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4531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6:23
一种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它由低压蒸发器(1)、水加热器(5)、高压蒸发器(8)和混合器(10)组成,其中,低压蒸发器内安装有第一加热盘管(2),第一加热盘管的进口接压缩空气进气管(3),出口接安装在水加热器内的第二加热盘管(4)的进口,第二加热盘管的出口(5)排空;水加热器的出口通过一支管接高压蒸发器的进口,高压蒸发器内安装有电加热管(7),高压蒸发器的出口和低压蒸发器出口接混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节能效率高,电耗低,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能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压缩空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节能减排成为国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据统计资料,我国工业能源的消耗在经济发展总体成本中占有最多的份额,而能源的有效使用率仅仅只有三成左右,成本支出比欧洲发达国家高出很多,所以考虑到经济效益,节能设备的推广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能源的短缺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一项严重考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中国,工业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约30%,除了生产工艺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夕卜,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效率低,能源没有充分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工业余热回收已经逐渐被视为一种“新能源”,成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谋求发展,开发新能源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节约能源上下足功夫。目前,国内余热回收利用的设计和开发已经逐渐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发现开发余热节能设备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在此大背景下研发推出复合直热式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必定为企业,社会的节能减排及提高经济效益做出积极贡献。空压机设备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使压缩空气的温度急剧上升,目前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对压缩空气余热并未进行回收利用,而是通过冷却水塔将废热直接排向大气,大量热能白白浪费。因此,本技术提出了高效压缩空气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对以上行业及企业的压缩空气进行余热回收,并产生中温蒸汽供生产之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的压缩空气余热未加利用的现状,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本技术提供的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它由低压蒸发器、水加热器、高压蒸发器和混合器组成,其中,低压蒸发器内安装有第一加热盘管,第一加热盘管的进口接压缩空气进气管,出口接安装在水加热器内的第二加热盘管的进口,第二加热盘管的出口排空;水加热器的出口通过一支管接高压蒸发器的进口,高压蒸发器内安装有电加热管,高压蒸发器的出口和低压蒸发器出口接混合器。上述中,水加热器的出口还有一支管接低压蒸发器的进口 ;混合器内部装有喷嘴与高压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喷嘴至少有6个,环形排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实现能量梯级利用:低温压缩空气加热冷水,高温压缩空气加热低压蒸汽,完全逆流换热,能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节能效率高,电耗低:由于只需要电加热器产生一小部分高压蒸汽,其余蒸汽均由压缩空气余热产生,节能环保。无污染物排放:由于本技术所用蒸汽大部分由压缩空气余热产生,少部分由电加热器产生,因此没有污染物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喷嘴排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它由低压蒸发器1、水加热器5、高压蒸发器8和混合器10组成,其中,低压蒸发器I内安装有第一加热盘管2,第一加热盘管2的进口接压缩空气进气管3,出口接安装在水加热器5内的第二加热盘管4的进口,第二加热盘管4的出口 6排空;水加热器5的出口通过一支管接高压蒸发器8的进口,高压蒸发器8内安装有电加热管7,高压蒸发器8的出口和低压蒸发器I出口接混合器10。水加热器5的出口还有一支管接低压蒸发器I的进口 ;混合器10内部装有喷嘴9与高压蒸发器8的出口连接,图2中显示喷嘴9有8个,环形排列。第一加热盘管2呈蛇形排列,不少于3排,管径20mm,第二加热盘管4也呈蛇形排列,不少于3排,管径20mm。电加热管7由多个合金钢管组成,采用螺纹结构,螺距3mm,直径50mm,数量不少于8支。使用时,150°C的高温压缩空气由首先压缩空气进气管3进入布置在低压蒸发器I中的第一加热盘管2,放热将低压蒸发器I中的水变成Ikg的低压蒸汽,温度下降到115°C,然后进入布置在水加热器5中的第二加热盘管4。继续放热将水加热器5中的20°C的冷水变成90°C的热水,压缩空气温度下降到40°C由排气管6排入大气或供用户使用。由水加热器5中流出的90°C热水一部分进入低压蒸发器I中变成Ikg的低压蒸汽,另一部分进入高压蒸发器8中被电加热管7加热成25kg的高压蒸汽,高压蒸汽在混合器10环形排列的喷嘴9中高速喷出,引射低压蒸汽在混合器10内混合形成5kg的中压蒸汽供给用户。上述实施例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主权项】1.一种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低压蒸发器(I)、水加热器(5)、高压蒸发器(8 )和混合器(10 )组成,其中,低压蒸发器(I)内安装有第一加热盘管(2 ),第一加热盘管(2)的进口接压缩空气进气管(3),出口接安装在水加热器(5)内的第二加热盘管(4)的进口,第二加热盘管(4)的出口(6)排空;水加热器(5)的出口通过一支管接高压蒸发器(8)的进口,高压蒸发器(8)内安装有电加热管(7),高压蒸发器(8)的出口和低压蒸发器Cl)出口接混合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加热器(5)的出口还有一支管接低压蒸发器(I)的进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合器(10)内部装有喷嘴(9)与高压蒸发器(8)的出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9)至少有6个,环形排列。【专利摘要】一种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它由低压蒸发器(1)、水加热器(5)、高压蒸发器(8)和混合器(10)组成,其中,低压蒸发器内安装有第一加热盘管(2),第一加热盘管的进口接压缩空气进气管(3),出口接安装在水加热器内的第二加热盘管(4)的进口,第二加热盘管的出口(5)排空;水加热器的出口通过一支管接高压蒸发器的进口,高压蒸发器内安装有电加热管(7),高压蒸发器的出口和低压蒸发器出口接混合器。本技术能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节能效率高,电耗低,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IPC分类】F28D1/06, F22B1/28, F22B1/18【公开号】CN204829829【申请号】CN201520507763【专利技术人】王大成 【申请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空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低压蒸发器(1)、水加热器(5)、高压蒸发器(8)和混合器(10)组成,其中,低压蒸发器(1)内安装有第一加热盘管(2),第一加热盘管(2)的进口接压缩空气进气管(3),出口接安装在水加热器(5)内的第二加热盘管(4)的进口,第二加热盘管(4)的出口(6)排空;水加热器(5)的出口通过一支管接高压蒸发器(8)的进口,高压蒸发器(8)内安装有电加热管(7),高压蒸发器(8)的出口和低压蒸发器(1)出口接混合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