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480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包括电源屋墙体、外部组件、内部组件,其中外部组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外部,内部组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内部。其中外部组件中的可旋转折叠的支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外部,且支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太阳能光伏板;外部组件中的挂环焊接在电源屋墙体外部的周围;外部组件中的滚轮安装在电源屋墙体外部的下面,且滚轮上设置有轮锁;内部组件中设有整流电路、双向逆变/变频器、三相电检测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储能电池、多路交流输出端、多路直流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稳定输出、输出时间长等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屋,属于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Mo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电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尤其在工厂、学校、医院、施工工地等场所,用电设备更是需要电能稳定输送。但由于供电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故障,则会出现突然停电的状况,而此时一些重要的场所中的用电设备却急需用电,所以应急电源则成为迫切需要的设备。应急电源屋是应急电源的一类,其是一种安装在户外的电气集成设备,尤其一些条件恶劣,电能功率需求量大的场所对应急电源屋的需求则更为迫切,而且对应急电源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阶段的应急电源屋一般具有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的能力,但一般只采取用电能充电储能后再放电输出的方式,释放功率有限,且放电时长有限。而且电源屋具有一定的体积,现阶段在电源屋的外部没有设置其他设备,对电源屋的外部空间造成使用浪费,而且由于恶劣环境断电后电能补给不及时的情况下需要尽可能长时间的应急供电,所以本技术应运而生,其充分的利用了电源屋的外部空间,并结合内部设备延长了储能放电的时间并提高了电源屋的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在电源屋的外部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及在内部设置太阳能充电设备为储能电池提供了多种充电方式,并通过双向逆变/变频器等设施使电源屋具有交流、直流、变频交流等的多种输出方式以及其他的功能等。本技术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稳定输出、输出时间长等的有益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包括电源屋墙体、外部组件、内部组件,其中外部组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外部,内部组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组件中的可旋转折叠的支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外部,且支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太阳能光伏板;夕卜部组件中的挂环焊接在电源屋墙体外部的周围;外部组件中的滚轮安装在电源屋墙体外部的下面,且滚轮上设置有轮锁;内部组件中设有整流电路、双向逆变/变频器、三相电检测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储能电池、多路交流输出端、多路直流输出端。所述可折叠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枢轴连接。所述内部组件中的整流电路一路依次联接有双向逆变/变频器和多路交流输出端;一路依次联接有三相电检测电路和多路直流输出端。所述内部组件中的储能电池联接在充放电控制器上,充放电控制器上分别联接三相电检测电路、太阳能控制器和整流电路上。所述储能电池可以采用钒电池或锂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可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对储能电池充电。2)可输出交流、直流、变频交流不同种类电源,确保现场不同用电需求的设备正常运转。3)有多种充电方式,不仅提高输出功率,延长输出时间,并可以在有光照的任何地方使用。4)集成度高,可预先安装,整体运输到需求的场所,并且为全封闭式,适合潮湿、盐雾、和风沙等恶劣环境下工作。5)外部设有挂环,可不使用太阳能光伏板时将防水布等设施固定在挂环上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太阳能光伏板10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组件B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气控制图。图中:1.滚轮2.轮锁3.应急屋墙体4.空调外部热交换器5.雨搭6.门7.扶手8.旋转轴9.支架10.太阳能光伏板11.挂环12.枢轴13.空调内部热交换器14.烟雾检测传感器15.温度检测传感器16.充放电控制器17.整流电路18.双向逆变/变频器19.多路直流输出端20.多路交流输出端21.三相检测电路22.太阳能控制器23.储能电池24.显示屏25.地板26.照明灯27.输入电源28.开关29.太阳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3,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包括电源屋墙体3、外部组件A、内部组件B,其中外部组件A设置在电源屋墙体3外部,内部组件B设置在电源屋墙体3内部。见图1-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和太阳能光伏板10的连接示意图,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的空调外部热交换器4设置在电源屋墙体3的顶端中间部位。在电源屋墙体3的上部和左右两侧焊接有支架9,在支架8的中间设有旋转轴8,支架9可围绕旋转轴8进行旋转和折叠。在支架9的上端设有太阳能光伏板10,太阳能光伏板10用枢轴12连接,通过枢轴12太阳能光伏板10可以自由打开、闭合。在电源屋墙体3的外部的周围焊接有挂环11,可以用来挂接保护布等材料,前部设有门6,在门6的上方设有雨搭5,下方设有扶手7。在电源屋墙体3的下面设有滚轮1,其上设有轮锁2,在打开轮锁2时,滚轮I可以自由滚动,反之滚轮I被抱死锁紧。见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组件B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的储能电池23设置在电源屋墙体3内部的右侧,储能电池23可以采用钒电池或锂电池。在电源屋墙体3内部的左侧依次设有太阳能控制器22、多路交流输出端20、多路直流输出端19、双向逆变/变频器18、整流电路17、三相检测电路21、充放电控制器16。在电源屋墙体3内部的上面设置有烟雾检测传感器14、温度检测传感器15、空调内部热交换器13、照明灯26。在电源屋墙体3内部的后部设有显示屏24。在电源屋墙体3内部的下面设有地板。见图4,是本技术的电气控制图,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电源27依次联接有开关28和整流电路17,整流电路17 —路依次联接有双向逆变/变频器18和多路交流输出端20,一路依次联接有三相电检测电路21和多路直流输出端19。太阳能光伏板10通过电线联接在太阳能控制器22上。储能电池23联接在充放电控制器16上,充放电控制器16上分别联接三相电检测电路21、太阳能控制器22和整流电路17上。以下实施例在以本技术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见图1-图4,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在使用时,通过滚轮I移动电源屋到阳光充足的位置,打开太阳能光伏板10,利用旋转轴8将太阳能光伏板10设置在面向太阳光的方位。一边将电源27输入到电源屋中,开关28打开,电流通过整流电路17后一路输送到双向逆变/变频器18后输出到多路交流输出端20供用电设备使用,一路电流输送到三相检测电路21后输出到多路直流输出端19供用电设备使用,同时通过三相检测电路21后的电流输送到充放电控制器16上后给储能电池23充电,完成在电源27开通状态下的充电过程。另一边太阳能光伏板10接收到太阳光29后将电流输送到太阳能控制器22后再经过充放电控制器16为储能电池23充电,完成太阳能充电的过程。两边同时充电可以快速的将储能电池充满,并且在阳光29充足的状态下不需使用电源27,减少能源的浪费。在阳光不充足和不适合太阳能光伏板10工作时,将太阳能光伏板10折叠,利用支架9和旋转轴8将太阳能光伏板10收纳好,用保护布等材料覆盖在太阳能光伏板10的外部利用挂环11将保护布等固定好完成对太阳能光伏板10的保护。当需要应急屋输出电能时,则开关28断开,储能电池23将电能输送到充放电控制器16后输送到整流电路17中,之后经过整流电路17电流一路通过双向逆变/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式储能应急电源屋,包括电源屋墙体、外部组件、内部组件,其中外部组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外部,内部组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组件中的可旋转折叠的支架设置在电源屋墙体外部,且支架上安装有可折叠的太阳能光伏板;外部组件中的挂环焊接在电源屋墙体外部的周围;外部组件中的滚轮安装在电源屋墙体外部的下面,且滚轮上设置有轮锁;内部组件中设有整流电路、双向逆变/变频器、三相电检测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储能电池、多路交流输出端、多路直流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阎际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