而形成空转,此时,必需施力按压该盖顶12(如图5),迫使该外盖嵌齿16保持嵌扣于该内盖齿沟26中,并同时旋转该外盖10,始能运动该内盖20反向旋转,进而旋转解除本技术(如图6)的螺合以开启容器,儿童则无法随意开启容器90取食其内装物,以达到提高物品收存的安全性。本技术通过该外盖嵌齿16、该内盖齿沟26分别形成于该外盖10、内盖20时,其分别所处的空间位置型态为一斜向的设计,而得以有效节省容器盖在制造时的材料用量,且纵使该外盖嵌齿16、该内盖齿沟26于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宏全
申请(专利权)人:宏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