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模拟水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010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用于模拟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积现象,包括:用于接收带颗粒物质的液体的水槽,水槽为可伸缩式结构,从而具有可变的容积;底座,底座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多个脚轮;至少一个升降支架,设置在水槽与底座之间以支承水槽,并能够进行升降以调节水槽距离地面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不受实验室地点和上、下水口选择的限制,可以进行移动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沉积模拟水槽组件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01月13日、申请号为201520023346.3、题为“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器材,特别是涉及沉积模拟水槽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沉积模拟实验所用的水槽设备都是在地面上搭建的针对某一特定沉积现象而设计的,往往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而实验室地点的选用又要受到上、下水口选择的限制,因此人们进行沉积模拟实验时,或者租用已建好的特定的沉积模拟实验室,或者要重新建立沉积模拟实验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不受实验室地点和上、下水口选择的限制,可以进行移动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用于模拟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积现象,包括:用于接收带颗粒物质的液体的水槽,水槽为可伸缩式结构,从而具有可变的容积;底座,底座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多个脚轮;至少一个升降支架,设置在水槽与底座之间以支承水槽,并能够进行升降以调节水槽距离地面的高度。进一步地,底座还具有能够在竖直方向伸缩的多个支脚,多个支脚在移动底座时向上缩回,并在底座定位后向下伸出以支承底座。进一步地,邻近于每一脚轮设有一个对应的支脚。进一步地,每一升降支架包括:在竖向平面内相互交叉的两个支撑架,在两个支撑架的交叉处设置有转轴,每一支撑架能够绕转轴在竖向平面内进行转动;液压升降柱,液压升降柱的上端部支承两个支撑架中的一个支撑架的上端部,并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改变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地,水槽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左部段、右部段和位于左部段和右部段之间的中间部段;左部段和右部段分别与中间部段滑动连接,以使得左部段和右部段能够分别朝向或者远离中间部段滑动,以改变水槽的长度。进一步地,水槽还包括:安装座,左部段、右部段和中间部段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且安装座具有供左部段和右部段滑动的滑动槽。 进一步地,脚轮包括重型定向脚轮和重型万向脚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突破了传统的沉积模拟水槽的模式,在装置底座添加轮子,实现了移动作用,水槽部分依据实验需要可以伸缩,节省空间。实验水槽的核心部分采用水体过滤循环的模式,从而使移动水槽可放置在任何场所,突破了场地限制。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底座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升降支架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水槽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用于模拟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积现象沉积模拟水槽组件,包括水槽10、底座20和至少一个升降支架30,水槽10用于接收带颗粒物质的液体,水槽10为可伸缩式结构,水槽10具有可变的容积,底座20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多个脚轮21。至少一个升降支架30,设置在水槽10与底座20之间以支承水槽,并能够进行升降以调节水槽10距离地面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升降支架30为两个,分别位于水槽底部的两端以支撑水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一个升降支架30。本实施例中底座20上有四个脚轮21,脚轮21设置在底座20的四角上,脚轮21包括重型定向脚轮和重型万向脚轮,其中两个为重型定向脚轮,另外两个为重型万向脚轮。本技术的沉积模拟水槽组件,它突破了传统的沉积模拟水槽的模式,在水槽10底部的底座20上添加脚轮21,实现了移动作用,水槽10根据实验室内部的空间以及上、下水口的位置,移动沉积模拟水槽组件,将水槽10固定在最佳的实验位置。同时,水槽10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改变容积,在使用时,可以扩大水槽的容积;不使用时,可以缩小水槽的容积以节省空间。底座20还具有能够在竖直方向伸缩的多个支脚22,多个支脚22在移动底座20时向上缩回,并在底座20定位后向下伸出以支承底座20。参见图2,图2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底座,底座20上邻近于每一脚轮21设有一个对应的支脚。当水槽位置选定后,将多个支脚22向下伸出,并且抵顶在地面上,这样通过多个支脚22代替脚轮21起到主要的支撑水槽10的作用。并且,支脚22可以沿竖向运动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弥补地面不平的缺陷。支脚22连接在底座20上可以螺纹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工具拧动支脚或者手动拧转支脚22缩回或者伸出。参见图3,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的每一升降支架30包括两个支撑架31和液压升降柱33。两个支撑架31在竖向平面内相互交叉,在两个支撑架31的交叉处设置有转轴32,每一支撑架31能够绕转轴32在竖向平面内进行转动。液压升降柱33的上端部支承两个支撑架31中的一个支撑架的上端部,并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改变两个支撑架31之间的夹角。液压升降柱33的下端部可以抵顶在一个支撑架的下端部或者抵顶在底座上,本实施例的升降支架30固定在底座上,升降支架30的上部仅抵顶在水槽10的下部,并不与水槽10连接。如图4所示,水槽10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左部段11、右部段12和位于左部段和右部段之间的中间部段13 ;左部段11和右部段12分别与中间部段13滑动连接,以使得左部段11和右部段12能够分别朝向或者远离中间部段13滑动,以改变水槽10的长度。在左部段11与中间部段13之间、以及右部段12与中间部段13之间设置有防止水泄漏的密封胶垫14。在右部段12上还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5。在左部段11和右部段12远离中间部段13滑动至最远时,水槽的长度最长,水槽的容积最大,但此时在左部段11和右部段12的下部需要额外的支撑架进行支撑。在左部段11和右部段12朝向中间部段13滑动至抵顶中间部段13时,水槽的长度最短,水槽的容积最小。左部段11、右部段12的结构基本相同,均由水槽两端的端壁、水槽的一部分底壁和一部分侧壁组成,中间部段13由水槽的一部分底壁和一部分侧壁组成。在左部段11和右部段12朝向或者远离中间部段13滑动时,可以改变水槽的底壁长度和侧壁长度,这样以改变水槽的容积。水槽还包括安装座41,左部段11、右部段12和中间部段13安装在安装座41上,并且安装座41具有供左部端11和右部段12滑动的滑动槽。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技术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主权项】1.一种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用于模拟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积现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带颗粒物质的液体的水槽(10),所述水槽(10)为可伸缩式结构,从而具有可变的容积;所述水槽(10)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左部段(11)、右部段(12)和位于所述左部段和所述右部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积模拟水槽组件,用于模拟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积现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带颗粒物质的液体的水槽(10),所述水槽(10)为可伸缩式结构,从而具有可变的容积;所述水槽(10)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左部段(11)、右部段(12)和位于所述左部段和所述右部段之间的中间部段(13);所述左部段(11)和所述右部段(12)分别与所述中间部段(13)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左部段(11)和所述右部段(12)能够分别朝向或者远离所述中间部段(13)滑动,以改变所述水槽(10)的长度;底座(20),所述底座(20)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多个脚轮(21);至少一个升降支架(30),设置在所述水槽(10)与所述底座(20)之间以支承所述水槽(10),并能够进行升降以调节所述水槽(10)距离地面的高度;其中,每一所述升降支架(30)包括:在竖向平面内相互交叉的两个支撑架(31),在所述两个支撑架(31)的交叉处设置有转轴(32),每一所述支撑架(31)能够绕所述转轴(32)在竖向平面内进行转动;液压升降柱(33),所述液压升降柱(33)的上端部支承所述两个支撑架(31)中的一个支撑架的上端部,并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改变所述两个支撑架(31)之间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福王敏焦朝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