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625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7:29
一种用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它涉及一种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校形铆接用工装。以解决手工或冲压制得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外形尺寸不统一,彼此间不能互换,严重影响后续的装配使用的问题,定位板竖直设置,两个支腿固接于定位板底部,两个竖直固定臂呈间距并行固接于定位板的所述一侧板面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依次呈间距水平固接于定位板的所述一侧板面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设置于两个竖直固定臂下方,定位板的板面开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位于两个竖直固定臂所述的间距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校形铆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校形铆接用工装。
技术介绍
薄壁框架结构具有装载空间大、安全性高、制造成本低及多用途的特点,薄壁框架结构的外形需要一组或几组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来支撑,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为背对背设置的两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每个框体钣金件都采用薄壁形式,要求钣金组件外形尺寸必须一致。在实际加工中,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厚度小于6mm,且由手工或机械加工的金属钣制作,因为厚度较薄易变形且变形量不易控制,找正装夹困难且加工振动影响钣金件质量,所以机械加工较少,通常为手工或冲压制得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这种加工方法的弊端是各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外形尺寸不统一,彼此间不能互换,严重影响后续的装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以解决手工或冲压制得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外形尺寸不统一,彼此间不能互换,严重影响后续的装配使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所述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包括左圆角定位臂、上水平定位臂、右圆角定位臂、定位板、两个竖直固定臂、两个支腿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左圆角定位臂及右圆角定位臂均为圆弧形板,左圆角定位臂设有第一圆弧形凸台,右圆角定位臂设有第二圆弧形凸台,第一圆弧形凸台固接于左圆角定位臂的板面上,第二圆弧形凸台固接于右圆角定位臂的板面上,定位板竖直设置,两个支腿固接于定位板底部,左圆角定位臂、上水平定位臂及右圆角定位臂依次水平呈间距固接于定位板一侧板面,左圆角定位臂与右圆角定位臂对称设置,两个竖直固定臂呈间距并行固接于定位板的所述一侧板面上,一个竖直固定臂设置于左圆角定位臂的下方,另一个竖直固定臂设置于右圆角定位臂的下方,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依次呈间距水平固接于定位板的所述一侧板面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设置于两个竖直固定臂下方,定位板的板面开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位于两个竖直固定臂所述的间距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作为一个校对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外形的标准体,对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进行定位装夹,不仅克服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整体装夹困难的技术难题,同时还满足了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批量生产的要求。本技术的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还具有结构简单、装夹快速、加工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可以推广到钣金组件整体装配铆接加工工艺技术当中。使用本技术的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后续装配效率相对提高40%。【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装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两个背对背安装的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包括左圆角定位臂01、上水平定位臂02、右圆角定位臂03、定位板04、两个竖直固定臂05、两个支腿06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左圆角定位臂01及右圆角定位臂03均为圆弧形板,左圆角定位臂01设有第一圆弧形凸台11,右圆角定位臂03设有第二圆弧形凸台31,第一圆弧形凸台11固接于左圆角定位臂01的板面上,第二圆弧形凸台31固接于右圆角定位臂03的板面上,定位板04竖直设置,两个支腿06固接于定位板04底部,左圆角定位臂O1、上水平定位臂02及右圆角定位臂03依次水平呈间距固接于定位板04 —侧板面,左圆角定位臂01与右圆角定位臂03对称设置,两个竖直固定臂05呈间距并行固接于定位板04的所述一侧板面上,一个竖直固定臂05设置于左圆角定位臂01的下方,另一个竖直固定臂05设置于右圆角定位臂03的下方,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依次呈间距水平固接于定位板04的所述一侧板面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设置于两个竖直固定臂05下方,定位板04的板面开设有方形通孔08,方形通孔08位于两个竖直固定臂05所述的间距处。【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支腿06由两个L形板组成,每个支腿06的两个L形板的竖直板相对呈间距设置,每个支腿06的两个L形板的水平板平行设置,定位板04放置于每个支腿06的两个竖直板的所述间距中,定位板04与每个支腿06的两个竖直板相固接。本实施方式的支腿06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性强。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板04为方形板。方形板具有制造容易,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的特点。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工作原理参见图1至图4说明,将两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分别进行钣金校形,保证每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角及边密切的贴合在本技术的各个定位臂上,使两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外形一致,将两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背靠背放入本技术的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通过方形通孔08用手的腕力将两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夹紧,使两个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准确定位并固定于左圆角定位臂01、上水平定位臂02、右圆角定位臂03、两个竖直固定臂05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避免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的来回窜动,在附图3所示的阴影铆接区域09内进行铆接组装,然后取出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校形铆接完毕。【主权项】1.一种用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包括 左圆角定位臂(01)、上水平定位臂(02)、右圆角定位臂(03)、定位板(04)、两个竖直固定臂(05)、两个支腿(06)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 左圆角定位臂(01)及右圆角定位臂(03)均为圆弧形板,左圆角定位臂(01)设有第一圆弧形凸台(11),右圆角定位臂(03)设有第二圆弧形凸台(31),第一圆弧形凸台(11)固接于左圆角定位臂(01)的板面上,第二圆弧形凸台(31)固接于右圆角定位臂(03)的板面上, 定位板(04)竖直设置,两个支腿(06)固接于定位板(04)底部,左圆角定位臂(01)、上水平定位臂(02)及右圆角定位臂(03)依次水平呈间距固接于定位板(04) —侧板面,左圆角定位臂(01)与右圆角定位臂(03)对称设置,两个竖直固定臂(05)呈间距并行固接于定位板(04)的所述一侧板面上,一个竖直固定臂(05)设置于左圆角定位臂(01)的下方,另一个竖直固定臂(05)设置于右圆角定位臂(03)的下方,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依次呈间距水平固接于定位板(04)的所述一侧板面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设置于两个竖直固定臂(05)下方,定位板(04)的板面开设有方形通孔(08),方形通孔(08)位于两个竖直固定臂(05)所述的间距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腿(06)由两个L形板组成,每个支腿(06)的两个L形板的竖直板相对呈间距设置,每个支腿(06)的两个L形板的水平板平行设置,定位板(04)放置于每个支腿(06)的两个竖直板的所述间距中,定位板(04)与每个支腿(06)的两个竖直板相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钣金组件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薄壁框体铝合金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组件校形铆接的工装包括左圆角定位臂(01)、上水平定位臂(02)、右圆角定位臂(03)、定位板(04)、两个竖直固定臂(05)、两个支腿(06)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左圆角定位臂(01)及右圆角定位臂(03)均为圆弧形板,左圆角定位臂(01)设有第一圆弧形凸台(11),右圆角定位臂(03)设有第二圆弧形凸台(31),第一圆弧形凸台(11)固接于左圆角定位臂(01)的板面上,第二圆弧形凸台(31)固接于右圆角定位臂(03)的板面上,定位板(04)竖直设置,两个支腿(06)固接于定位板(04)底部,左圆角定位臂(01)、上水平定位臂(02)及右圆角定位臂(03)依次水平呈间距固接于定位板(04)一侧板面,左圆角定位臂(01)与右圆角定位臂(03)对称设置,两个竖直固定臂(05)呈间距并行固接于定位板(04)的所述一侧板面上,一个竖直固定臂(05)设置于左圆角定位臂(01)的下方,另一个竖直固定臂(05)设置于右圆角定位臂(03)的下方,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依次呈间距水平固接于定位板(04)的所述一侧板面上,若干个下水平定位臂(07)设置于两个竖直固定臂(05)下方,定位板(04)的板面开设有方形通孔(08),方形通孔(08)位于两个竖直固定臂(05)所述的间距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